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来分析师专教育目的的四个层次,指出师专教育评价的意义,进而预见未来师专教育评价将受到三种教学理论的引导而出现三种发展趋势.从现代心理学对师专教育评价的影响分析了集团主体共同的心理动机是"成功的激励价值",完善师专教育评价集团主体心理结构的重要途径是提高需要层级,增强学生心理内控能力.这是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师专心理学教学,在内容、方法、手段方面,都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对其进行比较系统的改革,已是势在必行。在目前形势下,师专心理学教学改革重点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是师专心理学教改的先导:2、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是师专心理学教改的重点:3、提高教师素质是师专心理学教改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思想.他的提出、发展和成为全方位的教育行为,经历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的碰撞过程.师专不仅要研究自身的素质教育模式,还要研究基础教育的素质教育,把二者对接起来,上下含接,良性互动,这才是师专要认真探索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该文从现代哲学、方法论、社会学三个层面给师专教育评价行为寻找理论支撑.指出师专教育评价的哲学理论核心是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总结我国师专教育评价的五种方法,及其应遵循的原则;同时,通过研究社会对师专教育的期望和学校实际表现的差距,提出师专教育评价需要实现两个社会功能,即人才选拔功能和集团主体行为的调控功能.  相似文献   

5.
师专心理学课在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但教学实践中却没有发挥它更积极的作用.本文就心理学课的课程性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谈谈对师专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由于社会、家庭、学校教育以及学生自身因素等原因,我院学生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对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产生了极大的阻碍.对于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作为教师,应深入分析其产生行为问题的心理成因,并灵活运用心理学辅导方法,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矫正,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智力因素,并不是教育中成功与否的唯一或决定性根据,情感等非智力因素也具有不可忽略的地位和作用。情感培养也是新课改确定的教学目标之一。我认为对学生实施良性情感刺激,唤起学生幸福愉悦的心情,从而乐于接受教育,并产生迎头赶上的内驱力,对大面积提高农村中学的教学质量意义尤为重要。为此,探讨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及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一、幼儿社会行为的定义 社会行为是人类特有的行为,《心理学大辞典》中的定义为,社会行为是对}土会刺激产生的外显或内隐的反应,其表现形式包括表情、姿态、言语、语气、活动等.  相似文献   

9.
潘驰 《考试周刊》2008,(8):46-47
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已成为新课堂的显著特征.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情境"是指一个人正在进行某种行为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人们社会行为产生的条件;从心理学角度看,"情境"表现为多重刺激模式、事件和对象等;从学生角度看,"情境"可以理解为学生从事学习活动,产生学习行为的一种环境和背景,它提供给学生思考空间的智力背景,产生某种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国内外关于学生自我妨碍问题的研究基础上,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运用自我价值保护的动机理论、归因理论、个体行为的动因理论和需要层次理论的观点,探讨了学生自我妨碍策略的根源,并且针对其产生的根源,在已有的干预策略基础上,从其产生的外部刺激与内部动机两个方面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张海清  刘建平  赵科 《成人教育》2013,33(5):107-109
大学生择业心理不仅是个体就业意向的行为体现,更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传统与现实价值衍生的产物。从文化心理视阈分析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趋好,解读"学优则仕"官本位"面子观"家根情结"等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择业心理的深层次影响,提出择业心理趋好调适的相应路向。  相似文献   

12.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实行收费制度的推行,高校的贫困生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目前高校贫困生存在嫉妒心理、自卑心理、封闭心理、羞怯心理、多疑心理、虚荣心理等心理问题,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来端正他们的思想、健全他们与人际交往的心理,做一个生活强者。  相似文献   

13.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当前高职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采用量表法对河南省三所高职院校的546名学生进行了学习倦怠的研究。结果显示:高职学生总体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心理,其中表现突出的是行为不当和低成就感;男生在行为不当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来自职业高中的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程度显著高于来自普通高中的高职学生。  相似文献   

14.
冲突是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但其负面作用并非无解。将冲突作为教育素材,可有效挖掘学生真正的意愿,明晰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进而为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提供精准、有效的心理辅导参考依据。以冲突教育为视野,对冲突的教育价值进行深层次的解构。基于心理学视角对大学生冲突行为进行归因分析。基于冲突的教育价值和冲突行为的产生原因,确认基于冲突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开设心理咨询渠道,探究冲突的原因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定向心理建设,肯定学生对事物的辩证思维,弱化冲突中针对“人”的不良影响;开展团体情绪训练,提升学生情绪把控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降低冲突的产生频率。  相似文献   

15.
采用自编性心理和性行为调查问卷,以金华市742名大学生为有效被试,从性心理、性行为、性观念、性教育四个方面对当前大学生性心理及性行为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仍有一定数量的学生性心理混乱或错误,学校有必要开展系统正规的性教育。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当今大学生外出旅游消费心理现状的了解,及其旅游消费动机和出游行为等一系列的分析,运用抽样调查法,探索出大学生旅游消费规律,研究旅游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7.
高师公共心理学的教学效果与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所进行的教学设计关系极为密切。以课堂教学为焦点的教学设计将教师、学生、课程计划、设备、设施和资源作为设计的前提条件 ,其目的是解决教师在这些条件下如何做好教学工作 ,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心理学教学设计的要素很多 ,其中尤应强调教学目标、学生的起点行为、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四要素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校大学生犯罪预防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犯罪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作案手段也颇为残忍。高校在预防大学生犯罪方面的责任义不容辞。高校只有整合校内外资源,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构筑思想、心理、行为、环境四道防线,从而构建一个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工作体系,才能有效地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边远地区高中学生恋爱与性心理的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587名保山市高中学生的异性交往基本情况、恋爱态度、有关贞操的认识以及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62.5%的高中生渴望与异性交往;57.8%的高中生恋爱动机单一,仅为弥补内心空虚,寻找精神寄托;79.9%的被调查者认为高中生谈恋爱对学习有影响;仅有30.5%的学生知道手淫并不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77.3%的高中生对婚前性行为持反对态度;仅有6.8%和4.1%的学生通过"问父母以求答案"或"找老师寻求帮助"的途径解决成长困惑。结论:恋爱与性心理已成为高中生人生成长中的一个主题,应有针对性地积极开展恋爱与性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地处经济特区的高职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对心理健康的理解、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人际关系、择业心理和危机行为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良好的、积极的;(2)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恋爱关系的处理以及择业心态的调整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3)在成长过程中,有40%多的被调查者表示曾有过自杀意念,且近1/3的自杀意念发生在中学阶段,但付诸自杀行动的只占极少数。最后,就如何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