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年暑假的一天,父亲的几位好友来我家做客,父亲将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后,便请客人们用餐。他们准备斟酒自饮,向我索要启瓶器。什么是启瓶器,这可难住我了。只晓得父亲平时喝啤酒时,都是用筷子作杠杆撬开瓶盖,所以我对客人们说我们家没有什么启瓶器,在厨房的父亲知道后,说家里有启瓶瓶器交给我为客人们小心竟将瓶颈给折断牢地戴在瓶颈口上。,客人们捧腹大笑,害要是啤酒也能像白酒用工具就好了。题,我做好再挨父亲,一定要探讨个明白。胆子问父亲,父亲听诉我说:啤酒不像白渗透有大量的CO2气也像白酒瓶盖一样是晃,瓶内的CO2…  相似文献   

2.
“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这句话让我们对爱有了一个坦白的解释。爱上发明需要什么理由呢?不需要,是因为出自对发明的热衷;需要,是缘于现实生活的需求。其实,要与不要都是借口,真正的还是依靠我们的行动。就像咖啡,因为喜欢它那清苦的味道,因为想凭借它来解决疲倦,所以,就有了那些买咖啡的人。  相似文献   

3.
上小学时,自然常识课中的小实验常使我着迷,总感觉不过瘾。进入初中后,一个又一个的生物实验让我兴奋不已。可是有几次取试液没取够量,使实验结果出现很大的偏差,甚至失败,我好懊恼。参加学校的发明小组以后,学习了一些发明基础知识,在“找需要”的选题思路引导下,我茅塞顿开。“何不发明一种能定量分装液体的器具呢?”我把这一想法告诉了辅导老师。辅导老师想了想,笑笑说:“你这个题选得好,不光生物实验需要分装试液,化学实验也需要呢!”随后,一有机会,他就带我到化学实验室参观,并且向我介绍一些化学试剂的性质。特别是…  相似文献   

4.
不论做什么事,都是先想了之后再去做,预则立,而不是相反。发明创造也是这样,发明者先想到了要发明,之后才去搞发明,发明从“想”开始。有人把头脑中的“想”,比喻为是一切发明创造活动的“精髓”和“基石”,此话不虚。首先,“想”是抓住发明机遇的前提。机遇,随机而遇,可遇而不  相似文献   

5.
小鹭鹭对发明创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对发明说 :“发明爷爷 ,你教我搞发明 ,好吗 ?”“好啊 !”小鹭鹭在发明的指导下 ,作出了一项发明 ,小鹭鹭太高兴了 ,她又想将发明申请专利。专利说 :“你想申请什么专利 ,是发明、实用新型、还是外观设计”?按照专利法规定 ,专利分为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与外观设计专利。什么是发明 ?按《专利法实施细则》规定 :“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技术方案”。什么是实用新型 ?“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的主要区别在于 :1…  相似文献   

6.
搞发明是件很辛苦的事,这正如发明天才爱迪生说过的那句话:“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很多发明是为了想“偷懒”而产生的,发明使人们变耐‘懒汉”,懒汉却搞不了发明。有没有一种“懒汉式发明”呢?让发明家也可以“偷懒”,减少为发明付出的辛苦。  相似文献   

7.
现在,人们都喜欢喝啤酒,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把啤酒倒进酒杯时,会有许多气泡从杯底上升。啤酒是液体,那么倒啤酒时产生的气泡是从哪里来的呢?你知道吗?  相似文献   

8.
夏日话啤酒     
为什么喝啤酒感到凉爽?啤酒里用高压溶解了很多的二氧化碳(每升啤酒约有50克左右的二氧化碳),当我们把啤酒喝到胃里时,由于我们胃里的气压比在啤酒瓶里时小得多,温度也高了,其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就“跑”出来了。但我们的肠胃并不吸收二氧化碳,它就只能排到空气中,这个过程会从我们体内带出大量的热,人会感到凉爽。而且二氧化碳还能协助人们胃肠运动,使人觉得舒服。而单纯的喝水就没这样的效果了。为什么啤酒有“生熟”?有一种啤酒标明是生啤酒或纯生啤酒,与它们相比起来,普通啤酒是不是就是“熟啤酒”呢?的确是这样。啤酒是由麦汁(麦芽、大米…  相似文献   

9.
需要与发明     
有句西谚曰“需要乃发明之母”。是的,我们都有需要。需要无处不在,灵感也源源不绝。有人会问,什么样的需要才能激发伟大的发明呢?毫无疑问,对伟  相似文献   

10.
青年时代的洛克菲勒在美国一家石油公司工作,他每天所做的事就是巡视并确认石油罐盖有没有自动焊好。石油罐从输送带上移动至旋转台,焊接剂便自动滴下沿着盖子回转一周,作业就算结束了。每天好几百次的注视,洛克菲勒从未因工作枯燥而懈怠,仍然极其认真地工作。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罐子旋转一次焊接剂滴落39滴。他想,如果减少一两滴焊接剂是不是能节省一点成本呢?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研制出“37滴型焊接机”。但是利用这种机器焊接出来的石油罐,偶尔会漏油,并不理想。他不灰心,又研制出“38滴型焊接机”,这次发明非常完美,公司对他的评价很高…  相似文献   

