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微电影凭借自身优势成为时尚传播的新载体。本文梳理了时尚、传播以及载体的关系,归纳了微电影有利于时尚传播的特点,展望了时尚微电影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正冷酷的表情、对比强烈的色彩、暧昧的角色关系成为当今许多服装、美妆广告摄影图片的主要符号元素,经常见诸时尚杂志或报纸,这些摄影也常常被称作时尚摄影。时尚摄影的表现对象以人物为主,多应用于服饰品牌的广告摄影当中,它以独特的造型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以水,利用商业广告为公司提升品牌形象和为产品拓展销售市场成为流行的做法,广告时尚应运而生。吸引人的广告总是尽力展现其亲和的一面,在中国,像“农夫山泉有点甜”、“特步,非一般的感觉”等朗朗上口的广告词连几岁的孩童都能烂熟于心.  相似文献   

4.
冷酷的表情、对比强烈的色彩、暧昧的角色关系成为当今许多服装、美妆广告摄影图片的主要符号元素,经常见诸时尚杂志或报纸,这些摄影也常常被称作时尚摄影。时尚摄影的表现对象以人物为主,多应用于服饰品牌的广告摄影当中,它以独特的造型风格成为广告摄影中令人瞩目的一个门类。然而面对众多风格日趋雷同的时尚摄影,我们不禁要问,  相似文献   

5.
王毅 《现代视听》2012,(10):70-73
不同的社会和时代,不同的经济环境,不同的心理状态,不同的地域,人们对时尚的认识和需求,都有很大的差别。这就体现着时尚传播的差异性。广播电视传媒只有认真研究和把握了时尚传播的差异性,才能在时尚传播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更好地担负起自己的职责。  相似文献   

6.
毫无疑问,“时尚”已经成为准确描绘都市男女的一个关键词。尽管时尚有时候也会被不怀好意地挖苦、嘲讽,但它却并不因此而隐匿踪迹,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举凡家居、服饰、饮食、旅游、汽车、宠物、电影、恋爱、婚姻等等,无不与时尚联系起来,按照时尚的标准和风格来演绎。这些生活的单项主题,经过报纸时尚版面日复一日的拼接,成为对都市人生活情景的真实描摹。在这活泼泼的原生态之后,我们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其间超现实的精神脉动,透视到其间蕴含的文化血流。这样的精神脉动和文化血流,使时尚版面突破了日常琐屑生活的束缚和局限,表现了别具…  相似文献   

7.
8.
“服 装大市 ,服装强市”是港城宁波一张亮丽的“名片”。昔日的“红帮裁缝”曾经创造过这样的辉煌———制作出中国第一套西服和中山装 ,开设了第一家西服店 ,撰写了第一部西服理论书籍 ,这些“第一”足够令世人刮目相看。如今 ,“红帮”故里又成为名扬海内外的中国“服装之都”。据统计 :中国纺织总会推出的“中国十大西服排行榜”上 ,宁波的“杉杉”、“罗蒙”列第一、第二名 ;在“中国十大衬衫排行榜”上 ,宁波的“雅戈尔”已连续几年稳居第一。此外 ,还有一大批像“一休”、“太平鸟”、“洛兹”、“培罗成”、“步云”那样全国非常知…  相似文献   

9.
王育楠 《新闻前哨》2011,(12):81+87-81,87
在中国,时尚媒体是继妇女、生活类读物之后的一个新类别,追溯其成长史大概要从纺织服装类期刊开始。受1979年皮尔·卡丹制造的中国首场时尚处女秀的触动,1980年《时装》杂志创办,继而1985年《上海服饰》面世。1988年,《世界时装之苑》借助与法国桦榭集团的版权合作,在中国第一次找到了纺织服装类期刊与时尚生活之间的契合点。1993年,中国第一本专业时尚杂志《时尚》的出现,奠定了时尚纸媒体的初级形态。《瑞丽》、《风采》、《中国服饰报》、《服装时报》等一批时尚纸媒体的随之崛起,从某种程度上见证了这些年中国经济的加速度和时尚生活的方程式。"中国时尚媒体"群体由此逐渐清晰起来。  相似文献   

