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批改学生作文一向很简单,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我不想因为自己的勤勉,做出越俎代庖的事情来.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契诃夫有句名言:"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红楼梦》就是曹雪芹这样一词一句斟酌出来的.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也前前后后改过7次.由此可见,改是多么重要!要不然,怎会有"三句两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等感慨呢. 习作修改固然重要,但修改的重任在于学生自己,而非教师.那么,教师在整个批改过程中究竟起什么作用?我的观点是:宏观把握!  相似文献   

2.
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日常教学中有许多学生写完作文后,或掷于脑后,或匆匆交给老师,从不修改。这样即使写了一篇又一篇,也很难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一诗千改心始安。古往今来,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都在修改文章上下过苦功夫。据说曹雪芹写《红楼梦》就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唐代诗人贾岛曾“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  相似文献   

3.
我批改学生作文一向很简单,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我不想因为自己的勤勉,做出越俎代庖的事情来。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契诃夫有句名言:"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红楼梦》就是曹雪芹这样一词一句斟酌出来的。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也前前后后改过7次。由此可见,改是多么重要!要不然,怎会有"三句两年得,  相似文献   

4.
栏目编辑 :学会 修改自己的文章章叶英大家知道成语“一字千金”的来历吗?据《史记》记载 ,《吕氏春秋》编成以后 ,吕不韦把它放在咸阳的城门上 ,张榜宣布 :谁能给这部书增删一个字 ,就将得到千金的赏赐。修改文章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文章不厌百回改。有人说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这话一点不错。古今中外的名家 ,没有不重视修改自己文章的。曹雪芹创作《红楼梦》 ,曾“披阅十载 ,增删五次” ,真是“字字写来皆是血 ,十年辛苦不寻常”。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 ,曾七易其稿 ,《安娜·卡列尼娜》改了12稿 ,而《复活》光开头一段就修改…  相似文献   

5.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许多文人都主张“文章不厌百回改”,“淘沙不倦则好物出”,认为“多改出佳作”。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常把自己写好的诗读给老妪听,请她们帮助修改;清代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写成《红楼梦》;鲁迅也曾说,他的文章写好后总是放进抽屉里,过几天再拿出来看看,每看一次都觉得有许多要修改的地方,这样经过反复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名家之作尚需修改,何况初学写作的中学生呢?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这句话道出了文章修改的重要意义。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谈到作文教学时强调,“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教师只给些引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解决……养成了自改的习惯,这是终身受用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并把自改提到重于一次作文的高度,把二次作文的完善看成是更高起点的加油站,是写好作文的开始。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好文章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改出来的。”此话颇富哲理。作品与手稿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每篇作品,都是反复修改而成的。他的小说《为克莱塞尔乐章而作》发表时只有5页,可是手稿却有800页。他写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时,仅开头就改过12次,最后才定稿为“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充满生活哲理的名言。写第一行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在初学写作时曾带着一篇新写的短篇小说去向法国大作家福楼拜请教。他在福楼拜的书桌上看见一厚叠10行字的稿纸,但只有第一行写有铅笔字,莫泊桑十分吃惊地问:…  相似文献   

8.
一、名人范例,说明道理文章不厌百回改,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在修改上下过功夫。托尔斯泰写的《战争与和平》就修改了七次。我国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就常把自己写得好的文章贴在墙上,一有时间就看一看,改一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也正因为如此,他写的文章历来(?)人们所称赞。九册课本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就是现代作家肖复兴回忆叶圣陶先生为其修改作文而写的。叶圣陶先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修改态度给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成了我们少年儿童学习的典  相似文献   

