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个性化课堂教学是语文课改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师耍从个性化的课文、知识内容丰富的教材中提炼出精华,再将自己对教材的个性理解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相融合形成课堂教学设计,这就是个性艺术化的过程。教师的修养素质是个性化教学的基础。教师个性色彩越鲜明,教学个性就越明显。[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个性化课堂教学是语文课改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师要从个性化的课文、知识内容丰富的教材中提炼出精华,再将自己对教材的个性理解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相融合形成课堂教学设计,这就是个性艺术化的过程。教师的修养素质是个性化教学的基础,教师个性色彩越鲜明,教学个性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个性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静 《教育探索》2002,(4):74-75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有独特的教学个性和风格,同时,也要加强教学过程的个性化、艺术化的研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凭借良好的教学素质,充分发挥教学个性,创造性地设计和拟订教学方案,实施个性化教学,以使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情感、教学方法、教学风格和教学语言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示。  相似文献   

4.
教学后记是教师“教后思教”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对提高教学艺术、改进教法、积累教学资料、进行教学研究极有好处。“教后思教”,实质上是在回顾、反思课堂教学过程中,更深入地钻研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一门教学技能。下面谈谈我对书写教学后记的“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5.
张小丽 《成才之路》2012,(33):23-23
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直接影响到学生个性发展和学习风格的形成,关系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从某种意义上说,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就是教学语言艺术。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努力形成富有个性的课堂教学语言,让学生因为美妙的语言而更加喜欢语文这门课程。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堂个性化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只是教师一味的灌输,教师牵着学生走。一切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对课文的理解以教师的观点为观点,不给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遏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对培养个性教育进行了探索。努力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以尊重个性,培养自信为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7.
怎样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江西刘北荣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科学和艺术性的统一体。富有成效的教学不仅决定于教师对教材居高临下的认识水平,更决定于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水平,即把教材、教案这些静态知识的集合转化为动态信息传递给学生的引导艺术。教学...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运用自己的语言艺术,引导学生自主,自觉自由地走进教材,融入情境,往往会使课堂更能充满个性,富有活力。因此,就课堂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教师的语言,成为教学的“点睛之笔”,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语史课堂教学,从美学意义上说,指的应是语文教师将其教学个性与语艾教学的客观规律高度统一的审美创造活动,即它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要求教师在准确无误地传授知识的同时.还须考虑到如何艺术地处理教材,艺术地把握教学对象的鲜明个性,合理创设课堂氛同,优化课堂结构,最大限度地使救学活动达到审美的境界。那么,它究竟有哪些具体的审美特征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英语教学不仅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而形成英语教学艺术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有助于使教学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可以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媒体等进行选择匹配、优化组合。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对教材不断拓展与补充、创新,使教材显示出它的生机与活力。下面笔者就以初中英语第一册第十二单元为例,谈一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一、教学指导思想1.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强调并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主动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起指导和辅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科学讲究共性,而艺术讲究个性,新课改的最终落脚点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让学生个性获得长足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这块沃土上,实现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是每一个教师追求的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所谓策略就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一系列解决问题行为方式,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因素是多  相似文献   

12.
艾泽增 《现代教育》2012,(2):190-190
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科学讲究共性,而艺术讲究个性,新课改的最终落脚点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让学生个性获得长足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这块沃土上,实现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是每一个教师追求的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但课堂教学这门艺术不同于其它艺术 ,它是利用课堂的形式把文化科学知识和艺术形式融为一体的特殊艺术 ,是一种内容与形式、手段与目的、艺术性与科学性完美统一的艺术。教师是驾驭课堂教学的艺术者 ,但要真正搞好课堂教学 ,又绝非易事 ,它需要教师在掌握教学规律的基础上 ,长期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实践 ,不断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来丰富自己 ,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笔者以为 ,课堂教学应做到“准、精、活、高”。所谓“准” ,就是指课堂教学中 ,教师讲授知识必须准确无误。也就是说 ,教师对教材的讲解、对知…  相似文献   

14.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英语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本文主要结合英语课堂教学的特点,论述了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如何对这门艺术进行探索。文章主体从备课、上课、课后辅导和批改作业这不可分割的教学“四部曲”探索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备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准备环节,又包括备教学大纲、钻研教材,全面理解学生,备教学方法,设计教案等组成部分。上课这个关键环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包括构建和谐课堂气氛,新旧知识的衔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表扬、多鼓励。最后的结束语呼吁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使自身的课堂教学更精彩、更艺术。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的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主要由教师、教材、学生三部分构成。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学生依靠教师走向教材。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造最佳课堂教学效果,已经成为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能否发挥主导作用,它取决于教师对数学教材的理解程度。只有教师通过钻研理解教材,掌握了教材特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才能把自己的思想修养、文化素质、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及学者经验转化为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下面谈谈钻研理解数学教材的一些看法。1 全面整体地钻研理解教材钻研理解教材,首先要从全局了解整套教材的内容,编排意图,掌握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教材体系间的联系,做到对各阶段的教学目的,各章节的教学任务胸有成竹,再用高等数学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郄义忠 《陕西教育》2011,(1):117-117
板书是一门教学艺术,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在认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学法的基础上,用准确凝练的文字、生动形象有图表对教学内容所作的科学概括,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这好比演戏,同一个脚本由不同的演员来演,会产生不同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这取决于演员的艺术造诣和对剧作者意图的领会,通过表演要告诉观众些什么,在哪些观点上试图引起社会的关注与共鸣。课堂教学中同样的内容,由不同的教师执教也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这和演戏是相同的。然而课堂教学与演戏毕竟还有很大的不同之处,课堂教学有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但没有规定的台词。课堂教学给教师以足够大的时空让教师自由驰骋,问题是我们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引向哪里。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是教学设计的灵魂,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要对课堂教学进行预测和准备,这已成为教师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综合考虑教学过程中的多种因素,教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发展个性”是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语文教学在知识传授、道德熏陶、智能开发、创新精神的培养诸方面都肩负着重要使命,而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对完成这些使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在教学中逐步形成独特的个性,用充满个性魅力的教学风格吸引学生,激发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本文试图从教材、教师、学生三个方面,探讨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首先应该肯定,教学是一门科学.因为教学是有客观规律可循的,它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同时,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因为它进行的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涉及到人,人和知识,人的感情和人的价值观念的塑造。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就说过“教亦多术矣”。既然我们把教学作为一门艺术来看,那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课堂教学,要想得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则势必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去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教材,从而艺术地再现教材内容。然而,在这种艺术再现的过程中,除了掌握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经验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