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国后我国许多作曲家采用新疆音乐素材创作了一批具有新疆地域风格的钢琴作品,这些作品反映出作曲家在保持民族音乐特色的同时大胆地探索了如何使钢琴这件西洋乐器反映出民族音乐特色。文章分别从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对新疆风格钢琴曲的创作特点进行举例分析,不仅可以了解新疆的民族文化以及该作品的音乐特色,而且也可以为弹奏新疆风格钢琴曲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受解放初政治形势、历史任务和特殊文艺政策影响,新疆当代最重要的文学期刊《天山》从创办伊始,就一直侧重于刊发与新疆少数民族相关的作品。汉族作家展现少数民族生活、不同民族作品互译、广泛整理译介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各民族作家相互合作在当时蔚然成风。同时,《天山》还坚持不懈地与各种地方民族主义做着斗争。在文学创作领域,既有以王玉胡的革命历史叙述为代表的一些优秀之作,也有很多作品还存在着模式化和理念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滕丽民 《广西教育》2010,(36):98-99
丁善德先生是20世纪中国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钢琴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之一,他的创作涉及不同体裁的多种领域,其中《第一新疆舞曲》就是突出反映其创作特色的作品。本文通过对《第一新疆舞曲》认真、系统的分析,总结出其所特有的旋律曲调和多变的节奏、曲式结构、和声等音乐学特点。  相似文献   

4.
《钢琴抒情小品》是格里格钢琴作品的代表作,他的作品不仅运用风格各异的挪威民间旋律,对于民族、国家的情感,也反应出了格里格独特的创作思维。本文将以作品中的《挪威舞曲》为例,从创作风格,表现手法,和声方面分析格里格创作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曲名的由来为导引,着重从作品的曲式结构、调式、和声、织体、旋律等方面阐述和分析了钢琴曲《二泉映月》的民族特性,并对作品演奏的技巧性和艺术性处理作了详细的论述,以期从中获得对民族钢琴音乐作品艺术表现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美国著名的近代民族音乐家格什温,其在钢琴领域中的代表作是《蓝色狂想曲》。在这部作品中格什温在旋律、曲式、节奏以及和声等方面都采用了大胆的创新,突出了作品的特色。本文从格什温和《蓝色狂想曲》创作谈起,具体分析其创作特色,来对作品进行更深刻的认识,使之更好的欣赏和为演奏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木兰从军》是以北朝乐歌《木兰诗》为文本依据,由刘麟作词,王志信作曲,以我国中原一带的戏曲、曲艺和民歌音调为旋律素材创编而成的一首叙事性题材的民族声乐作品。作曲和演唱风格结合了北方民间音乐以及河南豫剧特色,旋律对比强烈,情节脉络清晰,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艺术感染力。对演唱者技巧的掌握、情感的表达、肢体语言、人物的内心刻画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是诠释作品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正梁晓阳入选"新疆民族文学原创和民汉互译作品工程"的长篇散文《吉尔尕朗河两岸》,近日由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梁晓阳笔名梁伊犁,20世纪70年代生。2003年开始在天山脚下吉尔尕朗河畔结庐而居,从事自然人文写作。201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在《天涯》《散文选刊》《西部》《草原》《鸭绿江》《广西文学》《延安文学》等刊物发表作品。曾获首届中国西部散文奖。  相似文献   

