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蛟龙是一位在陕西新闻界有一定影响的记者。我和他初次相会是在1982年初,那天,他是让人扶着进门的,方知他的视力极差,仅有0.04度。按照医学规定,0.05已算失明。就是这种身体状况,他却搞出了一篇篇颇有影响、高人一筹的报道,我很有些惊讶!以后,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多,我才渐渐了解厂他那颗真正的记者之心。马蛟龙视力不好,但他的感觉却相当敏锐。他于1964年从西北政法学院新闻系毕业,曾蒙我国著名的新闻学家廿惜分、郑兴东、张隆栋、何微等亲自教诲,加  相似文献   

2.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使用二维图形来解释三维空间的概念,学生很难形象地理解。目前3D立体技术已逐渐成熟.在课堂中应用3D立体教学资源无疑是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但3D立体教学资源却相当稀少.如果能让教师合理利用适合课堂教学的3D教学资源,不但可以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研究非交互式的3D教学资源,提出立体视觉课堂辅助教学模型和四种适用于学校3D教学平台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他的视力仅有0.01.几近失明。写字不得不整张脸“趴”在稿纸上,可他却一笔一笔写出了长达28万字的纪实文学作品《终结一个时代的人——溥仪正传》,而且即将由中国盲文出版社出版;40岁那年,他曾遭遇下岗,但他笔耕不辍,44岁时被《民政之声报》聘为记者……身高不足1.5米的他.绝对是个“小人物”,但他却做出了不少让人们刮目的大事。他的名字叫张骥良——  相似文献   

4.
《大观周刊》2010,(44):41-41
“乌申斯基说,如果一位教育工作者不能明确说出他的教育活动目的。那就跟一个建筑师在为一座新建筑奠基时还不知道要建什么东西一样,令人不可理解。”柯老师认为,明确了教学目的教学才更有针对性,才能让同学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汉字书法,几千年来一直因袭平面书写和发展的传统,或简、或帛、或板、或纸,无一不是在两维空间里徘徊,很难有较大的突破。有些现代立体美术字虽然突破了两维,但书写费事,不易学习和掌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侯振谦同志不但酷爱书法艺术,而且勇于探索和创新,他杆破了汉字平面发展的悠久传统,将汉字由两维空间拓展到了王维空间,独创了一种快速草书折迭彩带式立体字,简称草书立体字或带式立体字,赋予汉字以新的展现形式,是我国汉字书法艺术发展中的一次重大突破与创新。快速草书折迭彩带式立体字书写…  相似文献   

6.
浅论新闻立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自力 《新闻界》2000,(5):52-52
什么是立体,有常识的人都能理解;但是什么是立体新闻,不少人却不太清楚。因此,在新闻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探讨这个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立体新闻的起源和发展   什么是立体新闻 ?《人民日报》主任记者王楚有个较好的归纳和见解,他说:“在同一画面上,同时表现某事物的几个不同方面,比方把人像的正侧面同时表现,把立体这一形式运用到报纸新闻写作上,能使读者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内,获得是过去两倍甚至几倍的内容,读者读新闻所引起的共鸣时间也为之缩短。”   我国的“立体新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的过程。最早提出新闻“立体化”…  相似文献   

7.
雪茄故事     
世界上刚刚有雪茄的时候,雪茄是很土的玩意儿,土著人才抽。 1492年哥伦布发现古巴岛,只见那岛上的人基本不穿衣服,嘴里不知道衔着一根什么冒着烟的东西。他在日记里写道:“……男人手里总拿一根未燃烧透,仍在冒烟的干树枝和一些植物叶子,并不时地放到嘴里吸食植物叶中冒出的烟……”于是,他就让水手去问岛上的土著人:这是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8.
宗蕾 《出版参考》2004,(9):27-27
韦汉梅尔生于1968年,自小就患有一种罕见的视网膜分层剥离眼病。对他来说,这种疾病就像是一个伺机行动的恶魔,随时随地都可能摧毁他的生活,这使他童年的生活蒙受着巨大的阴影。在后来的几年中,尽管全家人付出了许多努力,病魔还是夺去了韦汉梅尔的视力,13岁时,他完全失明了。  相似文献   

9.
正邓小平承认林彪在理解毛泽东的意图上胜他一筹。但是,林彪仅通过强调毛泽东的3篇作品,来理解毛泽东思想,这种简单化的理解方法,邓小平本人无法认同,因为还有更多的毛泽东作品需要学习和掌握。邓小平还写道,林彪、陈伯达对他,是要置之死地而后快的。如果不是主席的保护,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的了。在1969年,中国和美国开始考虑重新恢复两国的外交关系。这两个国家曾经是长达两个世纪的贸易伙伴,二战时期做过4年盟友,成为冷战敌人也有20多年。考虑到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后前苏联入侵的可能性,毛泽东开始在朝鲜战争以后,首  相似文献   

10.
谈到阅读的意义,很多人都会说阅读是陶冶情操之类的浪漫的话,但我没那么浪漫的想法.在我看来,阅读就是人类的生存之道. 人这种物种的先进性,就体现在他的学习性.我们先天的本领跟其他的动物相比,其实是比较低下的,论力量、弹跳、视力、听力、嗅觉、奔跑、飞翔……我们都比不过其他动物,但是人最大的不同来自于思维,来自于大脑. 人的思维源于超常的记忆力.一般的动物只有短暂甚至片刻的记忆,只有人类有那么长的记忆.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百岁老人还是那样的思维清晰,多少年前发生的事情,还记得清清楚楚.人类通过自己的记忆,积累了知识,然后对它进行分析和加工,逐渐拥有了学习、判断、鉴定这些思维能力,知道了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东西不可以吃,什么动物是危险的需要避开,这是人的本能,后来就有了植物、动物的驯化,就有了农业的起源.  相似文献   

