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由于董事滥用职权、损害第三人利益的事件不断发生,两大法系国家公司法都规定了董事对第三人责任制度。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我国《公司法》应借鉴两大法系国家董事对第三人责任制度的规定,建构董事对第三人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2.
董事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对第三人的损害赔偿责任,我国《公司法》对此缺乏一般性规定,这对于未上市的股份公司的第三人利益保护是非常不利的。分析我国股份公司董事对第三人赔偿责任立法现状及其不足,认为应当通过公司法做出诸如股份公司董事对包括债权人在内的第三人损害赔偿责任的原则性规定、区分不同种类董事的赔偿责任以及改进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完善股东诉讼机制和导入债权人派生诉讼制度等措施来适度强化董事民事责任,保护第三人利益,实现公司相关者利益的合理平衡,最终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董事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对第三人的损害赔偿责任,我国《公司法》对此缺乏一般性规定,这对于未上市的股份公司的第三人利益保护是非常不利的.分析我国股份公司董事对第三人赔偿责任立法现状及其不足,认为应当通过公司法做出诸如股份公司董事对包括债权人在内的第三人损害赔偿责任的原则性规定、区分不同种类董事的赔偿责任以及改进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完善股东诉讼机制和导入债权人派生诉讼制度等措施来适度强化董事民事责任,保护第三人利益,实现公司相关者利益的合理平衡,最终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国外公司法法理为依据,从公司机关理论、董事信义义务角度论述了我国应建立董事对第三人承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的法理基础,并对责任的性质、第三人及第三人赔偿责任的范围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董事对第三人之侵权责任是董事理应负担之法定责任,然我国《公司法》并没有对此加以规定。本文参照国内外关于该责任的理论学说,对该责任的性质和构成要件等方面做了初步的探讨与分析。以限制董事职权的滥用,保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并期能够健全对董事责任的立法规定,加强对董事的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6.
《公司法解释(三)》第15条明确规定了公司注册代垫资金第三人承担连带责任,该第三人承担连带责任的基础是他和发起人共同实施了对公司财产的侵权行为。垫资第三人承担连带责任的范围是抽回资金的本息范围,在追究垫资第三人责任时要看行为是否符合主、客观要件,主观要件是第三人和发起人有明确约定抽回垫资偿还,客观要件是发起人实际抽回出资偿还垫资人并不能补足出资。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司法第35条沿袭传统公司立法精神,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向非股东的第三人转让出资设置了两项限制条件,其立法价值需要重估。立法中规定的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无法真正起到制约股东向第三人转让出资的作用。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也不能对抗转让出资的股东与第三人的出资转让行为。  相似文献   

8.
英美法系在判例法的发展过程中,确立了独立董事在一定条件下对第三人承担责任。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并没有规定独立董事对第三人的责任,而作为一项制度,不仅要赋予制度的执行者一定的权利,更重要的是要有责任作为基础,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制度的作用。由此,通过对英美法系独立董事对第三人责任的介绍,从主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来构建我国独立董事对第三人责任制度,以使正处于制度移植和与我国现行制度相契合的独立董事制度得到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隐名股东在西方国家比较普遍,在我国相关法律中很少提及,《公司法解释三》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首次从法律层面认可了隐名投资这一投资形式,明确了隐名投资人在隐名投资中的法律地位,填补了我国立法层面上的空白。但是在涉及到善意第三人时,法律选择了优先保护第三人的合法利益,体现了对于隐名投资人合法权益保护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公司僵局是有限责任公司等封闭型公司的困境之一,它的产生与持续对公司、股东、第三人以及社会整体利益都会构成潜在或现实的损害。2006年实施的《公司法》对司法解决公司僵局问题作了原则性规定,但对司法实务的各个环节规定得不够详细,可操作性还有待提高。鉴于此,本文对公司僵局及其解决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对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公司僵局解决的法律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高空抛物侵权责任的法律经济分析——以博弈论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法律经济分析角度而言,《侵权责任法》中的高空抛物侵权责任实际上是加害人与无辜第三人之间的博弈,由于机会成本对无辜第三人一方影响巨大,所以实际均衡与纳什均衡不一致,而这意味着现行高空抛物侵权责任的立法是无效率的。在高空抛物侵权的各种救济方案中,物业公司赔偿方案是最妥当的,因为在此方案下,博弈双方变成了加害人和物业公司,博弈的结果是,实际均衡与纳什均衡完全一致,这意味着物业公司赔偿方案比现行高空抛物侵权责任立法更有效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物流产业尤其是第三方物流产业也随之迅猛发展,但一些问题的出现极大地阻碍了第三方物流产业的发展。货损货差是指在物流运营中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货物损坏或丢失,是企业经营过程中普遍存在且后果严重的问题,将直接导致巨额索赔、损坏客户关系、破坏公司形象等一系列恶劣后果。如何解决货损货差问题,已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四川Y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为例,结合该公司实际情况分析其货损货差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从肯德基百胜集团速成鸡危害消费者事件入手,具体分析了市场第三方独主立体食品检测机构面临的法律约束、道德约束和公司追求利益最大化之间的关系。本文借鉴美国合同判例法和公司社会责任理论,指出道德和公司的社会责任均可以促使公司做出有益于公众利益的行为,这也完全可以成为第三方市场主体披露企业不合格原料的动因。文章建议我国尽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加强道德约束,以预防公司弄虚作假危害消费者的恶性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4.
公司僵局是有限责任公司等封闭型公司的闭锁性困境之一,它的产生与持续对公司、股东、第三人以及社会整体利益都会构成潜在或现实的损害,是公司治理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问题.司法介入是打破公司僵局法律途径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不一样,提供的是服务而非产品,利益的实现介于服务的中间而非两端,这一特点决定了其处理与各利益方关系的重要性。对此,为了帮助物流企业构建起自己的竞争优势,从关系营销的视角,运用关系理论建立了一个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优势模型,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优势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淮南供电公司通过开展节能服务管理风险分析成功建立了以"以节能服务公司,第三方测评机构为依托,能效管理平台为抓手的节能服务体系,实现节能项目的开展及引导"的节能服务管理模式,有效推进了淮南市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和公司节能指标的完成,实现了国家、电网企业、节能改造企业、电力客户等各方的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