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开展已在幼儿园中普及,但效果又如何呢?请看以下两个例子: 案例1大班教室里有8位幼儿和其中的6位家长,各位家长均坐在自己孩子身边.老师向大家出示了一件由红、橙、蓝三色纸条编成的手工作品,并说道:"Hello,eyeryone!What's this?"幼儿均未作答.接着,老师又指着这件手工作品说:"This is a sheet."老师于是就将手工作品放下,让大家模制.家长们从桌上的篮子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红、橙、黄纸条,让自己的孩子仿照教师所出示的样品编制.有的家长干脆自己动手编,让孩子坐在旁边看;而有的观看自己的孩子编,不时给予些指点;有的则与孩子一起动手与动口.而那两位没有家长陪伴的幼儿则坐在座位上无所事事.老师在旁边忙了一阵之后,终于回头看到了那两个无所事事的幼儿,于是走过来,将其中一个抱在怀里,开始教他俩编制. yone!Wht's this?"幼儿均未作答.接着,老师又指着这件手工作品说:"This is a sheet."老师于是就将手工作品放下,让大家模制.家长们从桌上的篮子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红、橙、黄纸条,让自己的孩子仿照教师所出示的样品编制.有的家长干脆自己动手编,让孩 坐在旁边看;而有的观看自己的孩子编,不时给予些指点;有的则与孩子一起动手与动口.而那两位没有家长陪伴的幼儿则坐在座位上无所事事.老师在旁边忙了一阵之后,终于回头看到了那两个无所事事的幼儿,于是走过来,将其中一个抱在怀里,开始教他俩编制. yone!Wht's this?"幼儿均未作答.接着,老师又指着这件手工作品说  相似文献   

2.
《早期教育》2003,(1):26-26
某幼儿园于“六一”期间组织文艺演出,并邀请了部分教育局领导及全体幼儿家长前来观看。由于条件简陋,演出就在教室前的水泥地上举行。某小班幼儿王某在表演舞蹈时不小心摔倒了。家长看到后便跑过去将王某抱了回来。老师认为此举破坏了演出效果,遂与家长说:“今天是正式演出,局领导和家长都在,孩子摔倒了并没有大碍。我们要培养他一种在集体活动中的坚持能力,你跑到演出区把孩子拖回来,这样既破坏了演出效果,也不利于锻炼孩子呀。”家长一听很愤怒,认为自己的孩子大热天在太阳下跳舞受罪不说,老师还说这样的话,于是当着众领导和家长的面对教师破口大骂,导致演出中断了5分钟。幼儿园老师被骂得泪流满面,认为受了极大的侮辱,遂向法院起诉,认为家长侵犯了自己的名誉权。  相似文献   

3.
长期从事聋幼儿康复工作的人都知道,聋幼儿的学前康复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并和家庭息息相关。许多成功的例子都证明,聋幼儿的学前康复首先是家长的“康复”。也就是说在具体的康复指导中,要求语言训练教师不断地与家长沟通,让他们在正确对待自己孩子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康复的一些手段和方法,逐步使家长对老师建立起充分的信任感,积极地与老师配合。  相似文献   

4.
“你们的孩子今天中午不睡觉。”“今天画画你们的孩子画得一塌糊涂。”“他今天又打小朋友了。”类似这样教师在幼儿家长接孩子时,向家长告状,诉说幼儿一夭犯下的错误的现象,经常可以看到。我认为教师的这种做法有不妥之处。首先,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都较差,犯错误是难免的。老师应帮助幼儿分析问题,改正错误,而不宜简单地以“告状”的方式来解决,从而把问题推给家长。其次,老师向家长“告状”,往往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有的孩子家长性格粗鲁、脾气暴供,听到“告状”后就对孩子进行体罚。这些孩子一旦犯错误后…  相似文献   

5.
随感录     
一个幼儿园教师首先要具有爱心,她们应给幼儿以母亲般的爱抚,使孩子感受到老师是那么亲切可近,从而把老师当成最可敬的人;还要做到与幼儿“知心”。教师要与每个幼儿交朋友,使孩子愿意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你,让你与他同享自己的欢乐。爱孩子,应是每一个教师最起码的道德。爱那些聪明伶俐、一笑两酒窝的孩子容易,爱那些不怎么讨  相似文献   

