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明媚  林泉 《留学生》2012,(9):6-13
科技是人类打开宇宙奥秘的钥匙,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1995年5月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而创新的前提是民主自由的氛围。“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作为培养祖国未来建设和接班人的教师,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自由的化氛围。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人类一个永恒的主题,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而教育创新是教育界一个常新的话题。当今时代,知识与创新主导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要适应多元化的社会,培育出21世纪所需要的创造型的人才。就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当前,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社会要进步,科技要发展,根本之计在于教育。  相似文献   

4.
1985—1995年美国把创新(Creativity)作为其教育界的主题。近年来,我国也把创新教育提到事关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高度:“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尤其强调“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性作为民族自主之本,人类最有活力的行为,科学研究的生命线,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科学进步起到了灵魂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对人才的突出要求。创新能力是人类迎接未来挑战的能力。教育创新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已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音乐教育在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潜能及创新能力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生活中不能没有思维,工作中离不开创新。纵观漫漫的历史长河,我们人类之所以能够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逐渐地摆脱动物世界,建立起文明社会,并快速向前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皆缘于人类自身的思维创新能力。可以说,人类社会每向前迈出新的一步,都是思维创新的结果。对此,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江泽民同志这一论断,深刻而充分地反映了创新在民族和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奖励》2008,(12):16-37
正当我们沉浸在2008年每一个值得回忆的精彩瞬间的时候,2009年已经毫不犹豫地把我们推向新的起跑线上。告别辉煌的过去是人类走向创新文明的起点,任何创新的起点无疑都要秉承历史沉淀的进步,时间的划定只是人类告别自己的一种方式,创新是人类进步的原点,它洞穿了的是时间,改变了的是人类生活,缔造了一种延续的文明。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靠不断创新才得以实现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动力。而想象是创新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因为它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由此可见,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依赖于想象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没有创新,人类就不会进步。下面,本人就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正因为有了创新,社会才有了今天的进步。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呢?  相似文献   

11.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禀赋,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国力的提高、民族的强盛都与国民的创新创造能力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但创新的本质意义是什么?从本质上说,创新的含义是指,在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一切领域、一切层面上,能先于他人,见人之所未见,思人之所未思,行人之所未行,从而获得人类文明的新发展、新突破。“见人之未见,思人之未思,行人之未行”,一句话,创新的思想源泉就是:求异思维。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人类社会已进入到21世纪,学校作为育人的场所.在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育谈     
伴随着新世纪的曙光,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它的本质就是淘汰旧观念、旧技术、旧体制,培养新观念、新技术、新体制。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如果自立创新跟不上,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体现在教育上,就是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联系、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15.
徐伟阳 《课外阅读》2011,(10):260-260
创新,发明,都是人类固有的创造能力。也正是人类特有的创造力才使自己从蒙昧走向文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江总书记的这些朴实的话语,依据时代的发展而提出,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化及“文化认同”像幽灵一样君临天下,成为一个主宰性的主题。尽管人类已经取得进步,但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可能出现种种阻碍人类自身进步与发展的因素。如何以“文化立国”,让文化价值观成为促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进步的动力是致力于文化变革的专业人士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创新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生命和灵魂。创新体现在每个国民的素质当中。而如何为社会进步增添不竭动力的核心又体现在教育上。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是义不容辞的。  相似文献   

19.
贺超 《中学文科》2009,(7):48-49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动力。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这就充分说明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在这样的形势和要求下,英语这个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进行国际交往工具的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教育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型人才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在实施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