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丁玲玲,丁玲玲,一串串金钟花摇开了黄嘴巴;呜哩哇,呜哩哇,一朵朵牵牛花吹起了蓝琐呐;呢(呢(喝(,呢l呢(哪(,一丝丝细雨为着白牡丹洗桑拿;沙沙沙,沙沙沙,一阵阵微风给红玫瑰美容理发。啊,花的世界,花的天下,你把香的歌声撒遍千山万水。,花的世界,花的天下,你把美的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兵来将挡,仍有其现实意义;水来土掩,则早为“大禹治水”的“疏导法”所否定。因为,“掩”是逆潮流而动,是不符合规律的。《三国演义》一开头,便有“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话说”,然而,不唯华夏,就世界而言,任何一个国家,“分”,总是暂时的,“合”,则是长久的,是主流。以上两例,对本文的论题而言,虽无十分典型的意蕴,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内涵,仍是非常明晰的。一位伟人曾经说过: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存,逆之者亡。有鉴于此,笔者将“历史的潮流”界定在“顺之者存”…  相似文献   

3.
生于北方,无缘与竹为伴,甚是遗憾,所幸常读诗词,能涉诗林竹海,或可稍慰平生。李白《长干行》里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之句,不知打动了多少少男少女的情怀,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爱情传奇,就这样风雅起来,看来,在成就爱情方面,竹之功,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4.
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包括理解能力,欣赏,鉴别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学生具备阅读能力,就能自由看书,看报,看杂志,吸取养料,促进语文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课堂是一个多元其生,充满互动变化的空间,教学过程具有丰富和鲜活的生成性。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的生成并非信马由缰,随处都要探究,随便都能生成。精彩的生成离不开精心的预设:预设具有探究意义,有弹性的、柔性的探究点;预设当探究遇到困难时.怎样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深入思考;预设课堂生成的前景,应变的策略,并留有弹性的空间。课堂实施中,教师要活用预设,巧用自己的激情和机智给学生送去一抹阳光,让学生在智慧的分享,心灵的碰撞,个性的张扬中映射出七彩的斑斓。  相似文献   

6.
孝心的解析     
父母的署名扭扭歪歪 孝』自是落款 ,倾斜的“天平” 回家 母爱,乳汁的河 河床,温柔臂弯 臂弯里,槽懂的幼年 父爱,脊背如山 蓦山峰,强壮双肩 臀双肩上,快乐的童年 母爱,一只托盘 孝心,在那边翘起 少年多梦 父爱,一副云梯 霓虹,繁星,月亮,电 母爱,一张画布 田野,森林,牧场,船 平衡!—有父爱的支点 追忆 家,不歇的“沙漏” 母爱,碾碎的沙装在上面 父爱 勒细的孔挤在中间 青年无虑 母爱,那条河,横在那儿 竖着桅,挂着帆 父爱,那座山,玉在那儿 摆着路,顶着天 孝心,悄无声息 埋在下面 壮年有成 母爱,吃不了兜着走 父爱…  相似文献   

7.
文章回顾了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后,中华民族经历的内忧外患,简述了中国革命的历程,概括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说明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影响,归结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眼睛     
教育是机智的,灵活的,新鲜的,是流动的,弹性的,有空间的。它不是刻板的,僵硬的,垂死的,教条的。它不是只在课本上,教室里。它无时无处不在,就在校园光洁的路上,在花丛,在树间,在鸟鸣虫唱的耳畔,在餐厅,在宿舍,在有感知有气息的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9.
早在1796年,席勒就曾断言:“诗的精神是不朽的,它也不会从人性之中消失。除非人性本身消失了,或人作为人的能力消失了,诗的精神才会消失。”)然而,两个世纪以后,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巨大冲击,现代传媒的快速发展,图像艺术的强力挤压,学在艺术天地中的领土变小了,有人开始为学的生存和发展担忧,甚至得出了学、哲学、精神分析和情书将会消亡的悲观结论。对此,不少学起而反驳,肯定学特有的价值,陈述学存在的理由。但这些论述大都是阐发席勒当年的观点,仍是从学与人性、人生的密切关系的角度立论的。其实,  相似文献   

10.
听过不少人对网络爱情的看法,90%抱有怀疑的态度,5%抱有幻想,另外5%则保持中立(随缘吧)。“见光死”的现象让太多人对网络爱情望而却步。有人说网络爱情是一只无脚的小鸟,只能在虚拟的网络天空中自由翱翔,一旦停落到现实的地面,便意味着它的死亡。而我却不这么认为,在我思想的词典中,爱情是无处不在,却又无路可寻,它可以飘荡于月光下,也可以降临于田埂上;既可以徘徊于廊桥,也可以流连于红楼。即是富人暗自伤怀的良药,也是穷人梦牵魂绕的水晶。QQ接触偶尔与一个同事闲聊,知道了QQ的家庭状况,立即下载申请号码,上…  相似文献   

