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英国著名的亚波丹博物馆中,有两幅图格外引人注目。一幅是人体骨骼图,另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它们的独特之外在于,其作者是一位名叫麦克劳德的小学生。原来,麦克劳德上小学时非常调皮,为了想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子,竟然捕杀了校长的爱犬。校长十分气恼,可他深思熟虑之后的处罚决定竟然是罚麦克劳德画上述两幅画。犯了错误的麦克劳德欢欢喜喜地完成了任务,从此迷上了解剖学,最终成了著名的生理学家。  相似文献   

2.
崔鹤同 《师道》2002,(11):31
在英国著名的亚波丹博物馆中,有两幅图格外引人注目。一幅是人体骨骼图,另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它们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作者是一位名叫麦克劳德的小学生。原来麦克劳德上小学时非常调皮,为了想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子,竟然捕杀了校长的爱犬。校长十分气恼,可他深思熟虑之后的处罚决定竟然是罚麦克劳德画上述两幅图。犯了错误的麦克劳德欢欢喜喜地完成了任务,从此迷上了解剖学,最终成了著名的生理学家。一般来说,学生杀了校长的爱犬,简直有点大逆不道,即使不严加处罚至少也会严厉批评。但校长却从孩子的粗野举动中发现了他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3.
约翰·詹姆士·麦克劳德是英国著名的解剖学家。上小学的时候,他很淘气。有一天,他忽然想亲眼看看狗的内脏是怎样的,于是和几个同学偷偷地套住一条狗,宰杀后,把内脏一件件地分割观察。谁知,这条狗竟是校长家的爱犬。当班主任征求校长对麦克劳德的处罚意见时,校长作出决定:罚麦克劳德画一幅人体骨骼图和一幅人体血液循环图。麦克劳德诚恳地接受了处罚,认真地画了两幅图交给老师,校长和老师看后觉得他画得不错,对错误的认识也比较诚恳,“杀狗事件”就这么了结了。校长这种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又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创新意识、探索精…  相似文献   

4.
一麦克劳德是英国著名的解剖学家。麦克劳德在读小学时,是学校出了名的“捣蛋鬼”。有一天,他忽然想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子,便和几个伙伴偷偷套住一只狗,宰杀后把内脏一件件隔离开来观察。谁知他杀的狗是校长家的,且是校长最宠爱的狗。校长得知后十分恼火,决定施以重罚,可处罚决定令人吃惊:罚麦克劳德画一幅人体骨骼和一幅血液循环图。麦克劳德知道自己闯了祸,便认真地画好两幅图交给了校长。校长看后认为他画得很好,对错误的认识也比较诚恳,“杀狗事件”就这样了结了。校长这一奇特的处罚方式,既让麦克劳德感到自己犯了错误,也保护了他的…  相似文献   

5.
在英国亚皮丹博物馆中,有两幅引人注目的藏画,一幅是人体骨骼图,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这是著名的生物学家约翰·麦克劳德小时候的作品。上小学时,有一天,麦克劳德忽然想亲眼看看狗的内脏,于是把校长最喜欢的狗套住杀了,把内脏一件一件隔离观察。校长恼火的同时做出了处罚决定:罚小麦克劳德画一幅人体骨骼图和一幅人体血液循环图。“杀狗事件”就这样画上了句号。而小麦克劳德却从此与生物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再后来他因成功研制胰岛素而获得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6.
著名的解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麦克劳德,小学时因想看清狗的内脏是怎样的而无意中偷杀了校长的爱犬。校长虽然恼火,却十分冷静,觉得这样的学生好奇心强,应予以保护,于是罚麦克劳德画一幅人体骨骼图,就此了事。这位校长的做法,的确值得我们“拿来”。  相似文献   

7.
正麦克劳德是世界著名的医学专家,他的医学成就与他小学校长的一次温柔的惩罚是分不开的。麦克劳德上小学时是个特别顽皮的孩子,为了想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子的,他竟然不顾一切地捕杀了校长的爱犬。这下事情可闹大了,孩子们都等着看麦克劳德的好戏。校长得知情况后非常气恼,该怎么处罚这个调皮  相似文献   

