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能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考试说明》中对考生“现代文阅读”的一项要求。那么,这条要求的具体意思是什么?怎样达到?应注意些什么问题?下面试作说明。一、明确意思一般说来,“能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包括以下三层意思:一是能够理解文中所使用的词语的某个固定意义。在语言体系中,一个词语本身往往具有一个或几个固定的意义,但一旦进入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便只能是用某一个固定的意义。如果我们明确了文中所使用的这  相似文献   

2.
1.认识“狮、整”等10个生字,会写“练、习”两个生字。 2.积累词语,在品读课文中理解“整天”“刻苦”等词语。  相似文献   

3.
曹静 《语文知识》2015,(5):66-70
一、词语热身【投影展示】凸训诫峭壁迂回嘲笑暮色啜泣屡次高不可攀瘦骨嶙峋头晕目眩灰心丧气生:领读词语。师:刚才领读的同学把“训诫”读成了“xun xie”,他是把哪两个字混淆了?生:他把“械”和“诫”混淆了。师:(板书:械诫)这两个字偏旁不同。还有哪个字读得不准?生:“迂回”的“迂”应该读“yu”,他读成了二声。  相似文献   

4.
词语作为语言结构的基本单位,一直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词语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新课程背景下的词语教学与传统词语教学相比,有哪些新的教学理念呢?新课程背景下的词语教学应强调“三重”,即重感悟、重经验、重积累。下面结合《黄鹤楼送别》(苏教版语文第九册)中的几个词语教学片断来谈。重感悟教学片断:饯行师“:饯行”是什么意思?生“:饯行”和“送行”的意思差不多。师:差不多说明还是有差别的。差别就在于这个“饯”字上,看看它的偏旁,猜一猜,怎样送行是“饯行”。生:应该是和吃有关…  相似文献   

5.
小朋友快来看哟,小猪要为大家展示一些有趣的词语喽!请你瞪(dèn$)大双眼,开动脑筋想一想,下面这几个词语有什么共同特(tè)点?图画寒冷奔(bēn)跑思想冲撞(zhuàn#)土地怎么样,你发现以上这些词语的小秘密了吗?原来它们是“双胞胎”小猪点拨台:我们先来瞧瞧吧:“图画”中“图”和“画”的意思是一样的;“寒冷”中“寒”就是“冷”;“奔跑”中“奔”也就是“跑”……哦,原来组成这些词语的每两个字,竟然都是意思一样的“双胞(bāo)胎(tāi)”呀,而且词语本身的意(yì)义(yì)并没有改变。真好玩!下面,请你查查字典,看看“思想”、“冲撞”、…  相似文献   

6.
有的同志来信问“象征与比喻的界限是什么?”“多重复句究竟怎样划分才恰当?”以及几个文言词语应该怎样解?现在请郑远汉、肖国政等同志——答复如下。  相似文献   

7.
善与恶     
上《识字六》前,同事告诉我她的上法和体会,听后也想尝试一下。初读了课文,出示第一部分“美对丑,爱对恨……”“看到这些词语,老师想到一个故事。”“什么故事?”学生马上问。“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这个故事音乐老师在课上也讲过,“你觉得黑板上的哪些词语可以送给白雪公主?为什么?”孩子们想了想:“真诚,因为白雪公主是真心对小矮人们好的。”“助人为乐,她帮小矮人扫地,很勤劳。”“美,她长得很美。”“爱,她还很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故事中的小矮人、王后、王子呢?你想把哪些词语送给他们?和同桌说一说。”孩子们在下面说得…  相似文献   

8.
一次,我在教《果树园》一课的基础知识时,先在黑板上写下了“晨曦茸毛叨咕大厦将倾逡巡汩汩”几个词语,我没有按照通常的程式来解读词语,而是提了一个问题:“你们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将这些词语特别‘拎’出来?假若你们是老师,你们要求学生掌握这些词语的哪些知识?”这一问,学生展开了紧张的思维,个个都想揣摩一下老师的  相似文献   

9.
当前教育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令家长和老师们普遍感到困惑:小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学过那么多文质兼美的课文,接触了那么多词语,为什么许多学生说话、作文却“词汇贫乏”?仔细想之,原因很多,但我以为,学生所学仅停留在朦胧的理解和简单机械的记忆层面,未内化所学知识,是一条主要原因。作为教师,如何帮助、引导学生“内化”所学词语呢?我想教师必须下功夫“看”教材,千方百计地“钻”到教材中去,一句话一句话地去读,一个词语一个词语地去看……看出词语的形象,听出词语的声音,并想方设法与学生一道把词语的形象、声音以有效的方法揭示出来,…  相似文献   