11.
穆时英是那种“为表达苦闷与寂寞”而创作的抒情作家。他的作品只是从社会生活中撷取几个他所需要的人物作为道具来传达自己的情绪。人物是他的自我心理投射,分别负载着泄愤、自慰、寻梦、表达幻灭感四种使命。这些人物合起来就是他的自我人格,共同表达了他的心理需求,凸现了作家的主体人格。从作品的情感表达入手研究他的作品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他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2.
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词情感特征说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煜词情感特征突出。彻底享乐、坦直言情、极情尽致地抒写亡国感受,表现着他的真率;成长环境、文化素养、个人经历、诗人天赋,造就了他的敏锐;自然感发之情,世路飘忽之感、河山社稷之悲,合构成他情感上的巨大负荷。而这真率、敏锐、大负荷的情感特征,正是李煜词作具有经久不衰的感人力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区仕衡,顺德人,一位生活于南宋末年的普通读书人,却做出了上疏弹劾权奸贾似道、倾尽家财募兵抗元等不寻常的举动。通过对他的人生轨迹的简述,结合对他的诗作的分析,探讨他存于心底的忧国忧民的意绪以及百折不回的斗争精神。  相似文献   

14.
季羡林的散文,幽默风趣,真挚淳朴,平易天然,既真挚朴雅严谨,又带有缓慢舒散的情调,在现当代散文作家中显得别具一格。谦虚严谨的写作态度,使他的散文具有学者的哲理风范;个人独具的真朴禀赋,使他的散文洋溢着饱满动人的热情;对梵学的深刻体味,使他的散文体现出缓慢的精神境界。读季羡林的散文,仿佛感受到他的喜怒哀乐,体验到他的痛苦挣扎,找到释放心灵的钥匙。中国的古代文学和留德十年的生活,对季羡林散文风格的形成具有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王羲之以书法艺术闻名,但为官逾其人生之半,且力争在立德、立功、立言上有所作为,显示了他的行政管理思想和能力。如,有大局意识,忧国忧民,能从国家全局的高度观察和处理问题;勤政,务实,爱民;针砭时弊,改革弊政,精官简文,严刑惩贪;重责任,轻权力,不以官位为进退等。在当时,堪称清醒的政治家,爱民的地方官。当然,他没有尽全力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不是职业政治家。这与他所处的恩赐官僚制时代有关,更与他儒释道杂糅的思想和骨鲠孤傲、不拘于俗、追求自然的个性及酷爱书法艺术的心境有关。  相似文献   

16.
老舍是一个具有强烈悲剧意识的作家 ,他的几乎所有的小说都充满着浓重的悲剧色彩 ,由于他在不同的时期所具有的悲剧意识的不同 ,他的小说在不同时期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即初创期的感叹命运、感叹人生 ,探索期的感时伤世、忧国忧民 ,成熟期的批判文化、批判社会 ,沉寂与爆发期的反思民族、反思历史。  相似文献   

17.
由于对道家文化的接近与体贴,戴望舒在他一生的处世、为人、诗歌创作、择取西学的路径等方面有鲜明的独异性特征。戴望舒与道家文化的关联很深,老庄哲学、诗学、美学思想对他影响极大,并内化为潜在心理机制,影响着诗人的人生选择与诗艺追求。他在爱情生活中选择逃避、他的悲天悯人的忧郁气质、他钟情于死亡书写、独特的诗歌写作的运思方式、诗歌经典意象的营造等等,都具有鲜明的道家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8.
关注海子其人其诗,我们不难发现海子作为赤子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和对生活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理想破灭后反抗绝望的勇气。通过分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我们感受到赤子诗人海子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强烈追求和无限憧憬.也体会到理想破灭的海子内心痛苦的无声呼唤。  相似文献   

19.
昌耀是一位从西部高原走出来的卓尔不群的当代大诗人,他用一系列颂扬西部高原的诗歌堆垒了诗歌史上的一座丰碑,用自己痛苦的人生经历与悲辛的生命体验化育了一篇篇不朽的壮丽诗篇.他将生命之血注入到诗歌创作中,使得生命与诗歌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他诗歌中独特的多重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20.
昌耀是一位从西部高原走出来的卓尔不群的当代大诗人,他用一系列颂扬西部高原的诗歌堆垒了诗歌史上的一座丰碑,用自己痛苦的人生经历与悲辛的生命体验化育了一篇篇不朽的壮丽诗篇.他将生命之血注入到诗歌创作中,使得生命与诗歌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他诗歌中独特的多重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