8.
聪明的惩罚     
英国皮亚丹博物馆收藏了两幅画———一幅是人体骨骼图,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这是当年一名小学生麦克劳德的作品。这个孩子有一颗特别的好奇心,老想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的。有一天,他终于杀了一条狗。这条狗恰恰是校长的宠物,校长知道了,决定给他以惩罚,罚他画两幅画。这就是该博物馆收藏的两幅画。麦克劳德后来成为一位有名的解剖学家,这得益于校长对他小时候好奇心的保护和引导。这位校长给了麦克劳德惩罚,这样的惩罚实在是高明的。孩子有错,应该惩罚,惩罚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有效手段,目的是通过惩罚让他们明白事理。但怎么惩罚却大有学…  相似文献   

9.
吴宝席 《教书育人》2013,(12):12-14
笔者曾读到这样一个故事: 麦克劳德是英国著名的解剖学家。但他在读小学时,却是学校出了名的“捣蛋鬼”。有一天,他忽发奇想,想看看狗的内脏究竟是什么样子。于是,他便和几个小伙伴偷偷地套住一条狗,宰杀后把狗的内脏全部挖出来,一件件地隔离开进行观察。谁知他们宰杀的那条狗是校长家的,校长视那条狗为自己的第二生命,特别宠爱。得知自己宠爱的小狗被人宰杀,十分恼火,决定重罚肇事者。但后来的惩罚决定令人吃惊:罚麦克劳德画一幅人体骨骼和一幅身体血液循环图。麦克劳德知道自己闯了祸,便无条件地接受了惩罚,并认真地画好了两幅图交给了校长。校长看后认为他画得很好,对错误的认识也比较诚恳,教育一番后,“杀狗事件”就这样了结了。校长这一出人意料的处罚方式,既让麦克劳德感到自己犯了错误,应该承担责任,也保护了他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校长的处罚方式也让他有了一个探索、学习生理知识的机会,使他对狗的解剖派上了用场。麦克劳德也在这个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了自己知识的缺乏,从此发奋学习,最终成为荣获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当有人问他在一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人是谁时,他说:“我在读小学时因杀了他的狗而给我处罚的一位校长。在我心目中,他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麦克劳德的成功与这位校长高水平的惩罚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0.
聪明的惩罚     
惩罚无处不在,地球上的犯罪与过错每天都在发生,千篇一律的惩罚在不断地重复着,却收效甚微。我认为,只有聪明的惩罚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一场不一样的惩罚一定会让我们领悟到不一样的教育境界。英国皮亚丹博物馆收藏了两幅画。一幅是人体骨骼图,另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这是当年一个小学生麦克劳德的作品。这个孩子有一颗特强的好奇心,老是想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的。终于有一天,他杀死了一条狗。这条狗恰好是校长的宠物。校长知道了,决定给他以惩罚,罚他画两幅画——就是该博物馆收藏的两幅画。麦克劳德后来成为了一位非常有成就的解…  相似文献   

11.
张夏林 《生活教育》2012,(17):33-35
很早就听过这样一段故事:诺贝尔奖获得者麦克劳德在上小学时,一天,突然想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子,便和几个小伙伴逮住一条小狗杀掉了,没想到杀掉的是校长最宠爱的狗,校长罚他们画一幅人体骨骼图和一幅血液循环图。他们知道自己闯了大祸,便费力地画好了两张图交给校长,杀校长狗的事就此了结了。麦克劳德非常感激校长,在画图过程中也深深体会到自己知识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英国著名解剖学家麦克劳德,小时候为了了解狗的内脏和人的内脏的异同,杀了校长的一条狗,为此校长给了他一个聪明的惩罚,让他画两幅画,一幅是狗的骨骼图,一幅是狗的血液循环图,这两幅图被英国的皮亚丹博物馆收藏,后来他又和医学家班廷一起发明了当时不治之症──糖尿病治疗的新方法,这就是胰岛素治疗法,他因此荣获1923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奖。麦克劳德之所以成材,可以说是得益于校长对他小时候好奇心的保护和引导。青少年自尊心、自信心和可塑性比较强,他们天真好奇,顽皮爱动,这是他们创造力的萌芽。按照现代教育规律的要求,中小…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百多年前的一天,一个英国小学生麦克劳德杀死了校长家的爱犬。但当愤怒的校长得知他杀狗是为了看清狗的内脏时,却觉得这想法并不坏,于是“罚”他画狗的解剖图。为了画好这些图,麦克劳德翻遍了学校所有生物解剖方面的资料。自此,他爱上了生物学,后来成了著名的解剖学家,还获得了诺贝尔奖。试想,如果这位校长不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不是选择如此高明的“惩罚”方法,而是肆意羞辱,粗暴体罚,也许就永远不会有后来的麦克劳德了。在教育教学中,这种因教育角度不同而效果迥异的事例比比皆是。有一位老师为一个“问题学生”伤透…  相似文献   

