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新的管理理念、教育方法可以是"无中生有",一项教学改革也可以是"无中生有",一种优秀的学校文化也可以在"无中生有"中形成。我们要回归教育的本源,在让学生学习"有用"知识的同时。更应让学生多学些"无用"的知识。教育需要以"无痕"的方式,达到"润物无声,教育无痕"的至高境界。而"无为"是一种对管理效能的追求,是一种管理态度,是一种管理方法。实施"无为",最终要达到"无不为"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2.
<正>新课程关注的一节好课是在真实自然中寻找教学的真谛,是在平等和谐中达到教学效果,是在不断创新中追求完美,是在"爱"与"活"、"美"中使学生心智灵慧。一、"爱"在课堂中流动爱是教育的一个永恒话题,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正因为有了爱,一个个教育的神话、奇迹才应运而生。爱是一种信任、一种尊重、一种鞭策、一种激情,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心中有爱"是教师的最高境界。教育的全部真谛就是爱,  相似文献   

3.
网络"微课"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它作为一种开放教育资源而逐步被人们所关注。作为一种开放教育资源,不仅是一种获取"鱼"的平台,更是一种展示"渔"技巧的平台,特别是对于高校青年教师成长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论述了利用网络"微课"开放资源平台和校内"微课"平台在高校青年教师培养中对青年教师成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慢下来……     
"慢生活"是一种生活状态,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也是一种积极的奋斗,是对人生的高度自信。快餐式的生活是粗糙的,缺乏关怀的。于是,一群关注"如何生活是好"的先锋在各个领域和层次,以各种方式体现"慢"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经过十年课改之后,大致形成了一套以"少教多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合一""教学相长"为主题词的改革话语,为建构新型的教学关系提供了比较清晰的思路。"少教多学"是一种有效教学理念,"先学后教"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以学定教"是一种教学活动逻辑,"教学合一"是一种教学协同意识,"教学相长"是一种教师职业境界。  相似文献   

6.
正物理,首先是一门科学,是一门有关自然世界的科学;其次,是一种能力,是一种验证世界的能力;再次,是一种思想,是一种在探索世界奥秘过程中而形成的卓有成效的思想方法体系。为此我们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局限于一种知识、一种能力,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从而让学生获得更为完全的物理知识体系。这正如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所说:"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本文就物理教学为例,探讨如何让物理改变学生的一生。一、用物理的内容丰盈学生的世界物理是一门内容极其丰富的自然科学,不仅包含"测量"、"声"、"光"等这些显而易见的内容,还包含"力"、"电"、"密度"、"精度"、"浓度"等看不见却无时无刻都跟我  相似文献   

7.
正"理解"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教学目标,更是一种发展理念。"为理解而教"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中针对智能差异强调个别化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通过个别化教育促进学生的理解是多元智力理论的重要教育使命及目标。实施差异教学"不仅仅是一种适应学习者差异的教学方式,而且把这种差异看作是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一、实施差异教学,"理解"基于"尊重"理念1.尊重个性的差异,创设素质发展的空间。差异教学把所有学生都看作具  相似文献   

8.
《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一句中对"朝菌"的理解一直存在争议,大致形成四种观点:为菌类植物,为木槿,是一种虫,是一种朝生暮死的生物。《庄子》旧本很可能是作"朝秀",写作"朝菌"则是后来之事。"朝秀"即"朝蜏",是一种动物;"朝秀"即"朝荣",亦即"朝华"、"朝生",也就是"朝菌",则为一种植物。结合古文献草木虫鱼鸟兽同名的现象,这些看法均有其合理之处。然而,就《庄子》文本来看,将"朝菌"理解为一种虫可能更切合文意。  相似文献   

