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erra 《网球》2010,(12):28-29
在中国网球突破的空间越来越小的情况下,李娜在她的28岁继续生长.她实现了教练托马斯对她的所有预言:从年初的澳网四强到美网前的排名第九。这都是中国选手在单打中的历史最佳战绩.李娜完成了2010年她个人的完美风暴,也给了中国网球新的推动力。在前几年,这样的成绩还只能是一个疯狂的想象。  相似文献   

2.
自从托马斯离开李娜转投莎拉波娃的团队,姜山从幕后走上台前,这也是他第二次成为李娜的教练。本次澳网,也是这对夫妻师徒配合最默契的体现。2004年,退役两年的李娜在国家队的召唤下选择了复出,当时国家队给了她三个教练人选,一个是余丽桥,一个是潘兵,最后一个是姜山,李娜最终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己的准老公。那是他们两人的第一次合作。而在托马斯离开后,姜山第二次担当起李娜教练的重任。其实,李娜今年澳网的表现有两大令人惊喜的改变,一个是专项技术的提升,比如发球和击球的稳定性,另一个就是心理层面的提高。前者得益于托马斯打的基础,而后者则  相似文献   

3.
2011赛季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竟在澳大利亚墨尔本进行,与去年相比今年澳网的奖金有所增加,单打冠军奖金达到了220万美元,亚军奖金为110万美元。中国金花李娜自2005年起连续参加了四届澳网女单比赛,2009年因伤缺席。2010年李娜在澳网中连胜沃兹尼亚奇和大威两位TOP10,杀入四强,这也是她在澳网上的最佳战绩,虽然半决赛不敌小威,但其整体表现已经获得了广泛认可。2011年让我们期待李娜能够续写辉煌。  相似文献   

4.
王旭 《网球天地》2014,(11):70-77
2014年9月19日,李娜向全世界发布了自己退役的消息。职业网球赛场,从此再无李娜的身影。 李娜之所以是李娜,就是因为她是李娜,就像那个在球场上无比凌厉的李娜一样,谁都不知道她引拍侧身之后,下一个球将打向球场的哪个边角。她的每一次选择都极具标签色彩,因为只有李娜做得出这种选择,而往往这种选择会引发外界极大的关注。 这就是李娜,这是专属她的永不妥协的性格。  相似文献   

5.
邱友益 《网球》2012,(1):29-31,28
1澳网一直是中国选手开疆拓土的奠基石。从第一代走出国门的球手李芳、易景茜,到李娜、郑洁、晏紫、彭帅、孙甜甜,再到孙胜男、袁梦等选手,她们都在澳网完成了自己绚丽的绽放。1992年,李芳在职业赛场初试啼声就闯入澳网第三轮;8年之后,中国另一位选手易景茜在墨尔本复制这一战绩,大满贯32强,也是这两位名将职业生涯在大满贯赛场获得的最佳战绩。2006年,李娜、郑洁、晏紫、彭帅、孙甜甜、李婷、  相似文献   

6.
2011年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已经正式落下了帷幕。在连续14个比赛日中,收获惊喜最多的未免就是中国球迷。李娜历史性的杀入了大满贯单打决赛,书写了属于自己和中国网坛的历史;彭帅实现了个人突破闯入单打第三轮,2011年的表现值得期待;然而在金花大放异彩的同时,小花们却迟迟难以飞跃,着实让人感到着急;至于双打方面,中国选手已经没有了曾经的气焰。本届澳网是中国网坛值得铭记的一项比赛。李娜历史性杀入大满贯决赛,打破了大满贯134年历史没有亚洲人闯入决赛的尴尬,缔造了个人的辉煌时刻,书写了中国网球的历史,成为了亚洲体坛的骄傲!在本届澳网比赛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更成熟的李娜,看到了中国金花更凶狠而又准确的进攻,看到了她放松的心态,也看到了李娜可能会更辉煌的未来。澳网过后李娜的世界排名到了第7位,  相似文献   

7.
擂台     
《网球》2012,(10):18-18
?换了新教练罗德里格斯的李娜,能否维持不错的状态,连续第二年闯进年终总决赛呢? 美网后,虽然李娜的积分保持在第八,但和紧跟的斯托瑟、巴托丽、沃兹尼亚奇的差距都不大。李娜一向在年末成绩都不理想,而东京和中网都是高手云集。特别是中网,她在备战之余,怕还需将部分的精力放在赞助商的活动,另外本土球迷巨大的关注也会给李娜产生不小压力。体能、年龄、技术对于李娜而言都不是关键,她最大的敌人一直都是她自己。若是想要保住第八的位置,李娜先要甩掉心理包袱,但这一切并不容易。在美网之后,以及日本公开赛和中网之间,李娜一直都在罗德里格斯八股的网球学校里训练。李娜的正手本就是她赖以成名的武器,虽然这一技术已基本定型,但在阿根廷人看来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在技术训练中,罗德里格斯着重改变李娜引拍时间长的打法,让她尽量在上升落点上展开攻击。这种打法相对可以提高效率,减少比赛时间,为老将节省体能。相信如果李娜能够吃透这一招,她会变得更有攻击性,想保住年终总决赛的席位,并不是一件难事。  相似文献   

8.
王曦 《网球天地》2014,(11):78-79
一金两银一铜,这是中国网球队在仁川亚运会的最终答卷,曲终人散之际,何尝不是一个新的开始。毕竟,作为中国网坛曾经的领军人物李娜,如今和她的过往成绩已成为历史,中国网球的明天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9.
法国网球公开赛上李娜获得亚洲历史上首个大满贯冠军。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李娜参加本届法网的全部单打比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李娜体能保持良好、心理稳定自信、技战术优秀合理;技术统计中一发得分、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破发机会、破发次数、制胜分及总得分均优于对手,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这是李娜获得比赛胜利的关键因素;发球速度与欧美等运动员差距明显。  相似文献   