14.
在英国亚皮丹博物馆中,有两幅非常引人注目的藏画,一幅是人体骨骼图,另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这两幅图画是一个名叫约翰·詹姆士·麦克劳德的小学生的作品。一个著名的大博物馆,为什么会收藏两幅看起来很幼稚的小学生的作品?说起来,这里还有一个很感人的故事呢!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是个很淘气的孩子。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想亲眼看一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子的。于是,他和几个同学偷偷套住了学校附近的一条狗,把它宰杀了,把狗的内脏一件件分离、分割、观察。谁知这下他可闯大祸了,这条狗正是校长的心爱宠物。当校长知道了这件事以后,十分恼…  相似文献   

15.
刘健荣 《师道》2006,(12):39-39
作为老师,我一直坚持认为惩罚是一门很有学问的行为矫正术。正如孙云晓老师所说,惩罚是一种高难度的、高技巧的教育手段。虽然自从提到素质教育,就有很多人一刀切地痛斥惩罚学生的行为,但我相信,任何技术,只要运用得当,其效果可以是积极的。有这样一个故事:英国著名解剖学家麦克劳德读小学时,有一颗特强的好奇心,老想看看狗的内脏是怎样的。有一天,他终于杀了一条狗。这条狗恰恰是他们校长的宠物。校长知道后,决定给他以惩罚:罚他画两幅画——一幅狗的骨骼图,一幅狗的血液循环图。麦克劳德成名后说,他之所以能成为一名解剖学家,就得益于那位…  相似文献   

16.
英国皮亚丹博物馆收藏了两幅画:一幅是人体骨骼图,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这是当年一名小学生约翰·麦克劳德的作品。约翰·麦克劳德出于好奇,想看看狗的  相似文献   

17.
在英国的亚皮丹博物馆中,有两幅藏画格外引人注目。其中一幅是人体骨胳图,另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说起这两幅藏画,里面有着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原来,这两幅画是当年一个名叫麦克劳德的小学生的作品。麦克劳德从小充满好奇心,凡事总好寻根究底,不找到答案不肯罢休。有一天他实发奇想,想看看狗的内脏到底是什么样的,于是便和几个小伙伴偷偷地套住一只狗,将其宰杀后,把内脏一个一个割离,仔细观察。没想到这  相似文献   

18.
很久以前,在英国的一所小学,有一个“捣蛋”的学生。有一天,他突然想看一看狗的内脏是个什么样子,便和几个小伙伴逮住一条狗杀掉了。但没有想到的是,这条狗是校长家的,且是校长最宠爱的狗。校长知道后非常着急,但处理结果却令人不可思议。罚学生画一幅人体骨骼图和一幅血液循环图。学生知道自己惹了大祸,便费力地画好了两张图交给校长。校长见学生认错态度较好,图形画得不错,杀狗的事就此了结了。学生在画图过程中深深体会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从此发奋学习。那位杀死校长家狗的学生就是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的解剖学家麦克劳德。校长奇特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英国著名的解剖学家麦克劳德,在回忆自己上小学时的“调皮捣蛋”时,讲了一件有意义的往事。他说他曾是个令人感到非常头痛的“坏孩子”,是他所在的区里有名的淘气鬼。一天,他正和伙伴们玩耍,忽然发现校长那只心爱的小狗正摇着毛茸茸的尾巴从拐角里转出来。麦克劳德产生了一个可怕的想法——杀了这只狗,看一看动物的内脏是个什么样子。于是他便和几个小朋友一起把校长心爱的狗杀了,校长得知后非常生气,但处理方法却令人耳目一新:罚小麦克劳德画一张动物的骨骼图和一张血液循环图。小麦克劳德知道自己闯了大祸,便认真地画好了两张图交给校长。校长见他图形画得认真仔细,  相似文献   

20.
<正>在远程研修作业中,我读到这样一个故事:很早以前,英国有一个叫麦克劳德的小学生,对动物非常好奇,特别想知道狗的内脏到底是怎么样的。终于有一天,好奇心促使他将学校校长心爱的小狗杀了看个究竟。为此,校长当然要惩罚他,不过校长既没有大发雷霆,大打出手,也没有像有些教师那样,传来家长发泄一通,责令赔款道歉,更没有满口"开除,开除"不容商量(这样的校长并不少见),而是要求麦克劳德解剖小狗后,画出一幅骨骼图和一幅血液图。他愉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