9.
第一句结交"两个朋友":一个是运动场,一个是图书馆,不断地"充电""蓄电""放电"。第二句培养"两种功夫":一个是本分,一个是本事,做人靠本分,做事靠本事,靠"两本"起家靠得住。第三句乐于吃"两样东西":一个是吃亏,一个是吃苦,做人不怕吃亏,做事不怕吃苦,吃亏是福,吃苦是福。第四句具备"两种力量":一种是思想的力量,一种是利剑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往往战胜利剑  相似文献   

10.
第五章创新概念创新和创造是教育实践活动,是教育实践的创新和创造。第一节创新的内涵一、创新的含义1.什么是创新创新的内容非常丰富,涵义十分深远,它不仅仅是一种成果,它还是一种行为;还反映创新者的一种精神,一种事业,甚至是一种"虚拟"的建构。因而,可以说"创新就是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这里的"事物"是广义的,它既包括有形事物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职责与境界论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具有"传道"职责,教学工作是一种敬业奉献、爱与责任的境界。教师具有"授业"职责,教学工作是一种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境界。教师具有"解惑"职责,教学工作是一种勤勉致知、严谨治学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对陶瓷文化内涵与传承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意识、观念性质的存在,它是无形的,是直接与人的需要、品位、愿望等主观意识结合在一起的。相对于陶瓷这种"物"而言,陶瓷文化是一种美丽,一种品位,一种灵性,一种由物所涵养的"神"或"气",是一种脱离了外观、式样甚至质地的相对存在。陶瓷文化的内核概括起来就是和祥安康。  相似文献   

13.
现代意义上的"绿色",不仅仅是一种生命的颜色,而且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人文精神的象征。"绿色"一说运用于教育领域,则衍化为一种教育理念。"绿色"作文是一种健康、积极向上、充满生机活力、以"真"为纲的  相似文献   

14.
相对完整而言,"半"无疑是未完成的一种状态,是令人遗憾的一种缺失。然而,对于文学艺术、自然哲学、人生修养等方面来说,"半"又是一种高妙的技法,一种至高的境界,一种宽大的胸怀,一种过人的智慧。"半",有时可以叫它"留白"的艺术。本文以三年级新教材3BUnit1为例,从几个方面阐述了新教材"留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执念是一种信仰,我们有怎样的教育理解,才有怎样的教育行走方式。当我们从"术"的精微走向"道"的本原时,我们就会发现教育无它,乃心灵的转向。具体表现为,教育是一种唤醒,是一种推动,是一种成全。  相似文献   

16.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特色学校建设的内在要求。有什么样的"文化主张",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文化";有什么样的"学校文化",才会有什么样的"学校气质"。"主张"表明的是一种态度,一种立场,一种诉求,一种见解,它以无形的姿态存在,表现出它的潜移力、吸引  相似文献   

17.
李奕 《教师》2013,(15):123-125
改变一个幼儿,首先要改变他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教师,首先要改变他的价值追求。"学习型幼儿园"是"学习型组织"在幼儿园的体现,是幼儿园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努力方向。而"学习型幼儿园"与"学习型组织"一样,它并不是一种静态的组织模式,而是一种理念,甚至是一种信仰,是把幼儿园构建为"学习  相似文献   

18.
网络"微课"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一种开放的教育资源而逐步被人们所关注。作为一种开放教育资源,不仅是一种获取"鱼"的平台,更是一种展示"渔"技巧的平台,特别是对于高校青年教师成长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为此,本文论述了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即利用"微课"网络平台和校内"微课"平台在高校青年教师培养中对青年教师成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发展到造钟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教授柯林斯主张:人的管理"不在于报时,而在于造钟""。报时"是一种管理行为,是一种如同要求教师"讲普通话、写规范字"一样的管理规范。"造钟"是一种管理机制,是一种催人奋进的管理文化。  相似文献   

20.
傅小丽 《中学教育》2004,(12):52-52
"霸气"的"霸"字给予我们重要的符号信息,其意义甚为深蕴。它不同于霸道的"霸"字。霸道是贬义。而"霸气"是一种表现为自信的心理优势,是一种权威的体现,是一种魄力。霸道不可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