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的会议新闻内容繁多、形式多样,对于传达方针政策以及使大众了解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对外报道的重要信息来源。然而,中国会议报道长期以来存在写法死板、内容雷同、形式单一、针对性弱等顽疾。在对外报道中,应避免简单照搬国内会议报道方式,针对国外受众信息需求和接受习惯,改进会议报道的方式和方法,提升传播的有效性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和3日在北京召斤。这次会议是在新世纪开局第一年,在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会议,我们要集中力量把这次会议报道好。  相似文献   

3.
由于经济报道难度大、难把握,有媒体弱化了经济报道,还有个别记者把经济报道做成"有偿新闻",甚至还出现了"纸馅肉包"的假经济新闻.因此坚持正确的经济报道的舆论导向,廓清经济报道的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经济报道的总体思路,我们坚持多样化与灵活性的原则,同时,兼顾地方性,贴近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刚刚闭幕,人们很快又将迎来2008年新一届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的召开。如何组织报道好这些重要的会议,提高报道的质量,一直是媒介传播人士不断探讨的问题。在这方面,中央电视台2007年的“两会”报道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其中,CCTV-4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着力打造的深度报道重点节目《中国焦点2007》尤为显眼。在策划思路上,  相似文献   

5.
《对外大传播》2003,(4):7-9
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以下简称“两会”)是继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之后召开的重要会议,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中国外文局按照中央制定的宣传方针、报道计划、工作要求和部署,认真组织、精心策划、加强管理,在确保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和整合局内外资源,发挥外文网络和期刊的优势,积极开展“两会”的对外宣传报道。  相似文献   

6.
调查性报道是一种以监督批评和剖析问题为核心的报道,它的宗旨就是关注社会上一切蓄意掩盖的丑恶和不道德的新闻并加以无情揭露.  相似文献   

7.
怎样做好重大活动以及相关会议的报道?下面两篇稿件《在雅典感受奥运》和《为了共同的理想——爱与和平》表达了记“第一线”的亲身感受。他们的笔触表现的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以及作自己的感情和思考。从这类稿件中我们可以读出两个字“生动”.  相似文献   

8.
徐颖 《职业圈》2014,(2):104-104,106
企业的会议新闻的报道也是企业员工获得企业管理动态的一个重要信息源泉,通过会议报道,可以及时地将企业上层的方针、政策传递出去,是企业联系员工的桥梁,也是企业员工了解政府政策的信息通道。2012年12月,中央政治局出台的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提出要切实改进文风,改进新闻报道。那么,当前国有企业会议新闻如何能够改进其内容和形式,让观众重新认可并接受它呢?作为一名企业媒体的新闻编辑,我认为,在会议报道的内容和形式上不断钻研,追求创新,学会选取独特的视角,不断运用创新的思维,这样的新闻才会是真实、深刻而又吸引观众的新闻,这样企业的新闻事业才会是常干常新的事业。  相似文献   

9.
王志宁 《职业圈》2007,(8S):184-184,190
由于经济报道难度大、难把握,有媒体弱化了经济报道,还有个别记者把经济报道做成“有偿新闻”,甚至还出现了“纸馅肉包”的假经济新闻。因此坚持正确的经济报道的舆论导向,廓清经济报道的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经济报道的总体思路,我们坚持多样化与灵活性的原则,同时,兼顾地方性,贴近性。  相似文献   

10.
灾难报道能够瞬间成就一个媒体,但不符合国际话语体系的灾难报道也能瞬间毁灭一个媒体。我们通过媒体来看世界,世界也通过媒体在看我们,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通过媒体来看自己。本文作者以某些中国媒体对日本地震的相关报道为例,分析了在灾难事件对外报道中值得引起重视的经验及教训。  相似文献   

