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南阳农业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阳地区农业生产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存在问题,并根据南阳农业资源的潜在优势,新的机遇,以及农业发展方向,提出南阳地区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南阳水利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南阳受水城市与农业用水之间的紧张矛盾,加快南阳水利建设步伐,控制水土流失,为库区及沿线灌区移民营造良好的生存、生态环境、实现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保障南阳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南阳作家群的创作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他们以"在地"的姿态叙写本土生活经验和本土生命体验,在精神资源、文化视野、作品主题和文学风格等各个层面,都与地域文化紧密关联,从而写出了南阳的"灵魂"。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之后,南阳作家普遍以敏锐的意识把握南阳现实所发生的变化,叙述南阳特别是乡土南阳在大转折时代经历的阵痛和新生。当然,由于种种原因,南阳作家的南阳书写还存在"滞后性"等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4.
前此已发表“屈原生于南阳”一说,论据有十点。今再提出汨罗有南阳里,南阳有屈原冈,秭归有南阳镇,常德有南阳洲等新的论据,进一步增强“屈原生于南阳说”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5.
南阳是三国文化较为丰富的地区,归纳起来,共有八大特点:南阳是诸葛亮的躬耕之地和成才的摇篮,南阳是三国历史的源头,南阳是魏蜀吴的人才库,南阳有卧龙岗等驰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南阳卧龙岗祭拜诸葛亮活动曾为明嘉靖皇帝所钦定,南阳有一笔名人与卧龙岗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由南阳人和事而积淀形成了数十个汉语成语,南阳在全国三国旅游线上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全面小康评价指标体系,对南阳城乡全面小康的进程和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进程分析发现南阳城市和农村全面小康的差距一直在增大,从指标的变化看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最快,其次为经济发展水平,变化最小的是人口素质水平。南阳城乡全面小康的进程和发展区域差异明显。按全面小康水平,把南阳的12个县市分为四个类别,在此基础上提出南阳城乡全面小康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南阳月季花会走向世界的背景下,南阳戏曲文化产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立足南阳产业发展状况,运用SWOT分析法,全面认识和把握南阳戏曲文化产业实际:南阳戏曲文化产业虽有资源优势,但也面临着发展不均衡、机制有待创新、人才缺失、产业链断裂等诸多问题,存在着戏曲文化定位偏差、政府规划和设计不到位、基础设施不完善、人才和项目培育缺失等状况。建议南阳戏曲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从加强南阳戏曲文化产业的整体规划和设计、积极引进和培养戏曲文化产业人才、积极培育精品项目等几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8.
南阳属北方方言区,南阳方言中有一些程度词,普通话中没有相应的词语,如具有表示近指与远指意义的“镇”、:“恁”、,具有褒贬色彩意义的“才”、“怪”、“滂”、“血”等。  相似文献   

9.
面临新的化语境,南阳学的发展进入低迷状态,如何利用南阳本土化资源和创作资源,并将这种资源转化为个体生命体验,建构起自己的学观,南阳作家群应朝着知识型、学化方面转化。  相似文献   

10.
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南水北调节中线工程建设对南阳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提出,面对新的形势,南阳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科学决策,充分考虑区域环境承载力,安排移民,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利用高科技,充分合理使用地区资源;提高区域制创新能力,加强区域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光武二十八将”的主体是南阳一带人才群。诸葛亮寓居颍川昆阳8年,躬耕南阳12年,对南阳一带人才群及其产生的环境进行了实地考察,得出南阳人才群“忠贞智勇,无所不有”,“光武中兴”内在机理是“君明臣贤,谋合议同,共成王业”的结论,从而确立了“尚贤”思想,并用于指导鼎立一方的治军、治国实践。  相似文献   

12.
西汉召信臣开凿陂堰沟渠数十个,总灌溉面积数万顷。东汉杜诗对其加以修复,又新修一些水利工程,使南阳水利设施更趋完备,呈现出陂泽棋布、沟渠纵横、堤埂相连的特点、促进了南阳农业经济的发展,至今南阳还存在不少汉代水利工程遗迹。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南阳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的优势,剖析生物质能、太阳能、风电、农村可再生能源等能源的发展现状,提出实施可再生能源自给的建议,旨在促进南阳绿色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南阳生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走南阳绿色崛起之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影响一个地区蒸发量的因素出发,根据傅氏蒸发公式,计算了南阳地区各县市的农田蒸发量,得出南阳农田蒸发量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是旅游大省,南阳旅游是河南省旅游发展的“西南支撑点”。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南阳争取建设成为河南乃至全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当前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旅游人才在南阳旅游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南阳作家群”的崛起是新时期中国文坛出现的文学现象之一。它的形成主要与这一地域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优越的地理条件,以及家们的不断努力、积极进取等多种原因分不开。这批作家的作品也鲜明地带有南阳地域文化的特征;乡土性与当代性、对淳朴民风与崇高人格的赞美、对历史文化的展示等。这些创伤特征也成为南阳作家在中国当代文坛的立足之本。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南阳地区旅游小区的划分及其评估,为今后进一步有重点,有顺序地开发南阳地区旅游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登上政治舞台是东汉南阳豪族文化上经学化的主导因素;东汉统治者自身重视经学,进而形成了研习经学的大环境,这对南阳豪族经学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维护南阳豪族自身政治、经济等利益的需要是东汉南阳豪族研习经学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9.
南阳在汉代既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又受楚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南阳经商、积极进取、讲义守节的独特的汉代民风士俗。  相似文献   

20.
南阳玉雕艺术既有北派的雄浑豪放,又有南派的婉约细腻,以技巧的灵活和色泽的显贵著称于世。南阳的玉雕艺术充分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画的"形""神""意""像""气""韵""理""法"等核心元素。本文以南阳玉雕作品为切入点,侧重从中国画的"形""神""意""像""气""韵""理""法"等核心元素入手,对南阳的玉雕艺术进行解读,从而阐释了南阳玉雕艺术对中国画的景仰和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