9.
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写的能力也可以说成为改的能力。写的能力要靠写来培养,也要靠改来扶掖;改的能力固然离不开写的根基,而改的能力则主要靠改的实践来造就。教师评改作文固然有帮助学生写好一篇篇文章的作用,可是归根结底是在教学生学会修改文章。如果说写前的种种指导重在“应当怎样写”,而评改就重在“不应当怎样写”;指导重在“怎样写好”,评改就重在“怎样改好”。修改文章是艰难的,培养修改能力自然也不容易。写作能力的诸因素,也都是修改能力的因素。写和改的心理与操作方式不同,二者都统一在写作规律规范上。学生写得好的地方,他们自己一般不会不明白,而他们发现自己的毛病却不容易。教师评改作文为的是长善救失,而救失是主要的,耐心、细致、不辞劳苦地全面修改,那么学生修改文章的良好心理、习惯就不难养成,修改操作也就不难学会了。  相似文献   

10.
闾小荣 《生活教育》2013,(10):117-118
俗话说得好:"文章不厌百回改!"意思是说好文章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精心改出来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指出:习作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如何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一、激发兴趣,唤起改文欲望1.评语引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瑟拉博士曾经颇富成效地帮助过许多人,使他们走出低谷,步入佳境。秘诀是真诚  相似文献   

11.
契诃夫曾说:"写作的艺术,其实并不是写的艺术,而是删去写得不好的东西的艺术."由此可见,好的作文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如何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的方法,形成能力,并内化成习惯,提高作文的兴趣和水平?今天,我就《一次体验活动》的习作评讲课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评讲作文题:《一次体验活动》(苏教版四年级习作) 一、评讲准备 一篇优秀作文和四个赏析片段以及一篇有问题的作文.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作文互评互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不厌百回改。”“善作不如善改。”“文章是改出来的。”这些强调写文章修改的重要的说法,在不少写作专著中都常有引用。许多的文章大手笔在谈写作经验时,也念念不忘强调写作过程中修改的重要作用。何其芳同志在他的《读修改文章》一文的开头就说:“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上述,都是旨在引起人们在写作活动过程中重视修改。既然修改对于写作是那么重要,写作  相似文献   

13.
名家改稿     
有人说:好文章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改出来的。此话颇富哲理。古今中外许多名家精心改稿的轶事,就给我们以这样的教益。三改小标题俄国十月革命前夕,列宁写了一本题为《给农村贫农》的小册子。为了能让广大农民  相似文献   

14.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章要自己改,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实践也证明,修改文章的能力是作文的一项基本能力。"作文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改  相似文献   

15.
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都极其重视文章的修改。正如鲁迅所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善写不如善改,可以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改是写的深化过程。“文章不厌百回改”,尤其对中学生来说,这种修改更是重要。  相似文献   

16.
<正>井淘三遍出好水,文改三次添新意。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文不改,不达意。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也应该把如何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文章作为作文教学重点之一。《我错了》是一篇考场作文,很多学生一拿到手,会有一个错觉——简单、好写,但结果很多孩子没能拿到高分。小A同学的《我错了》第一次作文是写"自己没听家长的话,偷偷在家玩游戏耽搁了做作业,结果被家长发现了,而后知道  相似文献   

17.
"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这句话充分道出了修改对于写好作文的重要性。学生要写好作文,必须具备自我修改的能力。"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评改则是为达到学生将来能够独立自改。一个学生如果没有养成修改作文的好习惯,不会修改文章,也就谈不上形成写作能力。写作能力的发展,只有在  相似文献   

18.
“作文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就拿自己的文章来说吧,当自己看到自己前一段时间写的文章,总会觉得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这就需要改一改。许多大作家,他们的文章也不是一次就成功的。我们耳边经常闪现关于贾岛的“推敲”的故事,关于杜甫念诗给老婆婆听的故事;现代的叶圣陶在给《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作者改文章时,都那么的仔细。这些都不言而喻:修改在好的文章的形成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我批改学生的作文一贯很简单,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我不想因为自己的勤勉,做许多越俎代庖的事情。我坚信: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契诃夫有句名言: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红楼梦》就是曹雪芹这样一词一句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好文章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改出来的。”此话颇富道理。作品与手稿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每篇作品,都是反复修改而成的。他的小说《为克莱塞尔乐章而作》发表时只有5 页,可是手稿却有800页。他写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时,仅开头就改过12次,最后才定稿为“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