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数学教学正一步步回归本真,学生在课堂上、作业中所反映出的问题,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他们的数学思考力还存在不少问题。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在把握教材的过程中没有把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为讲解而讲解,为解题而解题;二是学生思维的发展依赖于教师,学生自主发展、自我探索的能力需进一步加强。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以知识为载体,统整教材,最大化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力呢?  相似文献   

2.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简单易行的教学方法,它是沟通教师、学生、教材联系的桥梁,是师生进行信息交流与反馈的主要渠道,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问题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情感的启动、知识的掌握、思维的发展、学习方法的改进等,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但有些教师的课堂提问随意性较大,问题的思维空间不是太小,就是过大,或者问答行为处理不当,使课堂提问成为无效的劳动.要使课堂提问发挥出高效益,笔者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也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教学的需要出发,对提问进行艺术设计,巧妙使用,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率,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  相似文献   

4.
中学阶段很容易养成良好习惯和学习能力,特别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更会直接作用于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反馈话语是实现师生良好交流的一个有效手段,也可以直接反映出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本文通过对中学英语课堂的反馈话语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在课堂中存在的这些现象探究其采用的对策,并从四个方面着手来具体指出提高教师反馈话语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简单易行的教学方法,它是沟通教师、学生、教材联系的桥梁,是师生进行信息交流与反馈的主要渠道,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问题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情感的启动、知识的掌握、思维的发展、学习方法的改进等,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但有些教师的课堂提问随意性较大,问题的思维空间不是太小,就是过大,或者问答行为处理不当,使课堂提问成为无效的劳动。要使课堂提问发挥出高效益,笔者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提出的问题至少应具有四个特性首先是方向性。提问是…  相似文献   

6.
课堂学习以及教材讲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解题思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创建完善的解题方式,并使学生能够对解题方式进行不断的优化,帮助学生创建更加全面的解题思维.因此,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教学水平,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基本含义,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以实现新课改背景下“立德树人”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的“执行力”是指他们在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和思考的主动学习能力,是通过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来体现的。高中数学课堂中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行培养最有效的方式是让学生“动”起来,提高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执行力”。学生在高中数学课堂学习中,不仅要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掌握,还要通过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方式获得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单纯地依靠对教师解题思路的模仿和对数学习题的记忆不能促使他们实现在数学中的创新能力。只有让高中数学课堂成为展现学生思维的场所,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提高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执行力”,才能让学生不断探索数学的本质和规律,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质。  相似文献   

8.
朱国庆 《学子》2013,(9):77-78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实现教学反馈的主要方式,也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手段。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可见,在初中社会学科教学中,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那么,初中社会课教师该如何结合教材设计有价值的提问呢?一、感知教材,提问要有针对性教师在设计提问时首先要感知教材、了解学生。要针对不同的教学  相似文献   

9.
小学英语教学中,反馈矫正是师生之间相互沟通、信息交流的主要途径,是教师进行教学调控,加强学习指导的重要依据。为了提高反馈矫正的实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实验,常用的实验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调查法。一、观察法在课堂上,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一边讲解一边有意识地用眼睛观察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获得反馈信息,进而调整教学过程。根据观察的途径,观察法可包括课堂观察法和课外观察法。(一)课堂观察法课堂观察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统观整个课堂,从学生的动作、表情等情绪反应中获得反馈信息。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  相似文献   

10.
朱国庆 《学子》2013,(11):77-78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实现教学反馈的主要方式,也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手段。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可见,在初中社会学科教学中,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那么,初中社会课教师该如何结合教材设计有价值的提问呢?一、感知教材,提问要有针对性教师在设计提问时首先要感知教材、了解学生。要针对不同的教学  相似文献   

11.
有序思维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其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具体过程,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为真实有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体验有序思维的形成过程,灵活学习的思维方式,最终实现有序解题,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12.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常常不能以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矛盾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去观察问题;不能把学过的知识变成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东西;不能够把客观事物看成是个别和一般、同一和差别的矛盾统一体。对于一个具体问题,只是机械地把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反映在脑子里,产生出一个习惯性的处理方式,一旦这种方式失去作用,便陷入困境。这种孤立、静止、片面地分析问题的方式会使人的思维僵化,反映迟钝,学习兴趣减弱,学习成绩倒退。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  相似文献   

13.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联系教材、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的纽带,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作为数学教师,怎么才能充分准备,预设课堂中的问题情境呢?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课堂导学案的大力推广,在听课中笔者发现有的历史教师过分依赖导学案,课堂上的应试成分更浓,整个流程主要就是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发现问题,教师带领学生探究难题,课堂反馈训练,最后再留下课后巩固训练。诚然,整个教学过程充分注意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为主,这样的课堂很实用,也受到了许多教师和教学专家的认可。  相似文献   

15.
<正>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理念倡导的,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逐步获得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设计了不少探究性的内容,教师如何立足教材实际,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深入教材开展探究性学习,让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我结合课堂教学谈几点看法。一、挖掘探究素材,搭建探究平台小学数学是一门思维性较强的学科,许多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都是学生探究的素材,这些内容分布在数学教材的  相似文献   

16.
正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的"执行力"是指他们在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和思考的主动学习能力,是通过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来体现的。高中数学课堂中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行培养最有效的方式是让学生"动"起来,提高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执行力"。学生在高中数学课堂学习中,不仅要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掌握,还要通过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方式获得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单纯地依靠对教师解题思路的模仿和对数学习题的  相似文献   

17.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教学活动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实现学生主体的回归。课堂现状折射出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是学生思维能否得到很好发展的关键点。教师应着力于问题的设计,研究核心问题、基本问题和具体问题所形成的探索性问题链,立足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关注学生思维的过程,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养成,提升学生思维的参与度等。  相似文献   

18.
王华  周兵  周晨希  马志鹏 《文教资料》2013,(30):194-196
教师的纠正性反馈语在学生的词汇学习过程中,对启发学生思维具有重要作用。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者在词汇学习过程中有错误在所难免。鉴于此,作者试图探析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纠正反馈对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教师纠正反馈可以引导学生自行修正错误,在学生词汇学习中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的假设。这一研究结果对中学英语课堂中的词汇教学具有实践意义,教师应该重视课堂中的纠正反馈,增强学生内化词汇的能力,并最终实现学生能够成功应用词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技巧一样,也必须通过训练。而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题,加强思维训练,使学生练得精、练得巧、练到点子上。  相似文献   

20.
历史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来实现的。提问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的技巧、能力和艺术,提问必须是在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出一系列环环紧扣的问题,从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发现历史的本质,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