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珍贵的教科书》(通用教材五年制六册第4课)讲的是1947年春天,在保卫延安的战争环境中,小学生们是怎样坚持学习的故事。课文着重记叙了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事迹。全文以教科书为线索,以“珍贵”为中心。教学时,可紧紧抓住“珍贵”,导读全文。一、抓盼书,了解国情,暗示珍贵课文的第一部分讲在战争环境中,“我们”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书。先讲当时的学习环境,炮火连天,环境恶劣,即使艰苦,仍然坚持学习。再讲当时的学习条件极差,但最主要的是“我  相似文献   

2.
《珍贵的教科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的一篇思想性很强的文章。课文讲革命战争年代延安小学的学生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坚持学习的事。全文以教科书为线索,以“珍贵” 为核  相似文献   

3.
这篇讲读课文记叙了解放战争时期延安小学教师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的感人事迹。全文以教科书为线索,依事情发展的顺序,层层深入地写出了教科书的“珍贵”。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真理解重点词句,搞好段的训练,层层深入地理解教科书的“珍贵”。同时,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课文中战争环境与学习条  相似文献   

4.
《珍贵的教科书》(第七册)通过记叙张指导员血染教科书的事迹,热情讴歌了党和革命先烈对下一代的关怀和期望。作者以“教科书”为主线,按“盼书→取书→护书→叮嘱→激励”的顺序来表述“珍贵”这一中心。讲析课文时,要着力引导学生明理、悟情。“教科书”为什么如此珍贵?作者讲了四点:一是艰苦的环境。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我们”的学习条件非常艰苦,没有桌  相似文献   

5.
《珍贵的教科书》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记叙的是张指导员为保护珍贵的教科书被敌机炸伤、献出宝贵生命的故事。全文围绕教科书分四层记叙:先写延安小学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大家渴  相似文献   

6.
《珍贵的教科书》全文共分四部分,以教科书为线索,以珍贵为核心,叙述了张指导员在艰苦的战争年代,为保护教科书光荣牺牲的经过。虽然文中的小学生与我们现在的学生年龄相近,但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环境不同,因此不少学生对当时张指导员舍身护书的不幸牺牲、教科书的珍贵理解不透,认识  相似文献   

7.
《珍贵的教科书》,写的是战争年代延安小学的学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学习的故事,着重讲了张指导员为了保护一捆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动人事迹.课文以“教科书”的  相似文献   

8.
张会敏 《快乐阅读》2011,(11):77-77
《珍贵的教科书》讲的是1947年保卫延安的战役中,延安小学的师生们怎样在艰苦的境中顽强学习的故事。全文以"教科书"为线索,以"珍贵"为核心,展开故事情节。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师:教科书与珍贵的教科书有什么不同?生:教科书前面加了"珍贵的"三个字。师:"珍贵"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9.
课文《珍贵的教科书》讲的是在1947年保卫延安的战役中,小学生们怎样坚持学习的故事,着重记叙了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事迹。“珍贵”一词是课题的“题眼”,通篇是以教科书为线索,围绕“珍贵”着笔的。 根据课文的特点,在教学时,我从释题入手,紧扣“珍贵”引导学生逐层理解课文。 一、以“渴望”悟“珍贵”  相似文献   

10.
阅读文章有“文眼”,审题立意有“题眼”,探究课文有“课眼”。原因是:紧扣“文眼”提挈全文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的文眼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紧扣文眼提挈全文,从而领悟文章的中心。例如,指导学生预习《珍贵的教科书》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以“文眼”——“珍贵”为导向,认真阅读四段课文,初步理清文章思路,明确文章主题。预习中要求学生阅读第一段时,抓住盼书,暗示“珍贵”。引导学生感知:战争年  相似文献   

11.
《珍贵的教科书》(第七册第3课)篇幅不长,但由于作者很好地运用了衬托手法,从多方面去突出教科书的珍贵之处,深化了课文的中心思想。作者在文章“护书”这个高潮前,不惜用较多的笔墨作了充分的铺垫。首先是环境描写:战争年代生活都十分艰难,更何况要在那种环境中坚持学习。“没有桌椅”;“没有黑板”,“没有粉笔”,“没有书”。在这种恶劣条件下,“我们”对书的“渴望”之情是不言而喻的,书的“珍贵”  相似文献   

