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在录音报道中,现场直述就是记者在所要报道的新闻事件现场直述其言,以口头方式报道新闻。记者的口头报道与记者所选用的现场录音素材同步进行录音,形成记者语言与现场录音素材结合为一体的报道素材,然后再筛选、复制成录音报道播出。那么,这其中记者的语言有什么要求呢? 第一、记者要有充分地心理准备。因为现场录音报道不同于现场转播,所以记者的报道不是照相式纯客观的看到什么说什么,而是要服从已经确定或者一定的报道要求。记者的报道语言在现场录音后,回到编辑部又只能是进行必要的筛选整理,而不能  相似文献   

2.
广播里的录音新闻、录音通讯、录音访问、录音座谈和口头报道等录音报道形式,已经日益受到广大听众的欢迎。但是,目前有些录音报道节目存在着失真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合理想象”。有的记者任意从文学的角度,给录音报道添枝加叶,用以增加气氛和美  相似文献   

3.
录音报道的真实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记者叙述的真实;二是现场实况录音的真实。这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其中有一个方面出了毛病,整个录音报道就会失去其生存的价值。记者叙述,无论是口头的或文字的,都要求完全真实。现场实况录音的真实性更应当加以重视。因为录音报道之所以比文字报道感人、可信,关键就在于音响的真实。  相似文献   

4.
录音报道是一种最常见的广播报道形式。通常,录音报道有两个基本要素:音响(现场实况音响和人物谈话)和记者叙述(口头叙述和文字叙述)。其中,音响,特  相似文献   

5.
广播里的录音新闻、录音通讯、录音访问、录音座谈和口头报道等录音报道形式,已经日益受到广大听众的欢迎。但是,目前有些录音报道节目存在着失真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合理想象”。有的记者任意从文学的角度,给录音报道添枝加叶,用以增加气氛和美感。如某领导作报告结束时,下面群众没有掌  相似文献   

6.
曹仁义 《中国广播》2010,(9):71-72,79
录音报道的五种形式中,除了现场报道记者在新闻现场说而不必写稿之外,其余四种形式——录音新闻、录音通讯、录音特写、录音访问,一般都应写出文字稿。这种文字稿叫记者阐述,俗称解说词。  相似文献   

7.
录音报道,同其它形式的新闻报道一样,必须严格坚持完全真实这条原则。录音报道的突出特点,是可以再现报道现场的各种声响,听来常常使人感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往往比一般文字报道更加可信。然而,我们广播电视界的一些新闻工作者,由于主客观原因,往往闹出笑话,制造出虚假的录音报道。常见的虚假录音报道有以下几种: 一、伪造现场,照稿讲话。如讲话录音,稿子明明说“某同志在劳动现场对记者说”,但讲话录音里一点儿现场的音响都没有。稿子里明明说“某同志向记者介绍”,但录音的腔调却象在大会上作报告。有的被采访  相似文献   

8.
现场报道是广播记者经常采用的一种报道形式。顾名思义,现场报道是广播记者深入到所发生新闻事件的现场边观察采访,边描述解说,边录音的新闻广播形式,它具有迅速及时、现场感强、内容精练、结构单纯等特点,用以报道预知的、空间跨度小、有强烈音响的新闻事件。“现场”是最基本的特征,现场观察、现场述说、现场采录是构成这种报道形式的三要素,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叫“现场报道”。有的记者在现场录了实况音响,回到编辑部再录下自己的解说,然后复制合成,这不能冠以“现场报道”之名,只能叫做“录音报道”。还有的记者远离新闻事件现场,把写好的稿子对着话筒念一遍,传回编辑部,这更不能称为“现场报道”,只能说是某某记者的报道而已。  相似文献   

9.
杨晓燕 《青年记者》2006,(12):95-95
现场报道,是指记在新闻事件现场以口头方式报道新闻.构成报道的记口头语言和录音素材,是在记采访的过程中直接融为一体的,而且是在新闻事件的现场完成的,集现场采访、现场录音、现场述说三位一体.现场报道有别于其他形式的录音报道,这种新闻体裁的特殊性,就要求记要有较高的新闻敏感性、收放自如的现场驾驭能力以及流畅清晰的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0.
录音报道是运用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音响(包括人物讲话)和记者叙述相结合的、广播宣传的一种特有形式。平时,新闻广播中采用的录音新闻,录音特写、录音通讯、现场报道、口头报道等,可统称为录音报道。录音报道与一般的报道相比,它显得更实在、更生动、更丰富一些。它充分发挥了声音是听觉的形象的特点,使听众闻其声如见其人,闻其音如身临其境,增强了新闻报道的感染力、说服力和可信性。  相似文献   