6.
周丽敏 《考试周刊》2013,(37):194-194
从小培养幼儿的礼仪卫生是非常重要的,幼儿教师有义务把祖国的花朵培养成为懂礼貌讲卫生的孩子。在园期间,幼儿把老师作为榜样,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给孩子留下好的印象;在家里,家长是孩子学习的对象,所以家长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  相似文献   

7.
魏美红 《山东教育》2003,(27):43-43
育家长如何走进我们的教育活动?我们每年五月份都要鼓励家长积极申请“助理教师”职位。我们把“入选”的家长编排到班级和老师身边,让家长和老师一起制作教具,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上课——意在让家长直接参与到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中来。每个教师都要做好“助理教师”的指导工作,这也是对教师自身素质的一次考验。毛毛妈妈在协助老师组织孩子们“幼儿早期阅读”活动后,感慨地说:“一个简单的字,一句短短的诗歌,经老师的嘴一念,在孩子眼里,会变得那么神奇!以前总以为自己的孩子不可教,现在才明白是我们家长不会教,真该好好学学。”孟…  相似文献   

8.
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个性各异,在园表现也不一样。有些教师往往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不同的情感和态度:疼爱和喜欢聪明、听话的;平淡地对待一般的;讨厌或疏远不伶俐、不听话的。幼儿虽然年幼,对教师的态度却具有极强的敏感性。受教师疼爱的必定十分亲近教师;受平淡对待的对教师也是若即若离;被讨厌的势必疏远甚至惧怕老师。幼儿对教师的态度往往影响到家长与教师的关系,家长一般都知道孩子在园表现和教师对他们的态度。因而,受教师喜爱的孩子的家长,大都喜欢跟教师联系,听到教师对自己孩子的表扬更感到无限欣慰;表现一般的幼儿的家长对教师则比较淡漠,对孩子在家的情况,抱着  相似文献   

9.
杨爱琳 《天津教育》2023,(2):183-185
<正>在幼儿的成长阶段,影响其成长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幼儿园教师以及家长在幼儿健康成长的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最为深远。父母是引领孩子认识世界、感受世界的第一任老师,幼儿园教师则是孩子进入学生时代的启蒙老师,双方对幼儿成长过程中思维模式的构建以及正确社会价值观念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幼儿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相互配合以及合作,可以促进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又到家长接孩子的时间了,每到这时,也是我们老师最忙的时候。一位老师守在门口看着幼儿离国,另一位老师和保育员则忙着给幼儿找衣服,不停地问家长有没有孩子落下的衣服。真是忙得团团转。一个家长问:’“老师,孩子的蓝色牛仔衣呢?”我赶忙帮她找,可找遍了整个教室都没有发现,只好向家长道歉:“真对不起,不知被哪位幼儿拿错了,明天一定给你找回来,”这类事情时常发生.使我的工作很被动。小班幼儿穿脱衣服的闭力差,家长又怕孩子着凉,经常给幼儿穿很多衣服来园。结果,小朋友每次户外活动玩起游戏来就满身大汗,老师就把他们的…  相似文献   

11.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个老师,家长的教育态度对幼儿个性的培养具有极大的影响。家长应该带着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帮助孩子培养一个良好的个性品质。对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幼儿教育的实践经验从家长要切忌过分容忍和溺爱孩子,防止幼儿形成娇惯型的个性;家长不要过于严管和干涉孩子,以免其形成的支配型的个性;家长不要对孩子过分的拒绝和放任,以免孩子形成的忽视型的个性;家长要切忌命令和威吓孩子,以免养成孩子专制型的个性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对于刚入园的幼儿来说,分离焦虑在所难免,而家长也是常常放心不下,顾虑重重,总想利用接送孩子的间隙把孩子的性格、特点及在家生活的点点滴滴介绍给老师,希望老师能多了解自己的孩子。然而为了稳定幼儿的情绪,让幼儿尽快度过“分离焦虑”期,老师们一般都会建议家长把孩子送进班后能尽早离开。这样一来,老师就没有多少时间去倾听每位家长细心和琐碎的嘱托,有时对家长的做法还会产生厌烦情绪。家长与老师之间不能实现充分的沟通,于是,  相似文献   