11.
企业新闻不仅是企业内部新闻的报道传播,也是企业对外形象的宣传和营销,对企业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对于大型国有企业而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新闻宣传工作不仅可以树立企业品牌,内塑形象,提高知名度与美誉度,更能够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作为一名新闻宣传工作人员,我们要树立精品意识,讲求精益求精,千锤百炼,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避免稿件写出来流于形式,缺少内涵.通过打造宣传精品,提高传播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正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履新以来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不少国家的智库和主流媒体都对此次会议高度关注。如何在此次会议的对外报道中掌握话语权,突破海外舆论的各种猜测和假象,在第一时间准确传递中国执政党和政府的声音,议题设置是重中之重。贴近海外受众关切找准议题虽然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会期只有短短数天,但是它所涉及的议题范围却非常之广。海外受众观察此次会议的一  相似文献   

13.
每年的1月是地方“两会”季,往年此时,新华社多媒体待编稿库里的分社来稿零零总总,稿件数量不少,但编辑们仍感到适合对外报道的并不多。 作为今年提升国内分社对外报道水平的一项创新之举,新华社对外部领导派我前往西藏,与分社记者一起跑两会,共同挖掘鲜活的会议新闻。西藏分社领导给予大力支持,打通采访渠道。在十天时间里,我和分社记者在策划、采访、写作、编辑上试图充分满足外界对西藏的好奇和质疑,在提高地方两会对外报道的针对性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举办的国际重大活动,对于向世界介绍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的国际传播意义。本文以2014年秋将在北京召开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为例,探讨如何拓展重大活动对外报道的选题,分析采访编辑的时代要求,以实现于我有利的国际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美国次贷危机在全球掀起一场“金融风暴”。如何对外报道中国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对外报道的重要课题。本文作者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在报道这场金融危机的性质、演变及其应对时要把握好“度”,以避免出现对形势的误判。  相似文献   

16.
张璇 《对外大传播》2010,(12):43-44
时政活动报道是日常新闻报道的重点,任何媒体都非常重视,通常会被安排到突出位置。做好时政报道,尤其是重大事件,是构成媒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国网作为一个中央重点外宣网站,侧重对外报道,因此时政外宣则成为报道的重中之重。中国网也多次在此类全国范围内的新闻评选活动中获奖,特别是人大新闻奖,自2008年网络作品开始参与评奖起,中国网已连续三年获奖。就这些年的成绩来看,  相似文献   

17.
之所以关注‘两会’是因为它展示了中国政治的前景,体现了中国未来一年的大计。无论是在代表或委员的驻地还是在新闻发布会现场,无论是万人大礼堂灿若星空的穹顶下还是在大会堂的39级台阶上,“两会”期间,到处都能闻到新闻大战的硝烟。临近三月,中外记者无不厉兵秣马准备参加2005年3月5日和3月3日分别在北京召开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如何报道“两会”?“两会”报道中涌现出哪些新形式和新内容?怎样的“两会”报道能起到绝佳的宣传效果……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分别走访了新华社、人民网、中国网、《人民画报》、《青年记者》等多家媒体的近十位上过“两会”的资深记者和编辑,以期给即将上会的记者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政治生活中年年都要上演的重头戏,“两会”历来是国内外媒体派出精兵强将予以争夺的一块阵地。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也毫不例外地将这个在春天举行的政治性会议作为每年的第一次战役性报道。作为一名年轻的新华人,我有幸参加了2004年的“两会”报道,负责英对外稿件的写作和编译工作。刚刚过去的这半个月高强度的劳动让我收获良多。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经营媒体的角度,而不是从常规的媒体责任和新闻人责任的角度来探讨社会责任性报道给媒体带来的影响,论述了社会责任性报道带给媒体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阐述了处理社会责任性报道应该把握的"度",提出了媒体做社会责任性报道时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字化媒体竞争的时代下,公共事件报道的节目编排不仅能够满足受众诉求,还能体现一个频道的综合实力.文章既从宏观层面分析了公共事件报道的编排的策略,又从微观层面介绍了栏目内的公共事件报道的编排技巧,还提出了几点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