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是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专题涉及的内容通常包括:中国古代对西部地区、西南地区和东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开发和建设,中国近现代史上陇海铁路经济带、振兴东北经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长江经济带、西南地区以及珠江流域开发等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包括与劳动阶级解放密切相关的三个层面:从社会生产力层面看,经济全球化是基于社会技术形态的一种必然趋势,它作为现代生产力社会化发生的全面展开,能为劳动阶级的解放提供物质前提,也加剧地区发展差距和两极分化;从生产关系层面看,经济全球化主要是垄断资本的全球辐射、扩张和控制,它作为利益关系异化的极端形式,列接近劳动阶级的解放;从国际经济战略层面看,经济全球化被说得过分了,要警惕它被扭曲成为少数发达国家企图化解多极化趋势,谋求霸权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带有政府行为的旨在发展生产,增强国力的西部开发,西晋时期已成一定规模,唐宋和元朝时期得到进一步加强,明清明期,尤其是清朝康熙到乾隆统治时期,对中西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开发达到了顶峰,成为我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王朝对西部大开发的里程碑,由此,西部农业,城市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发展,封建经济一派繁荣,封建统治进一步加强,促进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化与中原经济、化的大融合。  相似文献   

4.
瞿辉  荆曼 《重庆师专学报》2007,26(6):104-106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有可能形成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高潮,这一时期,大众媒介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能够起到什么样的积极作用?从大众媒介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关系、经济建设以及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三方面对其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罗马是古代世界雄踞东西方的两大帝国和类型不同的两大明中心。他们在经济结构、政治机制、化形态和民族心理上存在着极大差异,各以自身的能量向四周进行辐射,导致中西化的碰撞。匈奴人充当了欧洲民族大迁徒的主角,去和西方明发生碰撞,灭亡了西罗马帝国。  相似文献   

6.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制定实施了正确的民族政策,给予了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一系列优惠政策照顾,使少数民族地区呈现出经济飞跃发展、民族空前团结、社会日益进步的势头。  相似文献   

7.
明代西南地区土司朝贡既是中央王朝与西南地区交往的主要途径,也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原文化向土司地区传播的重要媒介。明代西南地区各地土司对中央王朝朝贡不断,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土司朝贡制度。明代西南地区土司朝贡不仅加强了西南地区与中原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明王朝对西南地区的有效管控,而且进一步促进了西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孙谦 《中学文科》2009,(18):120-120
在中国历史上,两宋时期政权的并立与更迭,民族的矛盾与融合,社会结构的发展与变化,都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两宋以来政局的变化,从总体而言并没有影响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更未改变晚唐以来新经济关系的形成和由之而来的文化变异,为中国美术的演变带来了新的机遇。在经济方面,宋初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兴旺,这一切既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又给文化的演变提出了新的要求,导致了两宋时期在学术思想、宗教发展、文艺和美学上的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9.
科学与人作为人类认识、把握世界的两大思想维度,缺一不可。从近代开始,科学与人之间发生了严重冲突,新世纪展现出两种化交融的前景。从社会历史背景、科学自身发展、新知识经济的知识观几个方面,都显示出科学与人从冲突走向交融的必然趋势。这一趋势将促使科学教育与人教育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新疆少数民族干部的素质是在新疆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化环境中形成的。新疆现代社会化变迁对干部素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化结构与化冲突上,少数民族干部在继承优良化传统的同时,提高自身化素质与管理化建设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