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第一课时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陶罐和铁罐》。请两位同学上讲台,分别书写陶罐和铁罐这两个词,不但要写对,而且要写好。(指两名学生板书陶罐和铁罐)同学们看一看,他们写得对不对,好不好。  相似文献   

2.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结合课文和学生实际变革学习方式,强化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策略之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能力和个性品质。一、背景《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有趣,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四次对话将陶罐和铁罐的神态动作描写得淋漓尽致,鲜  相似文献   

3.
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师:我们今天学习《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陶做的罐子和铁做的罐子哪一个更加坚固?生:铁罐。师:与铁罐的坚固相比,陶罐有什么特点?生:陶罐是用泥土制作的,掉到地上就会破碎。师:那么,坚固的铁罐和易碎的陶罐之间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我们来看这篇课文。课文是一篇寓言。什么是寓言?  相似文献   

4.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教师课件出示明清时代的人形彩纹陶罐图片引入课文,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读后说说陶罐、铁罐是怎样对待对方的。)生1:我读了这篇课文,觉得铁罐对待陶罐很傲慢,不尊重陶罐;而陶罐很善良,很谦虚。生2:陶罐很善良,想和铁罐做好朋友。而铁罐不尊重陶罐,常常奚落它。师:是的。(相机出示句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在这句话中,你有什么不理解的词语吗?生3:“奚落”是什么意思?生4:我知道。“奚落”的意思是讽刺别人,看不起别人。  相似文献   

5.
陈建新 《小学语文》2014,(11):55-56
一、从一次难得的学生质疑说起 一位教师在执教《陶罐和铁罐》时,两名学生在不同的时段提出相似的问题:既然铁罐看不起陶罐,为什么陶罐还要那么谦虚?为什么不跟铁罐争辩?学生为陶罐抱不平,觉得陶罐太懦弱,他们觉得对高傲的铁罐不必谦虚,不必客气。  相似文献   

6.
《陶罐和铁罐》导读昆明市盘龙区书林一小施锐《陶罐和铁罐》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教学这篇课文时;要着重引导学生把讲读课上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凭借“思考·练习”中的问题,进行阅读。思考、讨论,从而语养学生独立阅读、独...  相似文献   

7.
揭示课题后,让学生阅读课文并思考课后练习:“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它为什么看不起陶罐?”学生自由读课文时,很快便抓住了“傲慢”、“轻蔑”、“恼怒”这些词语。在教师帮助理解词语后,学生再读句子,体会铁罐骄傲的形象。这时,让每个学生拿出一张纸,动手画陶罐和铁罐的表情。对照两幅画,学生说说人物的心理。一个学生说:“铁罐说话非常傲慢,最后还蛮不讲理,大发脾气,所以要画出它双眉竖起、两眼圆瞪的样子。”另一个学生说:“陶罐非常谦虚,在铁罐奚落自己时并不软弱,它跟铁罐讲道理,见劝说无用,最后不再理睬铁罐。因此…  相似文献   

8.
课文《陶罐和铁罐》的大意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多年以后,埋在土里的陶罐仍然光洁如新,而铁罐却完全氧化,不复存在。教参规定一课时完成。教学目标是:能联系已学过的课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习全面看问题。懂  相似文献   

9.
【阅读指向标】人教版第五册第七单元安排了《矛和盾的集合》、《科利亚的木匣》、《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4篇课文。这4篇课文有一个共同点:运用举例来说明道理的方式展开故事。本次,我们也将学习这种方法。比如《陶罐和铁罐》一文,讲的是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二者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  相似文献   

10.
课文《陶罐和铁罐》是一则很美的故事 ,可是 ,结尾太悲了 ,老师把它改了一下 :人们立即动手 ,翻来覆去 ,好不容易在陶罐旁边掘出一个生满铁锈、破烂烂的铁罐子……。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的情境和自己的想法 ,继续编一个童话故事。1 根据课文中的情境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展开合理想象 ,推想出合情合理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心理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2 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一、表演朗读 ,再现形象。先请4位同学上讲台 ,分别扮演铁罐、陶罐、“其他的人” ,教…  相似文献   

