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知识卡片     
知识卡片翰林翰林是官名,他们都是学者,是皇帝的秘书。这种制度是从明朝开始的。明朝把文学之士封为翰林。这些人是从进士的朝试中产生的,是很高贵的职位。翰林是从翰林院得名的。《唐书·百官志》说,唐明皇初置翰林待诏、翰林供奉。开元二十六年改翰林待诏、翰林供奉...  相似文献   

2.
阿福 《新闻世界》2006,(4):34-35
“都市柴门”里的布衣学 张中行出身河北香河农家,性格颇具幽燕之士的宽厚豪爽。一生博学多识,造诣深厚,与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并称为“未名四老”。张中行生前与启功季羡林等“国宝”级大师过从甚密,启功称他为“老夫子”,他称启功为“元白上人”,季羡林评价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大抵是指他的学识修养品格.已达到相当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张三影     
张先,字子野,吴兴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他能诗善词,人称为“张三中”,意思是他能道心中事、眼中景、意中人。他对人说:“为什么不称作张三影?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坠风絮无影,是我的得意之句。”故人又称之为“张三影”。  相似文献   

4.
唐末五代福建诗人中.有一对堂兄弟:黄璞与黄滔。黄璞是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年)进士,官至崇文阁校书郎,著有《闽川名士传》及《雾居子》.黄滔是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王审知主闽时,黄滔以威武军节度推官一职成为王审知的主要助手之一。他不但替王审知拟撰各种政令公文,辽规劝王审知遵唐室为正统,自己不称王.以维护福建的稳定发展与和平。黄滔工诗善文,著有《黄御史集》。两兄弟后来随黄氏家族迁居莆田。黄氏家族在福州居住的里弄后来被称为“黄巷”,无独有偶.他们在莆田的居住地也被称为“黄巷”。  相似文献   

5.
自洪武四年(1371)开科取士后,明太祖朱元璋认为“所取多后生少年”,于是便“令有司察举贤才,而罢科举不用。”一直到洪武十八年(1385)三月才举行了停罢后的首次会试,取中进士472名。但由于本科榜眼练子宁及进士黄子澄等在靖难之役中坚决站在建文帝一方,所以当明成祖朱棣从建文帝手中夺取帝位后,不但将练子宁、黄子澄等削籍置法,而且还下令毁坏了本科进士题名碑,从而造成《进士题名碑录》中许多进士缺名。朱保炯、谢沛霖先生在编纂《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时,  相似文献   

6.
戴蕃豫先生1913年生于江苏扬州,祖籍四川省合川县。其父戴光系光绪辛卯年人,乙未年(1895)三甲第113名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先生自幼颖悟好学,家教甚严。及长,随兄至南京,入江苏省第一农业学校初中班,后直接考入中央大学文学院。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古代的翰林及翰林制度“翰林”二字取文翰如林,人文荟萃之义。对于中国古代的翰林来说,多是精通经史、饱读诗书之士,亦是当时知识阶层中的精英,为人熟知的历代名流如唐朝的李白,宋朝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明初的宋濂、方孝孺,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等等,皆是翰林中人。翰林制度是从唐至清特有的一项职官制度。学界对翰林制度作的考证认为,唐开元中选文学之臣为翰林学士,值宿宫中,始以翰林命官,自唐以后,翰林之为文学侍从之官,历代相沿,至宋元时品秩渐备。明代翰林院既是明皇朝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中的一个职能部门,也是一种官…  相似文献   

8.
李国荣 《历史档案》1998,(2):130-131,136
清沿明制,科场之誊录,只限于乡试和会试,作为最初一级的童试和最高一级的殿试,其试卷则不誊抄,考官直接评阅原卷。于是,在这两级科考中,特别是殿廷考试,逐渐形成了不管文章好坏,单看字体端指与否的评卷标准。这便是人们指斥的清代殿试中极不正常的“抑文重字”之弊。殿试重楷法,缘于翰林之选。有清一代,“朝廷重视翰林,而取之之道以楷法,文之工拙弗计也。”①翰林宫为清华之极选,专掌论撰文史之事,例由殿试录取后的进士补授。对这一天下土子仰望的职位,其选用却只重指法,而忽视章法。史载:“新进士殿试用大卷,朝考用白折…  相似文献   

9.
明代嘉兴项氏家族科甲联第,创造了五世进士、三世五进士之佳话,是典型的簪缨世家、书香门第。项氏家族中进士藏书、刻书有成者10余人,其中万卷堂、宛委堂刻书极富精品,流传有绪,泽被当今,蜚声华夏。  相似文献   

10.
“三甲”“屈居”“问鼎”和“染指”,是媒体报道体育比赛时常用的所谓“体育术语”.在阅读报刊和观看电视时,笔者发现这四个词语常被错误地运用. “三甲”源自我国始于隋唐的科举考试制度.自宋代太平兴国八年始,进士殿试后分一甲、二甲、三甲三等,合称“三甲”.“三甲”人数各个朝代不尽相同,以清代光绪癸卯科为例,共录取进士360人:一甲3人,二甲183人,三甲1 74人.如此看来,前三名只是一甲而非“三甲”,“三甲”是殿试中榜进士中的末等即三等.“三甲”包括的人相当多,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人.因此,是不能用“三甲”来指“前三名”的.  相似文献   

