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005年10月12日9时0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第二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也是我国第一次将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 2005年10月17日4时32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平安飞行115小时又32分钟后,成功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的草  相似文献   

2.
一、热点概览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是38岁的杨利伟,他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安全飞行后,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3.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是38岁的杨利伟,他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安全飞行后,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4.
《物理教师》2005,26(6):36-36
此前媒体曾报道,“神舟”六号飞船将于2005年9至10月间发射,航天员设为两名,计划飞行时间4到5天.王礼恒院士表示,“神舟”六号将具备乘坐三名航天员在太空飞行7天的能力.“神舟”六号的上天将完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步,接下来我国将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神舟载人飞船不断刷新“飞天”纪录神舟载人飞船被称为太空“生命之舟”,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型天地往返的载人航天器。在完成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4次无人飞行任务后,2003年10月15日,我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首次顺利进入太空。之后,神舟飞船不断刷新“飞天”纪录。神舟六号飞船搭载2名航天员遨游太空;神舟七号飞船搭载3名航天员进入太空并实现了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神舟八号无人飞船和天宫一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相似文献   

6.
1999年11月21日,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在完成了空间飞行试验后成功着陆;2001年1月10日,我国“神舟”二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2002年4月2日,“神舟”三号飞船准确降落;2003年1月5日,“神舟”四号飞船在预定区域着陆,顺利回收;2005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10月16日“神舟”五号成功着陆,航天英雄杨利伟自主出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两人进行多天飞行后,于17日在主着陆场着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它搭载着国人千年的飞天梦想,谱写出中华民族励精图治、团结奋进的辉煌篇章。请你以“飞天梦想”为话题,自拟文题,文体不限,写一篇文章,抒发  相似文献   

7.
时事背景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功送入太空并于16日安全返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胡锦涛到现场观看“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誉,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初战告捷,也标志着中国人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  相似文献   

8.
“神舟”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表明我国载人飞行指日可待。我国第一代“太空使者”——航天员,已经选拔  相似文献   

9.
飞天梦想     
1999年11月21日,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号在完成了空间飞行试验后成功着陆;2001年1月10日,我国“神舟”二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2002年4月1日,“神舟”三号飞船准确降落;2003年1月5日,“神舟”四号飞船在预定区域着陆,顺利回收;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10月16日“神舟”五  相似文献   

10.
据最新消息,我国计划在今年适当时候发射神舟六号飞船,它将实现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新突破。该船拟载2名航天员在轨道上飞行5天,而且航天员将首次进入轨道舱生活并开展科学试验活动。为了满足这一全新任务要求,经过艰苦努力,我国科研人员已攻克神舟六号飞船因多人多天飞行带来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等方面的新技术难关。强调整体配合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与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主要不同是在于飞船的飞行时间由1天增加到5天,航天员由1名增加到2名,所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主要在航天员系统方面进行了较多的改进。首先,在航天员的选拔要求上有了一些新变化…  相似文献   

11.
要闻回顾     
(10月6日~11月5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北京时间10月15日9时9分50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被顺利送上太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胡锦涛在现场观看飞船发射时强调:“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初战告捷,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航天战线的同志们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建立的卓越功勋,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鑫诺卫星再次…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时整,搭乘2名航天员的中国第二艘戴人飞船“神舟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2005年10月17日4时33分成功返回。“神舟六号”的升空意味着我国已成功完成了太空三步曲即载人飞行、太空实验室和太空站的第一步。“神舟六号”不但承载了中华民族的载人航天梦,更凝聚了一代甚至好几代人的心血和智慧。下面就让我们走近“神舟六号”。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0月15日9时9分50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被顺利送上太空。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返回舱完好无损,杨利伟自主出舱,中国首次载人  相似文献   

14.
新闻背景:10月1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并于17日顺利着陆。这是我国第一次将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也是我国第二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点评:“神六”的发射成功,标志着  相似文献   

15.
时事进行时 10月12日上午9时0分0秒,发射“神舟”六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火。火箭在点火4秒钟后升空,轰鸣声回荡在戈壁滩上空。这是长征火箭第88次发射。 9时39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陈炳德宣布:“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发射成功!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进入第二步任务的重要开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成功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体现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中华  相似文献   

16.
时事背景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9分50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被顺利送上太空,并于16日6日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7.
载人航天工程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的成功,标志着航天工程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第二步,实现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神舟六号”的成功标志着二期工程的开始。航天员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等一系列动作,为实现太空行走和交会对接,奠定了重要基础。第三步,建立永久性空间站,建成中国空间工程系统。航天员和科学家可以在地球与空间站之间往来,进行规模较大的空间科学实验。太空行走我国计划2007年发射“神舟七号”飞船,航天员将出舱进行太空行走。航…  相似文献   

18.
写辉煌.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许,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飞船经过5天飞行后,于10月17日凌晨4点33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着陆.这是我国第二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这次飞船飞行的一大亮点就是“双人多天”太空飞行,第一次进行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完成对地观察、太空种子实验、人体细胞生长等科学实验.下面以神舟六号飞船为背景,按发射升空到准确回收为线索,思考和联想的一组综合问题.飞船的发射及相关问题一、飞船发射的地理位置1.“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在酒泉载人航天…  相似文献   

19.
放心地飞吧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整,在我国酒泉发射场一声震天的轰鸣,“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把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受命执掌“神舟”飞船帅印的戚发轫院士,他的宿愿正是亲手将中国的航天员平安地送入太空。1992年1月,中国载人飞船正式立项。戚  相似文献   

20.
奇妙的旅行     
一、从“神舟”五号说起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这艘飞船绕地球14圈、经过21小时的太空旅行后顺利返回地面,从而实现了中华民族期待了千年之久的飞天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