10.
许旸 《网球》2011,(7):28-30
法网第一场前方转播就是李娜的比赛,一早在酒店的门口等车时遇见了耐克的张楠和他的助手石玲,他们来是为李娜和国家队服务的。张楠把一件黄色T恤塞给了我,说全球就三十件,专门为李娜这回的法网设计的,我展开衣服,上面除了巴黎铁塔外还有四个白色的大字:造就自己。  相似文献   

11.
为支持少年网球选手实现梦想,提高技术,丰富经验,NIKE公司全额资助中国优秀网球选手王钰、李娜前往美国约翰·罗科姆网球学校(JOHN NEW-COMBE TENNIS ACADEMY)接受系统的网球训练。 王钰和李娜是在去年的NIKE国际青少年网球训练营上崭露头角而被NIKE选中的,这两位选手曾于1996年10月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NIKE国际网球训练营,其中王钰获得男单冠军,李娜也有非常出色的表现,被认为是最具潜力、资质最佳的选手。  相似文献   

12.
中国网球     
文小宝 《网球天地》2011,(12):28-31
其实,年初在WTA四大顶级皇冠赛之一的澳大利亚保险公司国际赛(简称悉尼赛)上,李娜就已经创造了历史,为中国赢得了第一个职业网球顶级赛的桂冠。随后,李娜在全年第一项大满贯澳大利亚公开赛上闯入决赛,尽管最终不敌克里斯特尔斯,但这前无古人的“亚洲奇迹”瞬间就引爆了国人如潮的追捧热潮。  相似文献   

13.
庆知 《网球天地》2012,(10):22-27
伦敦奥运会开幕前。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播出了5集纪录片《体育的力量》,其中一集是《职业之路》,讲述李娜、刘翔、姚明的故事。庆知是这一集的导演,也正因此,她与李娜从相识到相知,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透过她的观察,我们能读出一个更加真实的李娜。  相似文献   

14.
梁丽娜 《新体育》2014,(9):81-83
他的到来让李娜走出低谷;他的离去让李娜再度消沉。卡洛斯这个低调、隐忍、坚毅、又从来不缺少办法的男人,终于在自己无法掌控局面后选择了离开,留下的是他和李娜共同度过的艰难而又快乐的时光。  相似文献   

15.
走进国际     
法网夺冠后,李娜的微博粉丝上经超过232万人,早上起床随便发一条微博,都是数以千计的转发量。不过李娜对微博似乎并不十分热衷,主要是训练和参赛的任务太重。对新科大满贯冠军李娜来说,她没有时间和机会调整,这也是她必须要适应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刘彤 《网球》2014,(4):30-33
在今年澳网捧起达芙妮冠军奖杯之后,狂揽2,000分冠军积分的李娜急速拉近了和时任世界第二阿扎伦卡的距离,两人11分的微小差距让超越充满了无限可能。而李娜也确实没有让球迷久等,在2月份的卡塔尔公开赛上,中国"一姐"虽然在第三轮爆冷出局,但是因为作为卫冕冠军的阿扎伦卡赛前退赛,被扣除了大量积分,这一进一出,李娜最终被成功"保送"上了世界第二的宝座。世界第二,对于李娜来说又是一个新的高度,也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高度。"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许是对这个位置最好的描述。  相似文献   

17.
分手之殇     
温网结束后三天,一名比利时网球记者率先在自己的Twitter上面爆料了李娜和教练卡洛斯分手的消息,在中国的网球媒体圈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作为中国网坛标志性的当红球星,李娜的职业走向某种程度关系到许多年轻网球记者的职业走向,也关系着根基薄弱的中国职业网球发展的市场推动力。时至今日,李娜并没有在任何官方场合对此事做出正面回应,只是由她的经纪团队出面轻描淡写地确认了这一消息,并且表示尊重李娜的个人选择。  相似文献   

18.
李娜大事记     
《网球》2011,(3):62-63
李娜迎来了职业生涯第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中国网球军团兵败釜山亚运会,中国网协痛定思痛,大力扶持选手去巡回参赛。李娜、孙甜甜、李婷都明显增加了出国参赛的次数。2月,在ITF米德兰德(美国,7万5千美金)站,李娜从资格赛杀出,八战全胜,  相似文献   

19.
陈妍 《网球天地》2013,(3):26-29
璀璨的烟花在澳大利亚国庆当日照亮了墨尔本的晴朗夜空,李娜坐在罗德·拉维尔球场边的座椅,静静地沉思。这是李娜的第二次澳网决赛,对于上一次的失利她仍然记忆犹新。1.5万人的现场,喧嚣又平。喧嚣的是人,平和的是心。进攻的犀利,战局的流畅,全场的支持……等待。可惜,等来的是李娜两次意外摔倒,摔碎了的是国人的心。  相似文献   

20.
《校园足球》2011,(1):30-30
【正】在大部分人印象里,姜山总是以李娜"出气筒"的形象出现,比如李娜打得不顺心时,她会当着全场观众的面让丈夫"滚出去",以至于外界认为姜山是位"妻管严"。不过,在朋友眼中,这绝对是假象。给外界造成这种印象是缘于去年的澳网,在第二轮的时候,她打得相当不顺,连连被破发,于是李娜朝看台上叫喊的姜山大吼了一声,在众目睽睽之下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