11.
词的颠倒     
相传清代皇帝康熙一次郊游,当走到一座古墓时,问一随行的翰林:“这墓前的石人是否只称石人呢?”其实他问的用意是想考试一下翰林学士们的杂学知识,不料这位翰林却把“翁仲”(石人)说成“仲翁”。翌日康熙写了一首诗,派人送到翰林院。诗曰:“翁仲如何作仲翁,想因窗下少夫功;如今不许为林翰,贬到江南作判通。”他有意把每句最后一词都弄颠倒。这位翰林虽早已故去,其遗风却尚存。读报中  相似文献   

12.
肖二 《中国档案》2004,(2):53-53
“老三毛”其人老三毛本名不表,但知姓吴,我进局里时,人却称其“老三”,或称其“老丘”,很少人称其“老吴”。后来知其本是一孤儿。既无兄妹,也无姐弟,为何称其老三?问过好些人,都不知晓,此案待考,按下不表。  相似文献   

13.
清人极其重视科举,士子读书的目的是求仕进。由举人、进士入仕被称为“正途”,将来有可能出将入相,据统计,清代的740多位尚书中,进士出身的多达339位;980位地方巡抚中,进士出身的就有390位,至于举人、进士出身的中下级官吏就更多了。故《清史稿》称,“(官吏)虽有以他途进者,终不得与科第出身相比”,因此,清代科举出身者,在社会中地位很高。清代的笔记小说,有不少内容涉及到科举,并从多角度记载、反映了科举这一社会盛事,其中用道教来解释科举现象的材料很富有文化韵味。  明清道教承袭了唐宋以来将进士神秘化的说法,认为…  相似文献   

14.
张元济是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上一位有远见卓识、有才能的先驱者、实干家,他的一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积累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茅盾在《我走过的道路》中说:“在中国的新式出版事业中,张菊生确实是开辟草莱的人。”这充分肯定了张元济在文化出版事业上的功绩,也是对他一生的高度评价。 (一) 张元济生于1867年,逝于1959年。浙江海盐人。光绪己丑(1889年)举人,与梁启超同年。壬辰(1892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他是翰林中几个富有民主思想的人物之一。曾任刑部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当  相似文献   

15.
进士登科录是每科进士放榜后,由官府组织编写的用以记载登科者的名册。进士登科录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号,即使同一时期的叫法也不同。如在唐代称其为“登科记”,宋代则称之为“小录、进士小录、同年小录、登科小录”等,明清时期的进士登科录又称“殿试录、御试录、廷试录、进士题名录”等。  相似文献   

16.
《庐山记》作者陈舜俞,字令举,乌程(秀州嘉兴县)人,《宋史》有传.其本传(卷三三一)云:“舜俞字令举,湖州乌程人.博学强记,举进士,又举制科第一.”据宋杨潜《云间志》卷中《进士题名》、《至元嘉禾志》卷十五《宋登科题名》、《光绪嘉兴府志》卷四《选举·宋进士》所载,其于庆历六年(1046)中进士乙科.嘉祐四年(1059),于明州观察推官任上,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入第四等.累官屯田员外郎、知山阴县①.神宗熙宁三年(1070),以不奉行青苗法,降监南康军盐酒税.熙宁八年(1075)卒.  相似文献   

17.
启功孝为先     
启功无论在绘画、书法、诗词,还是在鉴别、史学、民俗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 启功的先祖是雍正皇帝的第五个儿子弘昼,而第四个儿子弘历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启功的祖父叫毓隆,21岁时中进士,并入翰林,曾经在四川当过学官,即负责学校事务的官员.封建时代,在乡试中被录取的举人都称主考官为恩师.启功后来回忆说:“四川许多老前辈,都到了京城为官,他们是祖父的门生,和我们家是世交.”  相似文献   

18.
3月19日,辽宁省省长张文岳在常务副省长许卫国、副省长李万才、秘书长冯韧的陪同下,专门听取了辽宁省档案局(馆)局(馆)长刘全树的工作汇报。刘金树同志把四年来全省档案工作在为老工业基地振兴、为建设和谐辽宁服务中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特别是2006年的工作亮点以及省档案局(馆)自身建设和存在的问题,做了比较详细的汇报。张文岳省长边听边询问,最后讲了四点重要意见:  相似文献   

19.
他从莽莽的苗岭深处走来,一辈子带着苗家汉子的质朴和爽朗;他经历了无数的风云变幻,却始终保持着忠诚和刚强;他在国家公仆的岗位上,辛勤工作了50多年;如今,他虽然“赋闲”回到贵州,依然为家乡的发展奉献着自己的余热。外省人通常叫他“苗王”,贵州人依然亲切地称他为“老省长”,他就是曾任贵州省省长、贵州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全国人大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的王朝文。  相似文献   

20.
孙奇逢,字启泰,又字钟元,明直隶保定府容城人(分属河北省),后又迁居河南卫辉府辉县。生于明万历十二年十二月(1585年1月),卒于清康熙十四年四月(1675年5月)。明末清初名学,因他11次拒绝朝廷征聘,故人称孙征君。晚年讲学于辉县夏峰村,学又称其为夏峰先生。作为明清之际名的思想家,孙奇逢被北方奉为“泰山北斗”、“中原献”,曾与黄宗羲齐名,时人称“南黄北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