9.
耿劲松 《文教资料》2006,(13):155-157
《白印第安人之舞》是巴西著名的民族音乐家埃特·维拉·洛勃斯的钢琴作品,这部作品是他为数不多的运用印第安音乐因素创作的作品之一,本文从并列单二部曲式的运用、“单一”的节奏、钢琴织体与“复杂”的音乐语言、印第安民歌旋律的运用三个方面,对《白印第安人之舞》中的印第安文化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钢琴曲《筝箫吟》是储望华先生的代表作。作品挖掘"钢琴"——这一西洋乐器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重新演绎了中国传统乐器"筝"和"箫"的魅力,折射出中国民族文化底蕴。本文拟从作品的曲式结构、旋律曲调以及表现手法等方面诠释作品,希望对人们进一步理解和诠释作品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史诗性声乐套曲,作品发表70年来一直传唱不衰,历经时代的变迁和岁月的磨练,它弘扬的民族精神和散发的独特魅力更加耀眼。其审美价值主要是作品表达了真挚、深沉的民族情感。本文拟从三个方面论述。首先是作品文学情感的真实表达;其次是音乐形式的真情演绎;最后是音乐旋律与歌词内涵紧密结合在感情上做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四手联弹是一架钢琴上的二重奏,对音乐教育具有独特的意义。当代俄罗斯作曲家与教育家罗伊特尔施坦的儿童钢琴四手联弹作品对钢琴演奏技术要求不高但音乐效果良好。其中《器乐曲调》《歌谣》《器乐曲调》《音不准的街头风琴》《外国电影歌曲》《可是外边在下雨……》《雨过天晴》《火车》《阿拉伯旋律》与组曲《摩拉维亚曲调花环》这10部四手联弹作品虽然各具特点,但均强调趣味性与教育性、经典性与民族性、现代性与可听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中需要艺术化的语言和旋律相结合,塑造艺术形象,抒发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在此过程中,民族声乐作品离不开方言的影响。方言在民族声乐作品的应用有利于民歌的传承和发展,体现民族声乐作品的民族性格和色彩,将方言应用于民族声乐作品中,可以有效提高民族声乐作品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目的是通过对王建中钢琴改编作品的音乐旋律、装饰音艺术特色、音色润腔、曲式结构、弹奏速度等各方面创作特点,分析《浏阳河》典型的民族与艺术特色,以求更好的弹奏诠释中国钢琴改编曲目。  相似文献   

15.
张朝为中国当代青年作曲家,他创作了许多具有中国风格的音乐作品。钢琴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由民歌改编而成的,张朝以原作旋律为主体,利用多种变奏手法,使作品更加具有民族气息和浪漫情感。本文将从曲式分析、演奏风格和技巧处理三方面对作品进行演奏分析,为音乐演奏者与学习者提供理论借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演奏作品。  相似文献   

16.
黄自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创作之一。他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在借鉴了西方艺术歌曲表现手法的同时,融入了民族题材。音乐旋律与唱词与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表达方式特点相结合,具有较深的文学性。因此,黄自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本文以《花非花》作品为例,简要分析其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音乐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17.
《来生来世把你爱》是我国国家大剧院第一部自我原创的民族歌剧《运河谣》中的歌唱选段,讲述了我国劳动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凿京杭大运河以及在挖掘过程中发生的悲欢离合的故事。这部歌剧完全使用具有民族特色的唱法和配乐,成为我国民族歌剧发展的前行者和领路人。歌唱选段《来生来世把你爱》主要歌颂了剧中的女主人公为爱牺牲、英勇赴死的大无畏精神,全曲旋律上流畅、优美,情绪上丰富、饱满,在歌唱表演的时候对歌唱技巧和情绪控制的要求很高,需要我们认真地去分析研究,勤加练习。本文首先对歌剧《运河谣》的创作背景和故事情节作一些简单的介绍,然后重点分析阐述歌唱选段《来生来世把你爱》的唱段简析和音乐分析,以及在演唱处理、二度创作上面的注意事项,从而加强对于作品的理解,提高舞台表现能力。通过以民族歌剧为契机,和国外的歌剧进行对比研究,推动民族歌剧在我国的进步和发展,让更多的观众能够观看到拥有本民族特色的歌剧作品。  相似文献   

18.
叶露生的钢琴作品《蓝花花的故事》,乐曲主题旋律采用陕北民歌《蓝花花》的音乐素材加工发展而成。作者在保留原有民歌旋律的基础上,借鉴和应用西方传统的音乐创作技法进行展开,赋予其新的色彩,成功地创作出用西洋乐器表现具有浓郁中国民族风格的作品,使蓝花花的音乐形象在原民歌的基础上有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9.
由尚德义作曲、宋斌作词的《七月的草原》是一首具有浓郁新疆民族风格的花腔女高音艺术歌曲,同时也是一首著名的民族声乐作品。《七月的草原》具有十分清晰的画面感,颇具诗意,形象鲜明,在艺术特征上有许多值得研究,在演唱处理上值得考究。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民族音乐艺术博大精深,发展绵长,是人们艺术智慧的结晶.在流行音乐作品中融入民族化音乐元素,是推动流行音乐发展的重要之举.民族诗词歌赋、民族歌曲旋律、民族戏曲元素、民族器乐伴奏在流行音乐创作过程中的应用,对激发流行音乐作品的创造力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赋予了流行音乐作品更加深刻的时代内涵,增添了流行音乐作品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