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大邱庄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首富村。我国上下新闻媒介对大邱庄的宣传曾一浪高过一浪。1988年秋,禹作敏曾出过一本书《大邱庄的脚步》,其中收集了《人民日报》、《中国乡镇企业报》、《中国农民报》、《农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数十家报刊对大邱庄的新闻报道近200篇(据说1988年后还出过一本)。1992年底,中央电视台对大邱庄连续七次的专题报道,又掀起了一股空前的禹作敏热。一时间,禹作敏的名言“低头向钱看,抬头向前看,只有向钱看,才能向前看”成了多  相似文献   

2.
大邱庄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首富村。我国上下新闻媒介对大邱庄的宣传曾一浪高过一浪。1988年秋,禹作敏曾出过一本书《大邱庄的脚步》,其中收集了《人民日报》、《中国乡镇企业报》、《中国农民报》、《农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数十家报刊对大邱庄的新闻报道近200篇(据说1988年后还出过一本)。1992年底,中央电视台对大邱庄连续七次的专题报道,又掀起了一股空前的禹作敏热。一时间,禹作敏的名言“低头向钱看,抬头向前看,只有向钱看,才能向前看”成了多少人认识形  相似文献   

3.
说起大邱庄,提起禹作敏,人们就会想到“华夏第一村”、“中华首富村”,抑或是“天津大邱庄”。很少有人知道大邱庄是天津市静海县的,更少有人了解大邱庄是蔡公庄乡属下的一个行政村。  相似文献   

4.
自新华社播发大邱庄的当家人禹作敏被刑事拘留的消息后,各新闻单位有关这个事件的过程介绍,各种评论都纷至沓来,并成为社会各界议论的热门话题之一,然而,在新华社播发那则消息之前,人们从各新闻单位获得的禹作敏的消息还无一不是说好,好象禹作敏浑身玲珑剔透,金光灿灿,连屁眼也没有,而自新华社那则消息播发之后,人们这才从各新闻单位传来的消息中得知,原来早在1982年,禹作敏就策划全村劳力哄抢大港水库的国家财产,被大邱庄学校校长李炳  相似文献   

5.
无私无畏除暴安良──记拉开大邱庄铁幕的记者刘林山樊国安1993年8月27日,新华社播发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中国第一村即天津市静海县大邱庄的负责人禹作敏因犯行贿等罪被天津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0年。曾几何时,披挂着优秀农民企业家和全国政协委员外...  相似文献   

6.
一九九九年十月份,众多传媒发 布一条新闻:天津市大邱庄农工商总公司原董事长禹作敏于最近自杀身亡,而《南方周末》同年十一月五日则报道《禹作敏病逝》。一说“自杀”, 一说“病逝”。到底信谁? 细细比较推敲,我当然信《南方周末》。因为其它报纸的报道均不超百字,对其“自杀”的原因、过程一无交代,而《南方周末》的记者采访作风踏实!报道言之有据有理:“禹作敏因心脏病突发,于十月三日凌晨一时许在天津市天河医院病逝”;“记者证实,天津方面和大邱庄均说禹绝非自杀”,理由是“禹长期患有神经衰弱,常常需要依靠服用镇静剂…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报道,有的让读者大吃一惊,有世事白云苍狗之感。1993年轰动中外的“大邱庄事件”就是一例。1993年年初,《中国青年报》推出了记者张建伟的系列报道“中国第一村探秘”,这组报道为我们展示了作为农民政治家、企业家、理论家、语言大师的禹作敏的形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  相似文献   

8.
大邱庄的鼎盛时期,距今已近十年。令天下人侧目的大邱庄事件,距今也已近十年。十年间,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跃上一个全新的层次,但十年前的这个改革开放中诞生的“典型”,其命运走势仍有不少的悬念,令人反复揣度,再三咀嚼。梦醒:浮华散尽见真我  相似文献   

9.
新闻中大大小小的差错是经常发生的。细看一些报纸,听一些广播新闻节目,几乎每天都有,这些当然都是不应该的。在众多的差错中,尤其不该发生的是一些常识性错误。本文就这一方面作一个简单的分析。“大邱庄今年粮食总产量达240万公斤,创历史最高记录。这个数字正好是一九七八年产量的一倍,大邱庄十年之内粮食产量翻了一番。”(见《人民日报》1988年11月21日第一版:《大邱庄以工养农粮食十年翻番》)看了  相似文献   