11.
英国伟大的作曲家戴流士,逝去已半个世纪了。他1862年生于英国布雷佛,其父亲是位羊毛商人。戴流士自幼学习钢琴与小提琴,性格好动,好冒险,他的父母指望他经商,不同意他献身音乐事业,所以1884年他赴美国佛罗里达经营橘园,然而他对音乐的兴趣一直是潜滋暗长的,终于1886年进入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后来去挪威旅行,结识挪威的音乐家格里格与辛完,1899年迁居法国格利苏隆,他的重要作品都是在该地完成的。1922年后他身体瘫痪,失明、生活不能自理,由他忠实的妻子伺候着,音乐创作只好由林克郡的一位年青的音…  相似文献   

12.
一位交情不错的眼科医生对我说:“你们新闻界能帮别人,也能坏事。”我问“此话咋讲?”他告诉我:“这几年,我成功地做了几例眼角膜移植手术,又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使几位双眼失明的人恢复了视力,报纸、广播先后作了报道,对我们医院、对人们求医治病很有益处。但是,有一家大报登的消息说我  相似文献   

13.
准备2004年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国家人事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考试办公室 (以下简称“考试办”)组织的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 ,2 0 0 2年、2 0 0 3年各进行了一次 ,2 0 0 4年将进行第 3次考试。要准备参加 2 0 0 4年考试的同志 ,应对其教材和考试方法有所了解 ,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从容地应对考试。1.2 0 0 4年辅导教材已经审定《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初级和中级共四种是由考试办组织我国著名编辑、出版专家分别编写、审定的。 2 0 0 2年出版了第 1版 ,2 0 0 3年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修订 ,出版了第 2版 (其中有的内容改变较大 ,编写出版单位…  相似文献   

14.
坐在我面前的是一个体质瘦弱而又精神矍铄的年近八旬的老人,1米65的个头,说起话来,幽默文雅而又富于哲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他的右眼视力0.4,左眼近乎失明、右手臂写字不便的情况下,以超出常人的毅力,在医学科普这片天地里,奋力地拼搏、耕耘,用伤残的肢体为科普事业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在离休16年中,他共撰写医学科普稿件9875篇,被全国24个省市的211家报刊、电台等新闻单位刊登稿件3270篇。他多次被济南军区表彰为先进离休干部,前不久又被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协表彰为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他就是济南军…  相似文献   

15.
当了十多年记者,可张骥良从来都不知道,一份完整的报纸究竟是什么模样。 他双目近乎失明。只有把报纸紧紧贴在鼻子上,才能勉强看清上面写着什么:他有出门前洗脸的习惯,因为报纸上那些油墨未干的铅字.会随着他鼻尖的移动,印到脸上。  相似文献   

16.
赵鑫珊人独特,他的散文集也别具一格。《没有鸟巢的树》是他从自己的灵魂深处挖掘各种题材,试图点点滴滴地写出关于他自己的“灵魂状态”的报告文学。他特别突出了一个“我”字:我所感觉的世界,我所理解的世界。《没有鸟巢的树》关涉面既广且深,大自然的山川动植、风雨雷电和日月星辰,人类社会的科学与艺术,在他诗化、哲学化的态度观照  相似文献   

17.
小熊的森林     
《全国新书目》2023,(6):60-62
<正>这是一本自然童话集,作者以无尽的想象力赋予了大自然中各种动植物蓬勃的生命力,通过一篇篇精彩纷呈的童话直观地告诉孩子们:任何生命都值得敬畏。小小的书,大大的自然,希望孩子们能在立体、丰盈的大千世界里快乐成长。“咔嚓嚓,咔嚓嚓……”小熊正踩着地上的落叶,在森林里走着,他好喜欢听脚掌踩在落叶上的声音。他走到榛子树下面,仰起头来。“榛子树,榛子树,我是来跟你告别的,谢谢你给我的榛子。”小熊说。  相似文献   

18.
Renderman──超真实绘制的标准杨四亦RenderMan是什么?RenderMan是一种类似PostScript的东西,只是针对的对象不是平面元素而是三维元素而已。其目的是在造型软件、动画软件和绘制软件之间建立一种与设备无关的标准。而且尽量地与...  相似文献   

19.
访美日记     
华冰 《图书馆》2002,(1):77-80
(2 0 0 1年 8月 9日 -9月 3日 )8月 9日星期四  晴中国图书馆学会组团参加在美国纽约和华盛顿召开的第二次中美图书馆会议 ,接着参加在波士顿召开的第 6 7届国际图联大会 ,我有幸作为代表团的成员 ,能到美国去看一看 ,和各国图书馆界同行切磋交流 ,自然是向往已久的事。也不无担心 ,花不少差旅费 ,却学不到什么东西 ,回来不好交差。转念一想 ,只要存这份担心 ,就总会有所收获。  8月 1 0日星期五  晴上午 9点多到达北京西客站 ,很顺利地赶到国家图书馆 ,安顿下来后 ,即去参加在国图办公楼 313号召开的打招呼会议 ,由国图副馆长孙蓓欣…  相似文献   

20.
在综合国内外组织学习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仿真树形式创新地提出了一个动态平衡的组织学习树模型。从一个生态树生存发展的全过程介绍组织学习树的生存要素、特点、意义以及组织学习树模式在现实操作环境中的运行流程和实施措施。该模式为组织学习的全面发展、为养成良好的组织学习习惯、提高组织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为适合特定组织发展的学习型组织打开了一扇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