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随着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新时代要求教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那么,何为立德?立德即树立德业。何为树人?树人即培养人才。立德树人,即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做好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本职工作,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相似文献   

2.
关于立德树人,教育人应该耳熟能详,这是十八大提出的教育根本任务。但对于何为“立德树人”,“立德树人”为何,以及如何“立德树人”,不同的人对它的理解则不同。“立德树人”从字面上理解为:立德和树人。何谓“立德”?意思为树立德业。《左传》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再次是有知识有思想,著书立说。这三者是人生不朽的表现。“立德”居于人生三不朽之首。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教师具有业务能力与思想道德并重要求的"超职业"特征。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建设一支"德业"能力协同发展的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将为高等教育事业内涵式发展、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使命提供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对高校青年教师"德业"能力"超职业"特征进行分析,构建了高校青年教师"德业"能力协同发展模型,并基于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特征,初步设计构建了高校青年教师"德业"能力协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高校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工作的全过程,遵循青年学生认知规律,按照“认知—认同—传承—践行”的逻辑理路构建长效机制,确保党史学习教育的常态化、全方位、长期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关注师德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教育的要求之一.我们要努力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立德树人,就是树立德业,培养人才.欲树人,先立德.要立德树人,必先立师德.师德是做人的典范、行为的准则,是把职业修养和个人品格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不久前,我们曾对500多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学生对师德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师生关系,二是教师的个人修养.教师的良心和责任、关怀和宽容,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相似文献   

6.
立德树人,教书育人,需要更新观念、创新方式。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推进学校在开展综合素质拓展学习活动时,通过社团学习、基地学习、社会学习的方式方法创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相似文献   

7.
停课期间,小学生的学习指导工作是小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的时代课题。当下,学习指导方面存在着学习内容固化、学习渠道单一、指导方法笼统等问题。为此,必须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规律,立足立德树人的高度,着眼学生终生发展的格局,科学指导小学生在停课期间合理地开展学习活动,有效提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8.
立德即树立德业。树人即培养人才。早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有表述:"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古人重视"立德、立功、立言",将"立德"摆在第一位,没有德,就没有魂,没有魂,就不成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教育工作者,必须静心思考"学校教育应该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立个人美德,树健全的自然人人与社会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因此,社会发展必须从培养优秀的人才着手。而人才的培养首先应关注个人道德修养,把学生培养成健全的独立个体,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引起高校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系列重要变化.为此,高校要充分运用市场导向和职业导向,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更加坚定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原则,更好完成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使命.要根据大学生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模式、方法、内容、理念的创新与改革,在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的整体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同时,使基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加理想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尊师重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因子,在新时代既有传承又有发展。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的语文学科应担当起培育学生“尊师重道”精神的任务。遵循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教学评一体化的原则,采用学习任务群的策略,精准选定学习主题,恰当设定学习任务,以语文的方式培育学生“尊师重道”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