10.
大邱庄,中国首富村。在中国版图上,像这样的自然村庄多达100万个。以如此广袤的农村为背景,这个“第一”的背后,必定有新闻。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后,改革开放春潮再起,大邱庄的典型性引人注目地凸现出来,随之而来的便是一场新闻媒介的激烈竞争。在这场“大邱庄热”中,新华社超前一步,报出了独家新闻:6月2日,新华社播发长篇通讯《圆了农民百年梦》,人民日报以半个版的显著位置刊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当天早晨的《新闻与报纸摘要》节目播出;在此之前,新华社的一个内部刊物连续刊登以《大邱庄之谜——中国首富村的成功之路》为题的一组六篇新闻调查,并应光明日报总编辑张常海之约,在该报一版辟栏连载;与此  相似文献   

11.
据今年三月上旬香港《明报》报道:中国大陆“首富村”天津静海县大邱庄于二月中旬发生刑事命案,并一度对外封锁,与警方形成对峙,乃至惊动了中央最高层。该报并声称该消息已得到天津市公安局及大邱庄有关人士的证实。一时大邱庄再次成为海外传媒关注的焦点。《明报》报道说,二月中旬大邱庄一家乡镇企业的经理病故,大邱庄即对该公司的帐目进行清理;期间怀疑有贪污行为,于是私设“公堂”,拘禁提审一危姓货品  相似文献   

12.
《信息系统工程》2013,(5):161-F0003
大邱庄始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距今有600年的历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邱庄人大胆改革,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积极探索农村工业化道路,成为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1990年,大邱庄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6亿元,在全国乡镇企业排名中,大邱庄村位居全国农村榜首,被世人誉为“中国第一村”。1993年11月18日,大邱庄撤村建镇,把大邱庄一个村划分了尧舜、万全、津美、津海四个街。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1994,(2)
敲开大邱庄“土围子”攻坚战背后的律师─—摘自《特区青年报》94年2月27日在“大邱庄案”成为人们热门话题的日子里。一场题为《大邱庄命案思考》的学术报告轰动中国最高法律学府。循海报而来的人挤满讲厅四隅,一直围坐到讲课者的腿边。因为大邱在血案被害人身边站...  相似文献   

14.
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上下新闻媒介对大邱庄的宣传曾一浪高过一浪.直到1992年底,中央电视台还对大邱庄进行了连续七次的专题报道.然而,此后仅半年余,大邱庄的森严壁垒却土崩瓦解了.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竟发生了如此本质性的转化,是出于偶然事件吗?是从不曾察觉的突变吗?《法制日报》驻天津记者站站长刘林山斩钉截铁地说——  相似文献   

15.
今年二月三日出版的第五期《中国广播报》,在第一版上预告了中央台将要播出十集系列广播报道剧《大邱庄人》,并且加了花边,配了照片。果然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好几位同志见面就问我:“看到广播报了吗?要播《大邱庄人》了。”二月十日早晨的《新闻报摘》节目,又发了一条当天中午将要播出的预告消息,定会在全国亿万听众中造成更大的影响。如此反复宣传,自然由于大邱庄是一个先进的乡镇企业,又是第一次以广播报道剧的形式来加以表现。人们有理由期望这部剧能像一再预告的那样,反映出大邱庄的感人事迹,至少也要无损于她的形象。可是,注意听完第一集,我失望了,剧本和表演的水平都不高,而且存在着显而易见的问题和缺陷。  相似文献   

16.
大邱庄于1993年11月18日撤村建镇,当时划分了尧舜、万全、津美、津海四个街。自2003年至2010年,经过三次行政区划调整,先后将周边的22个村划入大邱庄镇。目前,全镇共26个村街,总面积123.4平方公里,总人口11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万人,外来人口7万人。大邱庄作为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典型,工业是全镇的支柱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1993,(5)
1993年8月27日上午10时。天津市申级人民法院。审判员庄严的声音在审判庭响起:“经审理查明,禹作敏犯有窝藏罪、妨害公务罪、行贿罪、非法拘禁罪、非法管制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相似文献   

18.
我采写的《疯狂“庄主”》,揭露天津大邱庄禹作敏的罪行,体会到,作为一个记者,必须敢于坚持正义、勇斗邪恶,在“太岁头上动土”。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记协主办的第三届全国现场短新闻评选9月在天津市大邱庄进行。共评出获奖作品153件,其中获一等奖的16件作品是: 解放日报:《上海证券交易与国际市场接轨》  相似文献   

20.
大邱庄于1993年11月18日撤村建镇,当时划分了尧舜、万全、津美、津海四个街。自2003年至2010年,经过三次行政区划调整,先后将周边的22个村划入大邱庄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