10.
赵敏晶  刘宗元 《今传媒》2013,(2):144-146
本文从从生活中影视影响时尚流行的现象谈起并研究分析了影视与时尚的关系,利用传播学理论对影视观众进行受众分析,论述了影视传播对影视观众的心理影响过程,强调了影视推动时尚流行发展对大众传播的促进。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时代娱乐产业的去中心化发展趋势,"颜值"经济的兴起推动了时尚行业的蓬勃发展,爱美成为一种潮流选择.在新浪微博上经营较久的时尚类微博主粉丝庞大,受到众多时尚品牌的青睐,不仅为品牌带来显著的经济价值也为自身谋求了丰厚的利益,甚至影响时尚界的品牌推广方式.本文主要以新浪微博的时尚类博主为研究对象,考察具有影响力的微博大号,分析他们使用的传播方式、传播策略以及这些传播内容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广告的责任问题一直引起业界关注,如今在时尚至上的消费主义社会,广告与时尚的结合也日益密切。广告鲜明地体现和引领着时尚潮流,形成广告传播的时尚化特征。但如今时尚文化以自身独特方式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导致青少年群体消费主义倾向严重。这种现象引起社会的关注,相关研究也日渐增多。正如广告与时尚的密切关系,故在研究中必须从广告对时尚的传播角度来分析广告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与宣传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承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3.
14.
一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是一座充满诱惑、充满活力的城市,是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也是当时远东最为耀眼的一颗明珠.在这个标志着中国时尚生活诞生的大都市,被誉为"中国第一本彩色大型画报"的<良友>画报应运而生,并以其高品位的内涵、图文并茂的形式,在民国时期承担起了向中国普通民众传播时尚文化信息的重任.  相似文献   

15.
第四届宁波国际服装节把“中国首届服装新闻论坛”作为重要的一项活动,邀请海内外的时尚媒体记者,共同来研讨“时尚媒体如何适应中国服装产业和服装文化的发展,并与世界服装媒体形成同步发展态势”这个大家感兴趣的题目。这次论坛活动将会成为服装节系列活动的一个“亮点”,必将有效地促进和推动媒体与服装产业、服装文化的“联动”与“互动”.开创时尚媒体发展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结构、传播场域、传播媒介的转变,时尚传播模式趋于复杂,并与时俱进地结合了新技术.梳理十九世纪以来的时尚传播理论与实践发展,发现当代时尚传播模式的数字化、跨学科发展趋势与特征.分析期间的时尚消费群体、传播场域、传播媒介、传播路径演变,对应当代时尚传播模式的商业化、多元化、系统化特点,以上述四个方面作为模型建构的关键要素,借鉴哈罗·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与香农-韦弗信息传播模式,进而构建当代数字化动态时尚传播模型.比对传统时尚传播模型,数字化动态时尚传播模型在传播路径方面更强调整体性与互动性,其传播方向也由单一机械向动态整体转变.  相似文献   

17.
盛楠 《青年记者》2008,(14):127-128
时尚娱乐类广告不同于传统广告的硬性推销模式,而是注重针对受众情感和注意力的软性吸引,使他们在接受传播信息的同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情绪上的认同,在享受广告所带来的快乐与愉悦的同时,接受广告中蕴涵的信息.当受众融入到广告所展示的情景,体验其中所包含的趣味时,广告信息同时也潜移默化地输送到消费者心中.时尚娱乐类广告最主要的功能是引导个性和主张,创造流行和文化,并以此影响人们的生活形态、情绪和趣味,最终将品牌潜移默化带入消费者生活之中,并影响他们的消费行为,深化消费者的品牌体验.  相似文献   

18.
时尚产生于传播,从传播学视角解读时尚,就是研究在社会情境中时尚符号如何通过各类媒介实现扩散与共享.时尚讯息的水平流动与纵向传递相互交错,与此同时,时尚传播表现出的悦目性、符号性、可复制性的核心特征,使其价值体系、实践风格与其他传播形态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曹天府  李雪 《新闻世界》2011,(8):294-295
社会中的每个人由于对归属感的需求都会产生从众心理,当单个的人结成群体后,个人的个性被淹没了,取而代之的是群体的无意识。大众媒体便利用了这种无意识,通过与时尚明星合作,运用广告进行时尚宣传。尤其是当下的网络时代,媒体甚至具备了凭空创造时尚领袖的能力。因此,传媒主导着时尚传播。  相似文献   

20.
当下广播电视中的语言传播注重对时尚的观察与跟随,这一现象是值得肯定的。在大众文化影响日益深入的时代,跟随和引领时尚是语言传播利用大众文化传媒的特长保持和强化语言传播时代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语言传播的时代感要求语言传播要体现时代氛围,折射时代发展轨迹,体现时代精神,引领时代潮流。广播电视语言传播需要有时尚意识。但是在当今的语言传播的现实之中,存在着时尚意识价值偏移的倾向,应该引起业界从业人员和研究者的重视。这种偏向表现在:一、时尚价值判断缺失时尚是易变的,它能在一定时期内造成一种社会依赖性,这就需要传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