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于出版社转制问题,我曾在2001年初在《出版科学》、《出版广角》上发表《出版社是生产精神产品的出版企业》一文,主张将大多数出版社从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转制为出版企业。十六大后,中央决定按公益性与经营性两类出版社进行改革,除少数定性为公益性出版社外,大多数出版社都转制  相似文献   

2.
2003年,我在<出版发行研究>第9期发表<出版社"企业属性"考>一文,考察了我国出版社企业与事业单位属性的变化情况.新中国成立后,政务院和出版总署将出版社定性为出版企业;1983年文化部出版局经批准将出版社定性为"事业单位,实行企业管理".我还根据查阅的历史档案在上文中讲了一个情况:1960年文化部党组对直属的人民出版社等七家出版社进行了整顿,并决定将这七家出版社由企业单位改为事业单位,以减轻对出版社的经济压力,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但因财政部以不能企业事业单位两头沾为由坚决反对而未改成.  相似文献   

3.
按照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2011年全国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基本完成了转企改制任务。出版社在实行了30多年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以后,回到了原点——企业(在新中国成立伊始,新成立的出版社都是企业)。在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完成之前,甚至在出版单位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之初,如何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问题就已经摆在出版社负责人的面前。但是,由于出版社大多还是事业单位,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还羞羞答答。出版单位转制为企业  相似文献   

4.
一、战略 :中小型科技出版社不容再忽视的问题  我国出版社现行的管理体制实行的是“事业单位 ,企业管理”。所谓“企业管理” ,就是要引入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参与市场竞争。现代企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战略的竞争[1] ,战略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然而 ,或许是因政策保护而压力不大 ,或许是出版社经营者对战略在出版社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 ,许多出版社战略意识不强。目前一些中小型科技出版社发展陷入困境 ,分析起来原因可能各式各样 ,但至少有一个是共同的 ,那就是缺少科学的发展战略或战略实施不力。相反 ,近年来发展…  相似文献   

5.
面对新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滚滚潮流,中国出版业要想在这场全球化的风暴中不被扼杀,而是有所作为,就必须在体制、结构、经营策略等方面进行重大改革。 我国现有出版社基本上都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这种“混合制”体制已不大符合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给出版产业的发展带来种种矛盾和弊端。是否可以废除现存的“混合制”,建立两种不同体制的出版社。一种是体现党和国家意志、行为的国家出版社,按国家政府机构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6.
谈生财有道     
大家都讲生财有道。我理解,生财,就是增加收入。有道,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有办法,二是讲原则。先说生财。我们的出版社肩负着宣传工作、科学文化工作的重任。要不要考虑增加收入?要。因为出版社是企业单位或者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都实行严格的经济核算。要弥补亏损品种、保障国家税收、扩大生产规模、改善职工生活,没有一定的收入显然不行。以文养文,是通例,是良策。出版社不吃国家的“大锅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报刊上谈论出版单位(特别是出版社)的属性时,仍有人说改革开放前出版社一直是事业单位事业管理,因此出版体制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由完全的事业单位到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转变。这是不准确的。王益同志曾在《事业乎?企业乎?》(《出版发行研究》1999年第1期)一文中引用20世纪50年代中央人民政府政  相似文献   

8.
事业乎?企业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社到底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的争论由来已久,记得在80年代末期,出版专业报刊曾围绕此问题发表过许多文章。当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说法刚刚提出,人们对出版社应该是事业单位,或者是企业单位各执一辞,最后以出版社作为事业单位实行企业管理而告终。王益同志此文,似乎是老话重提,但是,读者如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有一定程度发展的背景下,认真阅读王老的这篇文章,必定会得到新的启发。本刊希望广大读者能够围绕这一问题来信来稿,深入地展开讨论,弄清出版社的真实性质,以便得出符合出版社实际的结论,使出版社能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出版社,特别是大学出版社,实行的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体制,对人、对知识的管理功能往往要强于对绩效、对利润的考核功能;而作为出版社的两个利润来源——编辑部  相似文献   

