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全球化背景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难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我国加入WTO,信守通行的国际规则已经成为广泛共识,也成为校园生活的热门话题。就操作层面而言,国际规则本身是价值中立的,但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往往使其负载新自由主义、全球主义和数字资本主义等思想内涵。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洽教育既要信守国际规则,又要免于新自由主义、全球主义和数字资本主义的陷阱。从这个角度看,如何处理新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全球主义与爱国主义、数字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等思想之间的关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正视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新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改革开放以后迅速成为一种社会思潮传入我国,一些学者主张从新自由主义的观点出发主导我国的改革开放.本文从国内国外两方面出发,分析了新自由主义在中国的成因.  相似文献   

3.
从国际金融危机看新自由主义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当代形态--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基础就是以"华盛顿共识"为其完成形态的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的推行及其畸形发展,必然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加剧全球经济动荡,严重损害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新自由主义推行彻底的私有制、反对公有制,颠覆社会主义制度,损害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主权;新自由主义极力用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规制"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威胁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西方国家推行新自由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工人大量失业、贫富两极分化、政府垮台、社会动乱等严重社会问题,尤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更是造成灾难性后果.必须警惕和抵制新自由主义的干扰,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4.
新自由主义将民主政治隶属于贪婪的市场经济法则之下,将市场的价值延伸并散播到所有的制度、社会行为乃至人类生活,最终导致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岌岌可危.这一方面表明新自由主义已经陷入困境而无法自拔,另一方面也宣告了全球资本主义民主神话的破产.  相似文献   

5.
新自由主义是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和政治意识形态,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霸权主义的理论依据与工具,是资本主义世界在国家关系的博弈中用来制造公共危机的工具,更是人类应对公共危机的障碍。实践证明,新自由主义主导下构建不了应对公共危机所需要的治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强国家主导的公共卫生系统建设和相关生产服务体系的完善,是人类应对未来公共危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一、新自由主义及其教育理念 新自由主义是在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与凯恩斯主义相左的西方当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凯恩斯主义认为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可以刺激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保证充分就业,扩大社会福利。调节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新自由主义则强调以市场为导向,主张企业私有化、经济自由化,反对国家干预调控等。  相似文献   

7.
新自由主义不仅是一种经济理论体系,也是一种政治理论学说。围绕国家与市场、自由与民主、国际关系与全球治理这三个核心范畴,新自由主义建构了一种新的社会政治模型,这种模型勾勒出了遍及全球的政治转变的条件。为准确把握新自由主义政治学的理论观点和价值取向,必须梳理、归纳新自由主义政治学的理论主题,揭示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本质,破解新自由主义的"神话"。  相似文献   

8.
自由主义是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自由主义思潮也不断向全球扩张,给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冲击。实践证明,新自由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不仅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政治灾难和信仰危机,也使西方发达国家自身陷入了重重危机之中。  相似文献   

9.
新自由主义代表着垄断资本的意识形态,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既产生积极的影响,又带来许多负面的东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加深对新自由主义的理解,加强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力度,既要看清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的积极影响,又要看到其消极影响,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属性、现代化转型为视点对其进行批判,坚守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坚持社会主义的平等、自由。  相似文献   

10.
郑小娟 《高教探索》2007,(6):136-136
国际规则本身是价值中立的,但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往往使其负载新自由主义、全球主义和数字资本主义等思想内涵。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信守国际规则的同时,必须正视新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全球主义与爱国主义、数字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等思想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论学术资本主义的生成逻辑与价值冲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术资本主义是一种市场导向的知识生产与转化方式,是一种基于专业化理念的大学组织与管理模式,是一个影响大学及其成员身份定位的文化系统。政治上的新自由主义浪潮,经济上的资源依附压力,社会文化中的绩效至上、自由竞争理念,大学自身在全球化时代的组织转型等因素共同促成了学术资本主义的生成。学术资本主义隐含有一系列价值冲突,表现在大学自身的属性定位、学术科研导向及大学治理变革上。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olicy contextualization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within post-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lifelong learning (PCET) in England and aims to locate PCET in a range of arguments that frame discussion. These arguments are necessarily discursive in that whilst they bear some relation to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they move beyond these to construct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society, the economy and education. The paper critically examines globalization, reflexive modernization and its links with third way politics. It concludes by exploring debates concerning pedagogic practice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waged labour. It argues that the progressive nature of this pedagogic discourse is compromised by its acceptance of capitalist relations. Nevertheless space for intervention remains building upon the democratic concerns of reflexive modernization as well as the contradictions of a consensual capitalism that claims to offer social justice.  相似文献   

13.
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来讲是重大转折的开端,它对所有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社会保障的历史上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仅从危机过程中.美国有关老年人口的保障制度产生、发展及逐步的完善来进行简单分析,以求对老年人保障制度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Given my long-time interests in neoliberalism and questions of subjectivity, I am pleased to respond to Jesse Bazzul’s paper, “Neoliberal Ideology, global capitalism, and science education: Engaging the question of subjectivity.” In what follows, I first summarize what I see as Bazzul’s contributions to pushing science education in ‘post’ directions. I next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post-neoliberalism” as a tool in this endeavor. Finally, I address what all of this might have to do with subjectivity in the context of science education. I speak as a much-involved veteran of a version of the science wars fought out in education research for the last decade (NRC 2002). My interest is to use this “battle” to think politics and science anew toward an engaged social science, without certainty, rethinking subjectivity, the unconscious and bodies where I ask “what kind of science for what kind of politics?”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是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它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 ,也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带来了一系列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在资本主义主宰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秩序的情况下 ,不仅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会不断激化 ,而且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无法克服的矛盾 ,如跨国公司与国家主权的矛盾 ,跨国公司的效率追求与各国的公平要求的矛盾 ,知识的公共性与知识产权的专有性的矛盾 ,文化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的矛盾等。全球化的内在矛盾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以及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客观的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16.
十六世纪,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诞生,江南市镇普遍兴起。朱泾镇从一般乡村聚落发展为唐代的集市,明代之市镇,特别是在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空前繁荣,确立了区域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地位。此中除了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外,其健全而有效的社会运行机制适应了当时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江南商品社会的发展。明清时期的朱泾镇依靠国家的力量和地方势力的积极参与,建立了良好的社会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7.
弗洛姆站在西方传统的人道主义立场上批判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从异化的角度阐释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他认为。异化的症结所在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重占有”的本性:主张通过对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一系列变革来消除异化。对弗洛姆的异化理论。要给予正确的客观评价,尤其是要看到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启示作用。但是。他的异化理论的核心是人道主义,使他的思想陷入空想漩涡。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8.
浅析哈代"威塞克斯小说"的悲剧性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创作的"威塞克斯小说"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入侵英国农村后,社会经济、政治、道德、风俗等方面的变化以及小农破产后的悲惨命运.本文试从作家如何通过叙述"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的发展过程,以及如何利用独特的传统与现代的糅和、景物描写等艺术手段,来揭示威塞克斯小说悲剧性主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的百年抗争与探索,即使象革命党人领导的辛亥革命都因国际国内反动势力的掠杀和资产阶级自身政治经济上的软弱而失败.中国必须探索新的出路.中国共产党80年的光辉历程说明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能够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市场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受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国际和国内政治与经济发展、劳动力就业市场和经济全球化等因素的影响,澳大利亚政府将市场法则引入职业教育领域,运用市场化机制建立多元职教经费体系,较好地解决了经费不足问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促使职教逐渐形成主体与方式的多元化格局;充分挖掘市场潜力,利用社会力量来招聘职教师资;提供政策与法律保障,推动了职教市场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