11.
去年,已85岁高龄的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就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借鉴、从读学写”作了巡回演讲。这儿,仅以她教学《陶罐和铁罐》为例,看看她是怎样引导学生从读学写的——首先,霍老师依据课文的写作特点来确定读写结合的切入点。新课程提倡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性自读,但又不放弃教师的“主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加认真钻研教材,力求“导”在点子上。这篇课文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来表达中心思想的,采用拟人化手法,把陶罐的谦虚和铁罐的傲慢刻画得活龙活现,很有艺术感染力。霍老师认为,教学这篇课文应该引导学生学习借鉴拟人化的手法,运用对…  相似文献   

12.
《教育科学论坛》2010,(3):32-34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师:我们今天学习《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陶做的罐子和铁做的罐子哪一个更加坚固?  相似文献   

13.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师:我们今天学习《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陶做的罐子和铁做的罐子哪一个更加坚固?  相似文献   

14.
宋刚 《山东教育》2005,(28):23-24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课教学的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教学的难点是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为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可做如下设计:  相似文献   

15.
一篇课文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教法,如果教师在研读教材时,肯下苦功夫,深入钻研,认真寻找课文教学的切入点,便能找到开启课文的多把钥匙。就像人教版教材第五册课文《陶罐与铁罐》,老师初次接触该篇课文,都觉得有点无从着手,因为该文是一个富有哲理的童话故事,情节性强,内容较多。究竟采用什么方式教学,才能深入浅出,既具情境性,又具说理性呢?要达到这双重效果,确实有点难度,但只要执教教师认真读文,反复体悟,潜心钻研,还是能找到灵活快捷的途径的。我们来看看如下三种设计思路:第一种,发散式教学——以“你觉得课文里写的是一只什么样的陶罐和铁罐”为中心,让学生围绕该问题进行思考、讨论、交流,得出多种多样的答案,教师在尊重学生多元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感情朗读。充分朗读之后,教师再询问学生:大家想对陶罐和铁罐说什么?这样设计的优势是抓住了童话中两个主人公的特点,直入童话主题,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各有各的独到之处,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个性化阅读。第二种,对比式教学——抓住课文里“奚落”一词大做文章:1.请学生读读课文第一大段,找出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铁罐三次奚落陶罐,一次比一次尖锐,从“轻蔑...  相似文献   

16.
写是语言文字运用的一个重要方面。解读文本时,切不可忽视文本有利于学生习作能力的语用点。下面,我结合《陶罐和铁罐》来谈谈如何在解读文本时关注写的语用价值。《陶罐和铁罐》是一篇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告诉我们人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就自以为是,骄傲自满,看不起别人。课文内容简略易懂,对话活泼有趣,学生乐于去读。我主要抓  相似文献   

17.
《陶罐和铁罐》是义教第七册的一篇二类课文.这是一则寓言,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但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仍然光洁如新,而铁罐却完全氧化,不复存在了.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意.针对课文对比性强,对话生动的特点,教学中可以采用对比法和以读为主的方法来突破课文重点.  相似文献   

18.
课文《陶罐和铁罐》的大意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多年以后.埋在土里的陶罐仍然光洁如新,而铁罐却完全氧化,不复存在。教参规定一课时完成。教学目标是:能联系已学过的课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习全面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正确地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学会欣赏他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陶罐和铁罐》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以两只罐子的对话为线索,讲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训练学生有感情朗读,并在读中悟理是教学重难点。在教学中,我注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业目标】1.优化和设计补充性课堂作业,以作业驱动学习,加强言语实践,提升语文素养。2.能借助图示和关键词,讲述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圈画关键词句,感受陶罐和铁罐不同的人物性格,初步领悟故事中蕴含的道理。3.比较阅读《北风和太阳》,明晰北风和铁罐的相似之处,深化对寓意的理解。拓展阅读《蚂蚁与屎壳郎》《芦苇和橡树》,感受阅读寓言故事带来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