10.
从1992年1月1日起,国家新闻出版署在署直属10家企业化管理的出版社实行了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挂钩。近3年的时间里,取得了很大的收获。 挂钩出版社的原有工资管理机制 工效挂钩前,署10家直属出版社虽是企业化管理,但均执行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工资标准。职工工资水平的调整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一样,要执行国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按照现行规定,出版社应缴纳的主要税有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国营企业所得税和事业单位奖金税4种。此外,还应缴纳教育费附加,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由于出版社的财务管理方式有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事业单位全额预算管理、事业单位差额预算管理和不独立核算预算外管理之分,因此,具体到某一个出版社来说,并非上述各种税、费、基金都要缴纳。那么,上述各种税、费、基金各应由哪些出版社交纳呢?有哪些主要规定? 1、营业税:是以单位的销售收入为课税对象的税种。出版社无论采取何种财务管理方式,只要有销售收入,就应缴纳营业税。出版社的销售收入是指销售本社出版的图书、杂志、报纸和其他出版物所取得的收入。按规定,出版社自办发行或销售出版物  相似文献   

12.
1 许多人对于出版社的经营体制有误解。以为出版社是事业单位,所以许多企业能办的事,出版社办不了。其实从1950年第一家国营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诞生起,就是企业。出版是一种生产活动,买进卖出要经济核算,只能按企业化经营,不可能按事业单位的办法行事。建国初期,领导出版事业的胡愈之、黄洛峰、徐伯昕都是我国著名出版  相似文献   

13.
赵琪 《编辑之友》1989,(5):21-23
随着出版改革的逐步深入,出版社实行了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体制,并由单纯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与之相适应的各种责任制相继提出。当前,出版社普遍实行的编辑工作定额制,规定了发稿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图书质量,奖勤罚懒起了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三大之后,各行各业都在思考怎样将改革引向深入。这对于出版战线,特别是出版社,更是一个迫切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出版社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说它是事业,大概是就其宣传作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作用而言,就是说在书的内容方面要讲求社会效益;企业化管理,大概指它是生产书这种商品的部门,是企业,就是说要讲求经济效益。这种“事业单位企业化  相似文献   

15.
出版社的性质是事业?还是企业?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有的同志从出版物是商品出发,认为出版社是企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以及其他出版物,通过书店出售,是一种商品,这大概不会有什么争议了。但是,因为出版物是商品,就说出版社是企业,这个意见,值得商榷。有的同志从目前多数出版社实行企业管理(或企业化)出发,认为出版社是企业。然而,出版社的性质和经营管理方式是不是一回事,也值得探讨。要研究出版社的性质,就必须弄清确定出版社性质的根本因素是什么。我认为,确定出版社性质的根本因素不在于出版物是不是商品,也不在于出版社是否实行企业管理,而在于  相似文献   

16.
加入WTO,出版社迟早会有一个大分化大改组。我们应该早日面向市场,学习企业管理,推进企业化进程。实行目标管理,超任务提成的好处是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但容易产生短期行为。我主张实行模糊分配制,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17.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出版社各环节的角色定位是简单精确的:出版社是纯粹的生产者,出版物流通由新华书店一家代理.1984年,出版社开始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经营开始游走于社会需要和商业现实之间,社办发行随之诞生.  相似文献   

18.
关于策划编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文化企业”需要策划 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被规定为“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出版社,已经由单纯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并已由原来的一百余家发展到现在的五百多家,出版竞争日趋激烈。 生产和经营,是现代企业的基本活动。出版社的生产和经营,与一般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在方式上并没有根本的区别。从某种意义上说,出版社也是企业。 本文是在将出版社规范为“文化企业”这一特定的前提下,来论述策划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应当肯定,这些年来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体制。对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两边的好处都得到了一点。既享受了政府对事业单位的某些优惠政策,也享受了政府对企业单位一部分优惠政策。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这种管理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现在的出版业,既要按科学文化事业来对待,又要作为产业来发展,大多数出版社要作为市场的主体,适应和参与市场竞争,不仅要面对国内市场,而且要面对  相似文献   

20.
1 在出版改革中,人们对出版社能不能搞承包意见纷纭,说法和作法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出版社生产的是精神产品,要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因此不能搞经济承包;另一种认为,出版社生产的图书也是商品,出版社实行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