11.
偷懒做发明     
正"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大凡事业有成者,都崇勤忌懒。然而,很多东西都是懒人为了偷懒而发明出来的,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呢?懒有懒法,我们在进行发明创造时,可以试试"琢磨偷懒"这招哦!懒人有懒福多年前,由于家境不好,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约瑟夫小学毕业后,无法继续升学,只好在一家牧场当牧童,不过他暗下决心:"我得想办法读书,将来做大牧场的老板。"于是,他一边放羊一边看书。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的美国医药界,曾经有一项被众口称赞的荒唐“发明”,夺走了欧美很多人的生命,下面便是这段悲惨故事的始末。1932年3月31日,患了18个月的怪病后,艾本离开了人世。他死时全身的骨头都裂成了碎片。艾本曾是个十分健壮的人,一个爱好广泛的运动员和企业家。他27岁时夺得全美  相似文献   

13.
发明创新已经得到全社会的重视,从事发明创新的人越来越多,但是,随之而未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选择发明创新方向.有不少人会说,我想发明,但从何做起呢?  相似文献   

14.
一个人拥有45件发明专利、333件实用新型专利,在一般人眼里这要殚精竭虑,花费一辈子的心血,可陈际军只用了短短的3年多时间。他还认为发明其实是一件很愉悦的事,很享受发明带来的快乐。陈际军何许人也?为何他有如此高效的发明本领?其实,他只是宁波镇海西门社区的一位普普通通的居民,今年56岁。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人,看见杂志报端所载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就感觉非常高兴,真正自豪。在认真读过《发明与创新》2003年7期36页《100项重要发明及其启示》以后,大脑对文明的概念就模糊起来了。为什么呢?文明应首推遮身掩体、防寒御冻、保护肌肤的衣着。试想自身不保时,有什么发展进步,有什么文明可言呢?中国在全世界100项发明中,丝绸排在第一位,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谁发明的呢?新华字典(1987年重排本)265页载有,嫘:嫘祖、人名,传说是黄帝的妃,发明养蚕。养蚕干什么,缫丝,依照推算,黄帝当是在公元前2000多年,这就对了,是嫘祖发明养蚕,缫丝,再织成丝绸…  相似文献   

16.
《发明与创新》2005,(12):25-25
雅各布·拉比诺弯起他的手指滑过一个陈列柜的表面,里面摆放着第一张计算机磁盘、一个引擎用的磁粒子离合器、第一台信件分捡机和一块自动校准手表——这些只是他200多项发明中的4项而已。他指着一项又一项的发明,如数家珍般讲述它们的原理,仿佛这些东西只是在昨天才发明的一样。他说“:我是在1948年发明磁盘的,当时人们问我‘:谁会要这东西?’我对他们说:‘这只是一种更佳的方法。’”正是这种渴望构思出更佳方法的心态激发他80年的发明创造。他说“:我一直梦想着当一名发明家。”拉比诺出生在前苏联,8岁时发明了一生中的第一个小装置——…  相似文献   

17.
正许多发明在刚开始时都遭到了人们的嘲笑。如1807年,第一艘汽艇问世,一个小男孩划着小船都比这艘汽艇更快,所以人们都嘲笑这艘汽艇。1876年电话被发明,但是有谁愿意对着一个装满电线的盒子讲话呢?所以人们那时候也都嘲笑电话。1886年汽车开始行驶在道路上,但是那时骑马或坐马车都跑得比  相似文献   

18.
去年,我校初一(4)班周丰同学发现,上学和回家的路上,如果遇到雨天,又要背书包撑伞又要骑自行车,两只手不够用,他想设计发明一个可以插雨伞的双肩背书包。他设想,在书包的正面缝上一个搭扣攀,可以插入雨伞柄,下面再缝一个小兜,用来托住雨伞柄。这样一来,两只手就可以腾出来骑自行车了,多方便多潇洒!正当他沾沾自喜的时候,有位同学告诉他,这一发明已经被别人发明了,并且刊登在《中学科技》杂志上。这消息似一盆冷水浇到他头上,周丰同学愣了好一阵子。不过他并没有退缩,而是说:“我以后要多看看这类书报杂志,这件事进一…  相似文献   

19.
自从接触化学课以来,我就对化学实验感兴趣。有一次化学实验课上,老师教我们酸式、碱式滴定管的使用方法,我上完该堂课后,觉得滴定管的操作难度不小,倒不是因为其操作复杂,而是因为使用时技巧性强,在滴定时即使是眼明手快,也很难控制滴定操作的速度,一有闪失,实验就有可能失败。当时我并没想到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后来,老师又告诫我们实验时操作要小心,因为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处易破损,而碱式滴定管活塞处则又易被腐蚀。“既然滴定操作难度大,器具易损坏,我们应该发明一种全新的装置,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于是,我开始将现有的滴定管的几个缺点联系起来总体构思,决定搞项新发明。  相似文献   

20.
点子与窍门     
现在常用的502胶水第一次使用时,将塑料瓶盖打开,将瓶嘴尖端剪开或扎个小孔,即可很方便的用来粘其它物品了,但是第一次没用完重新盖上,第二次再使用时,由于502胶的粘力很强,就把塑料瓶盖和胶水瓶粘到一起了,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将其打开重新使用,以后再次使用问题依旧。我想如果能找到一种材料(不与502胶产生粘合合作)将其制成瓶盖,并在瓶盖内部顶端做一个能伸入瓶口并与瓶口直径等粗、深度等长的圆柱体,这样502胶水瓶盖不管用多少次都容易开启了。赵聚民据有关专家分析,造成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