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奥林匹克运动不仅是人类社会规模最大的体育活动,对世界体育运动及体育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人类文明与文化史上一个宏大的社会文化现象和大众社会活动。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将到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呼唤着全人类共同创建和谐社会与和平世界。奥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和谐世界”思想把中国自身的发展与人类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堆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实际上就是把中国置于和谐世界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在推进21世纪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人类的共同利益、共同理想、共同责任使全人类共同价值成为可能。“全人类共同价值”和“普世价值”是两种对立历史观基础的不同战略选择。全人类共同价值预示世界历史演进新方向、建构世界历史叙事的新话语、提供解决世界历史问题的新方案。我们应坚定秉持对人类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政治态度、坚定强化对人类多样文明充分尊重的天下情怀、坚定推动对人类共同价值持续转化的中国实践,努力将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的成立。是人类为和平与发展长期努力的结果。联合国体现了世界各国人民“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的崇高精神,承载了国际社会共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理想。60年的实践表明,联合国的成立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是人类和平进步事业发展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世界动乱和战争破坏、折磨着当代人类。霸权主义是危及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我国在全球范围内弘扬儒家的“中和”思想精华,坚定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为实现世界和平作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的创新发展和当代实践,推动着世界历史进程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必然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石,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和平与发展论断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展开,而当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逻辑指向则在世界发展进程中不断诠释与论证着共同体的实践必然。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后文简称“两个共同体”)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两个共同体”理念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不同国家的友好交往,为人类共同迈向未来凝聚价值共识。广大青年是“两个共同体”理念的积极践行者,要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根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站稳中国立场,又致力世界和平,体现当代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相似文献   

8.
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序言第十二自然段中“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修改为“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单元涉及当今世界的特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性、世界多极化、时代的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知识。通过学习该单元这些知识,同学们要培养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关注全球性问题,把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结束了半个多世纪,今年是二战结束60周年。在这60年里,二战的硝烟虽已散尽,但战争带给人类的创伤却是永不能抚平,而且世界也并不太平,仍然硝烟四起。我们所要做的是怀念战争中逝去的灵魂和吹着和平的号角共同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0.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旋律。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回首本世纪的和平运动与和平研究,对我们认识当代的世界发展,探索其今后动向,都有积极意义。一、“和平”究竟是什么?“和平”作为“战争”的对立物,一直是人类追求的最基本理想之一。早在人类古代文明中,就存在着朴素的和平思想与理念。尤其古代东方文明,朴素的和平理念有十分绚烂的表现。千百万黎民百姓,把求安宁、盼友善、谋和谐的希冀,凝聚在“和平”的概念里。几乎所有的国家、民族和集团,都声称自己热爱和平。虽然如此,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战争却连绵不断。即使出现…  相似文献   

11.
被推崇为“兵学圣典”的《孙子兵法》,在历史的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尤其是其中阐述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攻心战略,影响更大,声誉更高,许多国家已把这一战略思想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并在处理国际问题时运用得炉火纯青。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实行“不战而屈人之兵”全胜攻心战略的大前提和大环境已经到来。这个“大前提”,即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尖端武器特别是核武器强大到不能轻易使用的程度;这个“大环境”,即世界各种力量对人类生存与和平的认识深刻到成为制止战争的洪流。“不战而屈人之兵”全胜攻心战略是高明而科学的理论构想,是高于军事战略的完美战略,是抑战、遏战的妙策良方,是制胜对手的理想武器。在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主流的今天,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攻心战略这颗人类智慧的璀璨明珠,对于世界乃至世界未来的指导意义尤为重要和直接,给世界发展与人类和平带来的利益更为巨大而明显。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全胜攻心战略,是遏止战争、维护和平、造福人类的最佳方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自身的发展,中国政府适时抓住国际社会的变化趋势,提出“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关系理念。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呼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这既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中国主动承担责任,谋求与世界共同发展的结果。因此说,“命运共同体”作为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梦想,包含平等互信的新型权力观、合作共赢的共同利益观以及包容互鉴的文明观。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在安全、经济和人文等领域践行着“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推动着国际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自身也向“负责任大国”的方向迈进,为人类社会共同进步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既是当代世界的潮流,更是人类面临的历史任务,理解和平与发展两者的关系;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发展是硬道理”,中国的发展与稳定对世界有着重要影响,从而提高作为高三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学习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是长期的历史任务。 【教学方法】借助于录像、投影等手段及书面阅读材料,运用归纳法,通过师生课堂共同活动,解决教学  相似文献   

14.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集中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和普遍价值硬.——团结、友谊、进步、和谐、参与和梦想,表达了全世界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追求人类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尽管人类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种族不同,但我们共同分享奥林匹克的魅力与欢乐,共同追求着人类和平的理想,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我们拥有同样的希望和梦想。  相似文献   

15.
《历史教学问题》2005,(4):48-48
郑和七次远航的伟大壮举已经过去600年了。600年斗转星移,许多细节都已隐没在历史之中,然而在沧海桑田的异国他乡,仍然能找到当年“和平之舟”的身影;东南亚一些国家的人民,至今仍在深情地纪念着郑和。这一切表明,郑和下西洋所体现的和平发展的理念与实践,为世人认同,为世界称道,为人类和谐相处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和平实践。明朝中期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但中国人没有恃强凌弱。在郑和云帆高张的航行中,传播的是中华文化中“和为贵”的思想精髓,展示的是中华民族要玉帛不要干戈的…  相似文献   

16.
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已渐渐地从战争的伤痛中复原过来。美苏冷战结束以后,随着西欧、日本等国家的飞速发展,以及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世界由原有的两极化格局向“一超四强”的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未来,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然而世界并不“安分”,新的争端仍不断出现。和平问题是世界人民最关心的问题,在经历了战争的创伤以后,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但是,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存,战争的威胁并没有完全消除。从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尽管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了新的表现,严重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之其他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世界发展的不平衡性日益加大.南北差距日益扩大,因此要加强各国人民的协调合作,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必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这些就是江泽民建构国际新秩序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与稳定也离不开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认为,时代是比世界格局更深层次的问题,它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正确判断时代主题是我们把握社会历史进步、科学制定方针路线纲领政策的重要依据。邓小平同志在这一敏感而又严肃的问题上、科学地把“和平与发展”概括为现时代最重要问题,为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辩证、科学地把握时代主题指明了方向、树立了典  相似文献   

20.
大 事 分 析联合国成立55 周年之际,恰逢千年之交。举世瞩目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于9 月6 日在联合国总部隆重开幕。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了重要讲话,阐述了中国关于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关于国际关系民主化、加强联合国的作用、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的立场,并呼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应实现各国共同发展和繁荣。他指出,冷战已经结束,。国际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要解决和平与发展这两个战略性问题,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