12.
《珍贵的教科书》记叙了在战争年代,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事迹,赞颂了他为下一代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在教学中,我把握住重点词语,启发学生想象,理解其内在联系,领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如这一课的第三段,重点讲了张指导员用生命和鲜血保护教科书的事,其中有这样几句话:“书领到了,我们俩每人背上一捆高兴地往回走。”回来的路上遇到敌机轰炸,“我”被炸昏。“等我醒来,发现自己头部受伤,指导员趴在离我不远的地方,一动不动。那捆书完  相似文献   

13.
九义教材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3课《珍贵的教科书》,写的是1947年保卫延安的战役中,延安小学的学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学习的故事,着重讲了张指导员为了保护一捆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动人事迹。课文以“教科书’的珍贵”为线索,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记叙。情节极其感人。教学本文,建议抓住以下六个要点,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六年制语文第七册第3课《珍贵的教科书》讲的是1947年保卫延安的战争环境中,延安小学的同学们怎样艰苦学习的故事和张指导员用生命与鲜血保护教科书的英雄事迹,歌颂了党中央、毛主席对少年儿童的深切关怀,赞扬了张指导员不怕牺牲、光荣献身的革命精神。课文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是一篇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教学本课时,建议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珍贵的教科书》(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材)一文,记叙了在一九四七年保卫延安的战役中,小学生们怎样坚持学习的故事,着重记叙了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事迹.课文内容简明,情节极其感人,但对生活在今天的小学生来说,却又难以把握领会,教学中可采用“紧扣题眼”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一、设置悬念,怀疑“珍贵”.1、什么是教科书?你觉得自己的教科书很珍贵吗?针对部分学生不爱护教科书,大部分学生只是因为上课需要用教科书才爱书的实际情况,适当议论,导入课文.2、出示课题《珍贵的教科书》,解释“珍贵”——极有价值,意义深刻.3、只是普普通通的教科书,为什么课题要说它是“珍贵”的呢?通过进一步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对教科书何以珍贵这一问题的强烈兴趣和求知欲望.二、交代背景,初探“珍贵”一九四七年,胡宗南进攻延  相似文献   

16.
日本“历史教科书事件”的本质是历史观的错误。战后日本不能正确地反省历史,并通过错误的历史观指导下的历史教科书向青少年灌输战争意识,具有导致日本重新走上战争之路的危险。在历史教育中以正确的历史观为指导,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珍贵的教科书》这篇课文讲的是革命战争年代延安小学的师生,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坚持学习的事。课文记叙了张指导员为了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的经过,表现了革命先辈艰苦奋斗、英勇献身的精神,以及对后代的殷切期望。  相似文献   

18.
一、从课题入手探究文章的中心思想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窗口"。从"窗口"可以窥视文中的一切。有些课题中的关键词语具有揭示中心、点明主旨的作用,可谓提纲挈领,画龙点睛。教学时,可紧扣课题中的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探究课文中心,深刻体会思想感情。如小语第七册《珍贵的教科书》,全文以"教科书"为线索,以"珍贵"为核心,  相似文献   

19.
刘佛年主编的《教育学》,可谓新中国教育学研究中珍贵的历史遗产。本文从这部《教育学》编写过程中遇到的、已经解决与尚待解决的问题中,以在我国一度盛行的凯洛夫《教育学》为参照,着重分辨教育基础理论中若干问题的是非。在此基础上,澄清久已存在的若干误解与偏见。进而从“教科书”缘起和“教科书”概念泛化引起的“教科书式陈述”问题,表...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重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 ,应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多种渠道巧妙地引入课文学习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读书 ,这是让学生主体地位得到落实的有效做法。在教学中 ,我注重对学生激疑引思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 ,自悟自得 ,从而提高读书效率。紧扣“题眼” ,整体感知。“题眼”是文章灵魂的窗口。我们若能透过这一窗口 ,突破开去 ,便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例如《珍贵的教科书》一文 ,教师可以紧紧扣住题眼“珍贵” ,设问 :“珍贵”是什么意思 ?几捆教科书为什么那么“珍贵” ?紧接着引导学生读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