13.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教育实践证明:家长与教师的密切配合,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近几年来,我园遵照《幼儿园工作规程》,开展了一系列的“双边”活动,使家园配合更加密切,收到了可喜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一、召开多种形式的家长会议家长会议可以由园长召开,也可由各班老师召开。我们在工作中着重强调了班级家长会,因为它更具有针对性,更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便于听取家长们的具体意见和要求。如开学之初新入园幼儿的家长会,教师可详细地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环境和设施;让家长参观并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上课方式、幼儿一  相似文献   

14.
案例一:下午离园时间,某幼儿园中班一幼儿的家长来接孩子忘了带“接送卡”,老师说:“没有接送卡,是不能接孩子的,这是幼儿园的规定。”可家长解释说:“幼儿园离家很远,回去拿需要半个小时。”幼儿教师执意不放孩子。无奈,这位老师早就认识了的幼儿家长只好骑车返回,等他拿来接送卡时,班里只剩下一个幼儿——即这位家长的孩子。试想此时的家长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家长和教师之间又怎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呢?为什么教师不能灵活地处理问题呢?原来幼儿园对接送孩子的要求是:有孩子无卡(早晨送孩子将接送卡带走):有卡无孩子(下午接孩子后留下接送卡)。…  相似文献   

15.
幼儿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培养幼儿的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礼貌行为,关系着一代新人的健康成长。幼儿入园是集体生活的开端。老师要热爱、关心、尊重幼儿,使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我们在对幼儿的教育中,坚持做到没有亲疏之分,处处关心爱护他们。家长想到的,我们要想到;家长没想到的,我们也要想到。孩子生病,老师要去看望;天气突然转冷,老师就把自己孩子的衣服给他们添上。为了安全,老师们坚持每天接送孩子。下雨天,还要背、抱他们进出。有一个叫杨涛的幼儿,平时爱打架,老师多次教育,收效不大。一次,他大声哭叫,说是被打了。张老师想到他平时爱欺侮小朋  相似文献   

16.
点将台     
“点将台”是我在《家长园地》“每月话题”中开设的一个小栏目。以前的“每月话题”是老师向家长定期介绍一些科学育儿方法,家长只是阅读,达不到家园共同交流探讨的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性。怎样才能打破它的局限性,使其成为家园沟通的桥梁呢?我便开设了“点将台”这个小栏目。根据本班幼儿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设计出每月话题后,“点将台”里点出某位幼儿家长的名字。家长看到后,针对这个话题就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一些方法和体会写成文章,张贴在“点将台”栏目中,使老师和家长之间互相交流。例如:针对我班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个老师,家长的教育态度对幼儿个性的培养具有极大的影响.家长应该带着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帮助孩子培养一个良好的个性品质.对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幼儿教育的实践经验从家长要切忌过分容忍和溺爱孩子,防止幼儿形成娇惯型的个性;家长不要过于严管和干涉孩子,以免其形成的支配型的个性;家长不要对孩子过分的拒绝和放任,以免孩子形成的忽视型的个性;家长要切忌命令和威吓孩子,以免养成孩子专制型的个性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李莹 《家教世界》2014,(Z2):109-110
<正>在孩子的心目中,幼儿园老师往往是"无所不能"的"魔法师",她们能猜中自己想说的话,知道自己做过的事,因此对老师产生了一种敬畏之情。老师们也常常乐于利用这种敬畏心去维持幼儿成长中所需要的秩序,支持甚至鼓励家长利用教师的权威,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让他们按照成人的预期那样长大。  相似文献   

19.
李丽 《少年世界》2010,(6):35-37
家长开放日活动,是指幼儿园在每学期特定的一天向家长开放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家长开放日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家长充分感受和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和表现,了解幼儿园的基本教育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家长和教师沟通的机会。不仅使家长认识到自己孩子在园的行为表现,也使教师了解幼儿在家中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20.
“宋老师的微笑使孩子们没有惧怕和顾虑,宋老师的笑容使她的批评犹如一曲歌、一条小溪,给孩子的是宽容和启迪。孩子爱这样的老师,孩子选中了她。”这是昆明市委机关幼儿园在请家长以无记名投票推选“最满意的老师”活动时,一位家长给宋群老师写下的评价。这里且不说幼儿园保教人员主动接受幼儿家长的监督,摆正主从关系的办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