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实验课本第九册第158页“圆的认识”,练习三十二第1-6题。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同一个圆内直径长度与半径的关系。 2.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步骤和方法,学会画圆。 3.通过操作直观,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进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课本第十二册3圆的面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的面积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面积。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未知问题转化成已知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步理解和掌握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圆的认识     
教学内容 :小学九义教材第 1 1册第 1 0 6— 1 0 8页“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  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 ,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 掌握圆的特征 ,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相互关系。   3 理解和掌握画圆的根据、步骤和方法 ,会用圆规画圆。   4 通过操作、观察、想象、分析、概括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使学生想创新、爱创新 ,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圆的特征和圆画法。  教学模式 :互动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学具准备 :一个纸圆、一副圆规。  教学过程 :(课前 ,学生课桌椅已摆成半圆状 ) …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6-58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圆,知道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的概念。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探究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相互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合作交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P85~94,做一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圆的面积的含义,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面积。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类比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教学重点: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欣赏一幅美丽的画面。(出示:一头牛被绳子拴着在草地上悠闲地吃着青草。)看着这头被绳子拴着吃草的牛,如果我们用数学的眼光去欣赏这幅画,你会联想到什么?(牛把能吃到的草全部吃掉,草地上将留下一个圆。)2.提问:这个圆的圆心在哪里?圆的半径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93~96页的例1、例2练一练、练习十七的第1~8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2.掌握圆中半径与直径的特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几何图形“圆”,知道什么是圆心和圆的直径、半径;掌握圆的基本特征,并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已知半径或已知直径的圆。在认识圆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操作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获得相应的发展。教学重点:掌握圆的基本特征。学具准备:圆规、直尺、大小不等的圆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观察、谈话。出示下列图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第94 页、95页,练习二十四的相关习题。[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圆的面积的含义;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2.智能目标: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向学生渗透数  相似文献   

9.
刘梅 《黑龙江教育》2007,(10):46-48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十一册第85~88页.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36~37页。教学目标:1.向学生渗透联系和转化的观点,并养成认真仔细的审题习惯。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求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解决有关实际问题。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并应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教具、学具:圆柱的体积教具、多媒体、课件和自制的圆柱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怎样计算圆的面积?这个公式是怎样推导的?[课件显示等分圆及拼成近似长方形的过程:通过圆的圆心,将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个…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人教社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十二册1—2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并能用字母表示。 2.能正确地使用圆规画圆。 3.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计算。 4.认识圆是轴对称图形。 5.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的圆的概念去观察和认识日常生活中有关的事物。  相似文献   

12.
侯勇  孙鹏鸣 《辽宁教育》2006,(8):122-12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85~87页,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能按要求画圆;   ……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93~96页的例1、例2“练一练”、练习十七的第1-8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2.掌握圆中半径与直径的特点、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并能画规定大小的圆。3.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圆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4.
在高小算术课本第四册《求积》一章中,《圆的周长和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和体积》、《圆锥的体积》三节是教学的重点。圆、圆柱、圆锥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常遇到的形体,教学这部分教材,使学生掌握关于圆、圆柱、圆锥的一些基本知识和计算技能,发展空间观念,对他们毕业后参加生产劳动和进一步学习都十分必要。现在把我的教学打算写出来,和大家研究。一、圆的周长和面积:这一节教材引进了有关圆的一些概念,讲述了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要求主要是: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什么是圆心、圆周、半径、直径,会用工具画圆;2.使学生形成圆周率的概念,掌握它的近似值,知道求圆的周长的公式,能运用公式,根据已知的直径或半径求出圆的周长,根据圆的周长求出圆的直径或半径;3.使学生知  相似文献   

15.
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与圆有关的概念和一些重要性质;掌握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特别是直线与圆、圆与圆相切的判定与性质.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论证、计算和作图.2.使学生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掌握等分圆周作正多边形的方法,能正确地利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性质、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有关的计算问题.3.理解反证法证明命题的思路,能够运用反证法证明一些比较简单的几何命题.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五册第6~7页例1、例2及“做一做”内容,练习二的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二、三位数的算理和算法。2.学会笔算竖式的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重点:掌握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法则。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 1.从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使学生认识圆. 2.使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中半径与直径的特点、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并能画规定大小的圆. 3.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圆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从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使学生认识圆。2.使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中半径与直径的特点、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并能画规定大小的圆。3.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圆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85~87页,圆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能按要求画圆;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活动,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圆的特征及画圆。教学难点认识圆的特征。一、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几位同学站在一条水平直线上同时套同一目标物。师:玩过套圈游戏吗?他们这样站位合理吗?为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课件,目标物与每生连线,学生直观地看到两点间的距离垂线段最短,明确不合理的原因,从而寻求新知。师:那…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人教版)第76—78页,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八中的第1—4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2.通过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渗透旋转、平移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