11.
录音报道,是利用现场音响素材报道新闻的一种广播报道形式。一篇完整的录音报道,通常是由记者现场叙述(播音员解说),现场音响、人物谈话等重要元素组成。然而,笔者在编辑实践中经常接触的那些冠以“录音报道”或“录音新闻”,往往只是文字解说加人物谈话,而缺失的却恰恰是现场音响这个支撑录音报道的关键性要素。  相似文献   

12.
录音报道,是利用现场音响素材报道新闻的一种广播报道形式。一篇完整的录音报道,通常是由记者现场叙述(播音员解说)、现场音响、人物谈话等重要元素组成。然而,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省的广播电台,还是地市的广播电台的现场录音报道,无一不受到听众的极大关注。主要原因是:偶尔出现形成“必有重大事件发生”的受众心理;直接播出现场的典型场景和典型音响无粉饰、雕琢之嫌;记者现场口头报道的情绪,语气同现场气氛和谐一致,内容更加真实可靠有感染力,使报道和听众之间缩短了空间距离;节约了录音剪辑,文字稿审阅,播音员录播等多道工序,缩  相似文献   

14.
广播录音报道中的记者描述,是指现场音响以外的文字稿件。录音报道中除了“录音专访”、“录音剪辑”等少数几种体裁外,其他形式的稿件,都是既有音响,又有记者描述的。记者描述有时是由记者本人口述,有时候是由播音员播读,然后经过复制合成,把音响和记者描述合成为一篇完整的报道。那么,广播记者如何写好记者的描述呢?  相似文献   

15.
随着广播事业的不断发展,作为广播新闻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录音报道日趋成熟。在录音报道中,录音素材的主体地位日渐突出。 所谓录音素材,也就是记者根据一定的报道思想和新闻事实,在新闻事件现场以录音形式采集,而尚未经过整理提炼的现场音响的原始材料。在录音报道中,除使用录音素材外,还使用记者语言。当记者语言以文字表达形式与录音素材相结合时,录音素材应占录音报道中的主体地位。 文字与录音素材相比,后者居主。在录音报道中,记者语言有录音素材不可取代的作用,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但是,记者语言与录音素材在录音报道中,在数量上不是平分秋色的,也不可能形式模式或  相似文献   

16.
各地各级广播台(站)经常播出录音报道,一些厂矿企业的广播室也常采用这种形式。许多青年记者乐此不疲,称之为“玩音响”。但据我所知,目前有许多录音报道是不合要求的,或者是质量很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采制者缺乏应有的知识和技能。 什么叫录音报道呢? 录音报道是具有广播特点的一种新闻报道形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广播界目前使用的多数录音报道中都有记者的阐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解说”。这是录音报道中直接报道事实、描述现场、启承转合的重要部分。这种记者阐述,可以由播音员播讲,也可由记者自己播讲。除现场报道有时需即兴阐述外,大部分录音报道,记者需事先采访后写出阐述稿。 这种记者阐述稿的写作,不同形式的录音报道与相应的文字报道中的消息、通讯、特写等的写作,有许多相同之处。例如,录音新闻同文字消息一样也要有个导语,提炼出最重要的事实或场景放在全篇  相似文献   

18.
广播是目前我国三大新闻传播媒介之一。即使在报纸兴旺、电视发达的今天,广播仍然以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等优势,受到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和欢迎。眼下,广播在报纸和电视的夹击之下,的确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这固然与广播的线性传播、过时不候、过耳难留等固有特性这些客观原因有关,应该说与广播新闻的内容、形式和反映速度等主观因素关系更大。如何扬长避短,提高收听率,笔者以为,大力提倡录音报道或现场口头报道,发挥广播自身特色,走广播自己的路不失为一条捷径。 录音报道或现场口头报道,要求记者不仅要到新闻现场…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省的广播电台,还是地市的广播电台的现场录音报道,无一不受到听众的极大关注。主要原因是,偶尔出现形成“必有重大事件发生”的受众心理;直接播出现场的典型场景和典型音响无粉饰、離琢之嫌,记者现场口头报道的情绪,语气同现场气氛和谐一致,内容更加真实可靠有感染力,使报道和听众之间缩短了空间距离,节约了录音剪辑,文字稿审阅,播音员录播等多道工序,缩短了报道和听众之间的时间距离。在没有现场直接转播设备的情况下,地方电台最快截稿时间可以定到播  相似文献   

20.
录音报道是录音新闻、录音通讯、录音特写、录音访问、录音座谈和口头报道等形式的总称。录音报道的突出特点是音响。音响是录音报道的特殊表达手段和特种语言。这里说的音响,是指从事件现场录下来的、经过选择提炼的人、物体和自然界的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