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文山学院280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从专业身份认同、专业培养认同和专业发展认同三个维度进行专业认同调查研究。研究显示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总体水平不高;农村学生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比城市学生的专业认同程度高;女生比男生对小学教育专业认同程度高;大二的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程度最高;第一志愿录取的学生专业认同程度最高。加强专业环境建设,提高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学质量;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认同三个方面提高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2.
通过走访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华南理工大学大学运训专业三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结论是:(1)一次就业和最终就业率都高;就业面广,但就业岗位分散;保研比例大;就业方向和培养目标差距大。(2)就业率高的原因有: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多元知识模块设计,复合人才培养;以“三小球”专项人才培养为重点,突出专项,强化副项;依托学校的资源拓展学生学习领域,协同创新;强化实践能力,按英才模式培养;保持训练本质,突出专业特点;利用学校政策,稳定保研比例;提高管理质量。(3)就业反映出教育问题有:就业方向与培养目标偏离;部分项目人数过少对专业课的影响;主专业与选修专业不协调;科研、实践能力有待提高。(4)优化培养,提高就业质量的措施:强化培养优势,提升培养质量;优化培养计划,满足学生就业知识、能力需求;提高招生质量,控制项目数量,保证专业教学;加强院际沟通,控制主修质量,注重学风建设;加强科研、实践能力培养;进行就业指导,注重就业学生跟踪。  相似文献   

3.
高职毕业生作为高技能人才,在就业中比研究生、本科生面临更大的压力。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认清高职生的人才规格和社会需求,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等方面,突出高职特色,不断增强高职生的职业就业能力,使高职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为实现高薪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面对着金融危机后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传统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就业的时候竞争力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快速发展的大好局面下,抓住机遇,建立有特色、有针对性的工商管理成人本科专业,提高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北部湾经济建设输送实用型管理人才,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5.
目前,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迅速膨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更为严峻,大学生就业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突出的社会热点问题。本文从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理解,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分析,从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培养实践能力、提升自身就业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对策。  相似文献   

6.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数学专业本科生概率统计的教学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随机性数学思维方式和统计推断的思想,这对该课程的学习和今后可能从事的教育工作都至关重要;另一方面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统计软件辅助教学,提高学生数据统计及分析能力,增强学科的应用性并拓宽师范生就业范围。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使用本民族语言授课本科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近年来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针对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授课本科生的就业现状,采取夯实民族教育基础,调整高校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学生择业观念,提升汉语使用能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等举措,以切实解决蒙古语授课本科学生签约就业率低、就业质量差的问题。这不仅牵涉每一个家庭和学生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繁荣。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专业是普通本科院校的常规专业。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后面临着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普通本科院校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将计算机学生培养成为专业能力突出,实践能力很强,可以快速适应岗位需求的高素质IT人才。文章首先分析目前普通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就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浅谈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分析,认为全面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政府要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条件;高校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学生自身要认清形势,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提高综合素质,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10.
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日见突出,面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巨大压力,作为教育部门要围绕毕业生就业工作这个主题,加强学科建设和专业调整,做好课程创新工作,优化课程体系和教育内容,真正把教育办好、办实,使教育工作真正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服务。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越来越受到学生、学校和社会的重视,并成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努力使就业指导在具有针对性的同时,更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本文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求出发,系统规划学生就业指导的内容,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就业能力的应用尝试。  相似文献   

12.
摘要:为了培养与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相适应的满足社会与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体育专业人才,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体育类本科专业教学实践与学生就业状况之间存在的内在逻辑联系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研究发现:近年来,体育类本科专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但同质化问题凸显,人才供需出现结构性矛盾,学生就业出现困难等问题。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才培养没有做到以就业为导向。社会对新型体育人才的需求,直逼体育类专业教学改革。教学改革必须将适应社会发展、服务学生就业作为主要任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点,以产学结合为通道,系统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就业为导向的体育类专业教学改革有4条路径:1)人才培养的职业化取向;2)课程内容的实用化改造;3)师资团队的跨领域组合;4)教学过程的实战化模拟。基于上述教改路径,体育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更为完善,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将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本文基于就业导向视角,首先基于现实情境中就业的实际需要,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进行确认。其次,则根据预设好的改革方向,代入该专业教学主体与素材,给出利用网络工具讲解教材知识;结合社会案例指导学生实践;重点讲解课程理论的实践性;引导学生完成学校各类实习四条以就业为导向的金融管理专业事务类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我国十二五的战略规划,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举措的提出,为河北省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契机。本文以河北籍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就业因素中的就业体制、就业教育结构、就业流向做了深入细致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经过分析,本文发现目前河北籍本科生就业在人才的供需结构、人才流动的层次、个人就业综合素质方面存在矛盾,针对现存矛盾提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籍本科生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生涯规划与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就业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涯规划的长远意义在于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就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对社会需求和学生未来的发展而言,高等学校应当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同时帮助学生在相应的社会实践中养成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本领,并获取一定的专业技能。生涯规划和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手段,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进程的加快,每年高校的毕业生人数以几十万的速度增加,致使本科生就业问题凸显。笔者在分析就业形势的基础上,剖析就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寻找高校加强就业教育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正在兴起的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分析,指出了在高校发展中创新创业教育对提高就业能力的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增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水平;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综合分析法,对河北省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河北体育专业毕业生择业观念较为传统,就业预期与实际就业情况差距很大;知识结构单一,人文素养缺乏。针对以上情况并结合对当前就业形势的分析,指出政府应加强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有效实施;学校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全方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应及早制订人生发展规划,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强化自身素质。旨在促进河北体育专业大学生更好就业。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广东海洋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一些举措,从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实验实习教学过程和改进毕业论文管理体系三个基本方面,探讨了完善实践教学对提升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就业信息统计也表明,新的培养方案及其落实执行,切实提升了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承担着为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如何在学习中完善自身素质,加强专业实践能力,提高职场"实战"能力,在严酷的就业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本文提出一些方法,以期对高职艺术设计学生求职就业带来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