10.
1.和“歇菜”意思最相近的词语是()。(10分)A白菜B歇息C点菜D玩完2.选出与众不同的一项()。(10分)A松花江B鸭绿江C潘长江D金沙江3.曹()芹是《红楼梦》这部小说的作者。(10分)A风B花C雪D月4.甲:“作业怎么还不交?”乙:“我没带。”甲:“你长脑子了吗?你弱智吧你?”请问:甲的身份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词汇”?词,就是词语,汇,就是总汇、总和,词汇就是词语的总汇。“汉语词汇”、“英语词汇”是指一种语言的词语总和,“鲁迅的词汇”“《雷雨》的词汇”是指一个人、一部作品所使用的词语的总和。《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  相似文献   

12.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怎样摆脱机械讲解、生硬灌输、僵化记忆的误区,使词语教学鲜活起来、灵动起来、丰富起来?笔者结合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教学课例,谈谈自己的思考和体会。一联系生活,让词语“活”起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饱经风霜”一词教学片断:(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先指导学生理解了其他的词语,但巧妙地埋下了伏笔)师:学到这儿,我突然想到,还有一个词没有讲,就是“饱经风霜”。现实生活中,你们见过饱经风霜的脸吗?请大家想一想:那位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想好了,请用几句话写下来。我给大家开个头“:…  相似文献   

13.
学生每天接触很多词语,或理解,或抄写,或积累,但是听他们说话,读他们的文章,还是感觉词语贫乏,而且用词不当.他们已经接触的大量词汇到哪儿去了?难道根本没有内化到他们的精神生活中去?还是已经“沉寂”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了?《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一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提到“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的词语”;在“第二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再次提到“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学生“乐于运用的词语”“有新鲜感的词语”,应该就是“活”在学生语言精神世界中的积极词语.  相似文献   

14.
九个广州市番禺区傍西小学二年级罗靖棋我的同桌是个调皮的男孩,他有一双明亮的大眼晴,还有一个大大的嘴巴,他的笑容很甜。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听写,总共听了9个词语,老师强调说9个,他把“九个”两个字跟拼音也写上去了,老师批改说“为什么有10个呢?不过也很棒”。  相似文献   

15.
[镜头一]“水乡什么多?水多。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清波。”——节选《水乡歌》。师:这首小诗写了水乡什么多?生:水多、船多、歌多。师:下面我们来学习“水多”这一节,请同学们读读课文,说说哪些词语写出了水多?生:“千条”“万条”这两个词写出水多。师:说得好!还有吗?生:“池塘一个连一个”也写出了水多。师:老师问的是哪些词语写出水多,你说的是一个句子呀!还有吗?生:“处处”写出了水多。师:对!那么,这一段我们该怎么读呢?生:把写水多的词语读得重一点。[镜头二]“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  相似文献   

16.
闭月羞花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大家经常使用的词语,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我们已经知道“沉鱼”和“落雁”分别指的是西施和王昭君,那么“闭月羞花”指的又是哪两个美女呢?  相似文献   

17.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建筑材料,准确而迅速地“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如果没有能够正确理解这些“重要词语”,就无法准确地把握文意。关于重要词语的考查,往往不是考查词语本身的含义,而是考查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因此,结合语境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是阅读的重要原则。那么,如何结合语境理解现代文中的重要词语呢?  相似文献   

18.
一、从解题入手,建立总的印象。 1.简介“赤壁”并将“壁”、“璧”二字作区分后,提问:“之”怎样解释?整个题目的意思是什么? 3.课题中的关键词语是哪一个?按照这个题目,你觉得文章应该写些什么内容? 3.默读课文一遍,想想课文是怎样紧紧围绕“战”这个关键词语来写的? 4.划分意义段,概括每段大意,找出重点段落。  相似文献   

19.
景、情、意的交融是写景散文之魂。因此。阅读《海滨仲夏夜》,可以抓住下列三个方面展开。一、分析画面,明确结构。可先思考三个问题:1.文章用了哪些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这些词语有什么作用?2.全文描写了哪些画面?前三段描写的景物和画面表现什么特征?经研读后可知:文章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结构全文,从“夕阳落山不久”到“夜色加浓”(1—3段)描绘第一组画面,第一段为“霞光图”。第二段为“金星图”.第三段为“灯光图”。第二组画面(4—7段)展现“夜色中”的“休憩图”;第三组画  相似文献   

20.
一、词语中加点的字会读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bǐng()屏住呼吸píng()lěi()伤痕累累lèi()mā()摩平mó()二、读一读,组成词语,和它们字形相近的字还有哪些?写下来,照样子组成词语。(10分)梢()暇()瑞()谅()()()()()()()()()三、看拼音,写词语,比一比,哪个词语写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