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的学科,它不像其他学科侧重于理性分析,而是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构成语言能力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是读者通过感知书面语言材料,进而通过对所感知的书面语言材料进行编码重组解析破译,再现作者借助语言材料提供的完整信息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的学科,它不像其他学科侧重于理性分析,而是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构成语言能力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是读者通过感知书面语言材料,进而通过对所感知的书面语言材料进行编码重组解析破译,再现作者借助语言材料提供的完整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强调阅读主体运用分解、剥离手段,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的学科,它不像其它学科侧重于理性分析作为主导的思维方式,而是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构成语言能力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阅读是读者通过感知书面语言材料,进而通过对所感知的书面语言材料进行编码重组解析破译,再现作者借助语言材料提供的完整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强调阅读主体运用分解、剥离手段,对阅读对象的信息进行识别区分、判定、筛选、组合,达到正确感悟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也是鼓帆,也是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就…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是关于语言艺术传授的基础学科,它不像其它学科那样,以侧重于理性分析为主导的思维方式为主,而是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构成语言能力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阅读是读者通过感知书面语言材料,进而通过对所感知的书面语言材料进行编码重组的解析破译,再现作者借助语言材料提供的完整信息过程。  相似文献   

5.
中学语文是关于语言艺术传授的基础学科,它不像其它学科那样,以侧重于理性分析为主导的思维方式为主,而是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构成语言能力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阅读是读者通过感知书面语言材料,  相似文献   

6.
赵月权 《考试周刊》2011,(87):35-35
阅读是指学生通过阅读感知书面语言材料,进而通过对所感知的书面材料进行编码、重组、解释、破译,再现作者借助语言材料提供的完整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强调学生运用分解、剥离手段,对阅读对象的信息进行识别、区分、判定、筛选、组合,从而达到正确感悟的效果。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搞好初中阅读教学呢?  相似文献   

7.
中学语文是关于语言艺术传授的基础学科,它不像其它学科那样,以侧重于理性分析为主导的思维方式为主,而是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构成语言能力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阅读是读者通过感知书面语言材料,进而通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读者通过感知书面语言材料,进而通过对所感知的书面语言材料进行编码重组、解析破译,再现作者借助语言材料提供的完整信息的过程。从其过程看,阅读可分为感知和理解两个阶段。感知是读者对书面语言材料的识别和辩认,其意义在于获得基本的信息,为对语言材料的编码重组进行硬件上的准备,这是阅读中的信息交换过程;理解则需要读者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感知的书面语言材料的基本信息进行编码,然后重组,解析破译出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全面准确地把握阅读材料的信息,这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也是读者得以顺利、有效地进行阅读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对书面语言材料的感受.通过对信息的内化和重组。展示作品提供的完整的信息过程。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有关键作用。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阅读的量.还要注重阅读的方法和阅读效果。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可以积累大量的学习素材.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开阔思维的视野,丰富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语文教学也越来越灵活,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也显得十分必要,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多角度、客观、灵活、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为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切实顺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一、语言感知的理解 所谓语言感知,是指在长期的规范的语文阅读中,对语言运用和语言语境的一种比较迅速的、直观的直觉领悟.任何一篇文章都离不开作者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从一定角度来说,对语言的感知就是通过阅读,细心揣摩、辨析、体会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什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更要注重对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对书面语言加以感知、理解,同时进行情感和语言实践活动的过程,阅读教学则是通过阅读活动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认识水平的过程。从阅读和阅读教学的性质中,不难看出,阅读和阅读教学的目标,就在于指导学生感知、理解、鉴赏和吸收别人的书面语言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在于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12.
杨招娣 《吉林教育》2008,(16):48-49
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它是教学的主体活动,也是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感悟能力的主要途径。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通过朗读教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呢?一、读通课文,整体感知《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这就要求语文  相似文献   

13.
当前,由于教育的转型,学科的发展,教育技术的进步及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学应侧重于语言的应用。语文教学应通过视觉系统接受书面语言传递的信息,理解书面语言的意义、内容、思想感情;通过阅读领会表情达意的技巧,感悟文字的形式美(即语言形象美),努力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朗读美”。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读者通过感知书面语言材料,进而通过所感知的书面语言材料进行编码重组、解析破译,再现作者借助语言材料提供的完整信息的过程。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不论是记叙的、说明的、议论的无一不是社会生活人与事、景与物、情与理的直接或间接地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文章与生活的这种特殊关系,便决定了我们以阅读为主要内容的语文教学,必须与社会相沟通。因而,提高阅读质量,培养阅读能力,生活积累尤为重要。茅盾先生说过:“他应当一边读,一边想他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生活中去看。”他的这番话,道出了阅读的本质。在阅…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学科,它侧重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可以陶冶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感悟、汲取、鉴赏、评价和探究的思维过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还要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6.
李艳 《教师》2014,(4):89-89
感悟学习是以课标精神为依据,与语文的学科特点相吻合的。在语文的感悟学习中,让学生在诵读中,在情境中,在恰当的语言材料中,在积累中感悟,从而提高自身对语言的感知能力与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对语言材料的感知与领悟的过程,是调动原有语文材料和语言经验,通过想象、分析、综合,进而理解所读材料的过程。小学生语言材料的积累较少,语言表达能力较低,让他们通过阅读来发展语言能力,从而全面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在阅读中指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了探究学习的要求,探究学习在语文阅读理解中尤为重要。由于文章的作者与读者之间存在着人生阅历、语言调控水平、语境感悟能力等方面的差异,造成读者和作品之间存在空隙,有些作品中的词面和词里意义不吻合,而词句的意义,也往往不是词汇意义和句法意义的简单相加,从而影响对文章内容的阅读效果。因此学生阅读的关键是教会学生通过视觉感知文字材料,探究语言隐含信息,提高阅读能力从而理解文章。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的学科,它不像其它学科侧重于理性分析作为主导的思维方式,而是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构成语言能力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毋庸置疑,阅读对学生眼界的开阔、知识的积累和体验的补充以及最终实现人文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所谓阅读,也就是读者通过视觉对书面语言进行感知并把握文章的内容以及意境的思维过程。情感教学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是文章的灵魂,也是课堂有效教学的灵魂。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细细品味语言,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实现多元化思维的碰撞,从而获得别样的感悟,让心灵在碰撞中飞翔,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小学生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就像是刚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