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秋季,新课程在我市启动,七年级学生开始试用湘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地理学科实验教科书。通过一年来对新教材的学习,感受到了新教材的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转变,通过对新老教材的比较鉴别,我对新教材有一些肤浅的认识。一、新教材文字内容删减多看过初中地理新教材后我们发现,新教材纯粹文字内容(大字部分)特别少。于是,就有老师说,教材内容少,好上。也有老师说,新教材内容少,不好上。相对而言,我比较认同后一种说法。和老教材相比,新教材的文字内容的确删减许多,但删减的大多数内容是需要在“阅读”、“活…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新译林英语教材在农村小学运用、过渡的过程,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阐述了对于新教材各个部分的有效教学方法,以及多媒体、思维导图、实物教学法相结合在新教材中的运用等。  相似文献   

3.
数学新课程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学得轻松了,思维活了。这是数学教师的共同感受。新教材情景图多了,文字少了,但学习内容却有增无减;学生活动的内容多了,练习的内容少了,课堂时间多用于探索学习。  相似文献   

4.
薛青 《教师》2014,(7):54-54
正冀教版《英语》(衔接三年级起点)这套英语教材是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编写的从小学到高中的一套完整的英语教材。这套教材的最大特点是内容丰富,信息量大,题材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习活动丰富有趣。教材强调语言的多输入,多接触,并提供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多参与,敢冒险。通过多种生动有趣的活动,使英语学习变得"容易又有趣"。2003版为我们所使用的第一版,随后逐年都有稍加调整,2011版改动较大,在此仅以2003版与2011版为比较。2003冀教版英语教材,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简洁文字搭配生动鲜活的图  相似文献   

5.
教材通过活动展开 小学自然新教材以活动贯穿整体,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对小学生的调查表明,很多学生十分喜爱这本图文并茂、学起来也轻松愉快的小学自然新教材,而大多数自然课的教师也非常欢迎这本教材,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大家对自然这门小学科如此欢迎?  相似文献   

6.
目前使用的初中英语新教材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内容切合学生的英语学习需要,口语交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此外,这套初新教材还十分注重与小学英语教材的衔接,教材词汇量多,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教学中要注意课堂知识的构建,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考查。《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应发展学生听、说、读、  相似文献   

7.
陈霞 《教师》2014,(3):126-126
正自小学三年级英语课程改革推进以来,全国已经有一批小学英语教材在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编写和出版,并通过了教育部教材审查委员会的审查,分批向全国推荐。新编的教材无论是在编排方式、色彩运用、版面设计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落实了新课程的许多新鲜理念。新教材比较重视让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兴趣,同时注意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新教材中,特别突出的是对学生的预感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高。但是,新课标的改革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  相似文献   

8.
黄桂苹 《考试周刊》2014,(33):72-72
<正>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可见,数学课不仅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概括、判断、推理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应渗透思想教育,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怎样才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一、巧抓情境图,渗透德育意识打开新旧教材做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新教材增加了很多情境图。这些情境图内涵丰富,含义深刻。巧妙利用情境图,充分挖掘情境图中的资源,将是新教材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  相似文献   

9.
齐立彬 《考试周刊》2014,(33):142-142
<正>1.对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的认知湘教版的这套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较旧教材而言,做到了文字更简洁、生动,图文并茂,呈现形式活泼多样。与以往的教科书比较,新课程的名词、概念出现得少了,结论性的叙述少了,"读图思考"、"活动"、"阅读"和"案例"等问题探究的形式多了。文字篇幅明显减少,图幅数量增多,甚至许多地方以图代文,使图像成为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新课程在设计上明显增强了对学生的启发性,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尽量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凸显新课程理念在教材的展现方面刻意模拟良好的学习情  相似文献   

10.
<正>《数学课程标准》强调: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要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数学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我认为只有当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时,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在新教材中大量的主题图取代了文字,教师和学生都感觉没什么可读了,其实,这就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正是因为文字少了,教材中出现的相关结论性文字、符号、图、表等信息就显得更加重要,不细细研读,就很难体  相似文献   

11.
英语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意识,新修订的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具有情境性、整体性的特点。在使用新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主要有:开放教学情境、适度教材开放和回归真实生活角度,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和"发展性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背景:PEP小学英语教材从四年级下册才开始出现语音教学内容,主要是五个元音字母的发音,但是在接触四年级下这本教材以前,好多学生往往只能依靠死记硬背和用汉语注音的方法来记忆单词,这样会给学  相似文献   

13.
主情景图是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的主要特点,在每节课堂上,它总会向学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美丽画面,展示出生动活泼的内容情节。尤其是低年级英语教材中,给枯燥的教学赋予了生命,融入了生活气息,在一定程度上为小学英语课堂增添了无穷乐趣,也为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了丰富的主题教学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情景图创造性地使用主情景图,发挥主情景图的最佳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式使用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英语教材(下称新教材)已经六年了,广大英语教师不断改革、锐意进取,在新教材的教授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笔者通过对我市部分农村中学的听课和调查发现,不少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步入了一些误区,导致英语教学迟迟不能走向正轨,现归纳总结如下。 误区之一:新教材、旧教法。 由于一些英语教师长期教授统编教材,其教法已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加之农村中学由于经济等方面的制约,外出学习听课机会少,因而还是“老师讲,学生听”;少数教师还认为掌握英语就必须“多讲语法,多做习题,多背句型,多背单词”,教法相当陈旧。  相似文献   

15.
刘安荣 《快乐阅读》2011,(18):35-35
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例子与以前的教材例子相比,有许多新的特点,教学例子多以情境图出现,灵活度更高,给学生和教师发挥的空间大。教学时使用例子的方法应当有所突破,才能适应农村学生的学习。教师要对新教材深知熟虑,现将如何进行边远山区小学数学新教材教法浅谈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英语教材既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和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媒介。而完整的教材文本体系则由插图和文字组成。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中就存在大量插图,将教材插图与文字进行有机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完整的语篇结构。本文结合译林版小学英语的教学实际,对于教材插图的有效运用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第一册在5的认识和计算后,安排了"0"的认识与计算.学生对其中的"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比较容易接受,但对"0"表示起点,并且是一个数,就比较难于认识.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启发学生初步认识"0"以后,出示一幅青蛙跳远比赛的活动卡片图:  相似文献   

18.
数学新课程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学得轻松了,思维活了.这是数学教师的共同感受.新教材情景图多了,文字少了,但学习内容却有增无减;学生活动的内容多了,练习的内容少了,课堂时间多用于探索学习.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摒弃了注入式学习,学生不再坐享其成,要求在教师引导下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自主探索数学规律和结论.—部分思维活跃的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学而上进;而一部分中等及中下学生只能被动听取别人的意见,听的方法多了,反而一节课下来似懂非懂,学而少获.  相似文献   

19.
<正>"图文"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能够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发展学生阅读技能;能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利用"图文"可进行以下教学设计:逐图分析,问题引领,深入解读故事;借助图片,设置问题,整体感知故事;利用图片,灵活操练,巩固复习故事。一、"图文"的内涵理解"图文"即图片和文字。外研版小学英语教材的每一单元中都设置了完整的教学故事,这一故事配有生动  相似文献   

20.
去年全国高一年级学生开始使用新的英语教材,此教材同旧教材相比更注重英语作为语言的交际功能,更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选材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新颖有趣,感染力强,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它还采用分项目编排,教学目标相当明确。这本教材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也利于英语教师的发展。但是新教材的使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