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家报社的记者来找我,让我引见和我同在新民晚报工作的卢璐,希望通过这位上海女记者联谊会理事长,寻访两百多名女记者中的出类拔萃者。我欣然应命,带她到体育部。事后,她告诉我,卢璐热情地推荐了五位。我问:“有没有人向你提到过卢璐?”“没有。”“你今天的来访,倒提醒了我一条眼皮底下的采访线索。”“什么线索?”“那就是应该向读者介绍介绍卢璐本人呀!”  相似文献   

2.
前日几个老记聊天,老资格的李总说了个笑话:某晚报一位年轻女记者被指派到附近农村采访一条新闻,磨磨蹭蹭还没动身。领导就问:“为什么还没去?”她若无其事地回答:“等办公室派车,说要明天才有!”领导有点不高兴了:“人家在等呢,就这么三四公里路,没有车那你的脚呢,干嘛去了?”女记者有点脸红:“是啊,我的脚干嘛去了呢?” 这是一个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 “我的脚干嘛去了?”人人皆有一双脚,就好端端地长在自己身上,人就靠它撑着站起来和走路,干嘛去了呢,不可思议吗?  相似文献   

3.
卢璐,她是《新民晚报》的体育记者,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系,因爱好网球运动和有这方面的才能,刚踏上新闻工作岗位就被调到国家网球队当了运动员,曾在第一届全运会得过女子双打冠军和女子单打亚军,后来又当过教练,1965年才到《新民晚报》重操旧业。她的经历,说明她当一名体育记者是非常合适的。从去年起,她又兼任了上海市女记者联谊会的理事长,任职虽然还没到一年,她和联谊会的其他几名巾帼英才一起,却办了几件受到人们称道的事,因此,都说卢璐这个理事长很称职,很合适。一个人的工作,要被别人说一声“合适”,好象不难,其实并不那么容易,这中间往往要包含着许多个人的很大努力和作出的牺牲。以卢璐当运动员来说吧,她毕业以后,原也可以当一名称职的记者,可国家的需要,使她走了一段别的路程。那是她当记者的第三天,遇上了当时的国家体委主席贺龙元帅。贺龙元帅对她说:“中国有上千名女记者,但是女网球运  相似文献   

4.
她真是一只火中飞起的凤凰?──喜读《往事知多少:一个女记者的人生轨迹》姚无丹捧着张安惠的《一个女记者的人生轨迹》,引发了我一段难忘的回忆。她是我在重庆新华日报时认识的。她刚进报社就带来一脸“旋风”,吹得一些小伙子心动神摇,至今还使一些老同事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5.
来自复旦大学的一条新闻“四人帮”覆灭后的第二年夏天,俞自由从淮北回上海来报社看我。当时清查“四人帮”余孽的运动正在进行,报纸工作百废待兴,忙得不可开交。“你听说复旦大学出了一件新闻吗?”小俞问我。她现已去美国攻读经济学,当时则是中共安徽蒙城县委副书记。她和她的丈夫赵国屏、哥哥赵国通,都是很有才干的青年,也都是我的亲密朋友。  相似文献   

6.
“马”背上的女记者──我的记者生涯(之一)文贤书编者按四川日报高级记者文贤书,当年她风华正茂,一脚跨进报社大门,便注定了她这一生将以记者为业。如今三十六个春秋过去了,这位长年活跃在川西坝子上的女记者,把自己一行行奔波的足印留在田坎上,茅舍里,林盘边,...  相似文献   

7.
荷兰《少年报》有一名11岁的女记者,名叫比尔特娜,是个农民的女儿。她要算是目前世界上年龄最小的记者了。在1979年国际儿童年里,报社曾派比尔特娜去采访世界粮食组织大会。会议期间,她表现得非常活跃、勇敢。中国少年报今年7月23日在二版以图片新闻的形式,对这位11岁的女记者作了介绍,中国的小朋友们看了特别感兴趣,纷纷给报社写信,  相似文献   

8.
“这条线是我跑的,怎么发了他的稿件?”作为报纸的编辑,我常常“聆听”这样的责问。在报社食堂的餐桌上,同人们也可以耳闻这样的争论——一个说:“这个行业历来是我联系的,你怎么跑去采访了?”另一个则“针锋相对”:“你包打‘天下,’包得了吗?”责问是否有理,争论有没有必要,谁来主持公道?对于这一切,长期以来,在我们新闻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9.
陈升钧同志在去年第10期《新闻战线》撰写的《莫当“穷”记者》一文,分析了记者致“穷”的三条原因。那么,记者怎样才能由“穷”变“富”?我想谈谈三点感受。其一,想当“富”记者,脑子要勤。我们有些记者总是爱向报社领导要题目,自己不肯动脑筋。这种爱国省事,爱吃现成饭的状况不改变,记者是“富”不起来的。一个聪明的富有的记者,应该熟  相似文献   

10.
陈升钧同志在去年第10期《新闻战线》撰写的《莫当“穷”记者》一文,分析了记者致“穷”的三条原因。那么,记者怎样才能由“穷”变“富”?我想谈谈三点感受。其一,想当“富”记者,脑子要勤。我们有些记者总是爱向报社领导要题目,自己不肯动脑筋。这种爱图省事,爱吃现成饭的状况不改变,记者是“富”不起来的。一个聪明的富有的记者,应该熟悉和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熟悉实际情况,肯动脑筋,勤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1.
话中有画     
“80万元的生意泡了汤,我花50万元买一条命,把你记者打死都可以。” 广西南宁一保健品公司因不满报纸的舆论监督,大闹报社并殴打女记者,打人者事后口出狂言 “一件是堤防平安,另一件是农民增收。” 湖北荆州一带的乡镇领导在长江进入主汛期后最头痛的两件事。  相似文献   

12.
我是去年5月份开始做记者工作的。在农村采访了几个月,常常感到“头昏”。记者的“头昏”,无非是缺乏独立观察、判断问题的能力,找不到新闻线索;或者找到了线索,但又不知道编辑部要不要。只是在最近—个时期里,我才摸索到了医治“头昏”的一个处方。报社负责同志经常告诉我们,记者要识风向,辨气候。可是风从何处起,问题从何处来呢?当初,我认为风从编辑部起,问题从编辑部来。写什么,怎样采访,全靠报社的报道提示。有时还打电话到编辑部去问“行情”。拿到题目以后,不加分析研究,就一条一条地到处问,到处套。这样做,有时也能有几条  相似文献   

13.
我是农场广播站的播音员,一九八一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写稿.刚开始,我连续向报刊、电台投稿上百篇,却只被采用了两篇。这时,有个同志对我说:“你不给编辑抹油,还想多上稿?”真是这样吗?新闻干事老吴却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某农场一名年轻的报道员为了多上稿,特意拎了一桶豆油,专程赶到一家报社向编辑“请教”,受到了编辑部的批评.还有许多老通讯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一种说法:“线索好,稿件就成功了一半。”那么,应怎样挑选好的线索?我从实践中体会到:选择线索要两看: 一要看全国。抓到线索后,要进行认真分析:如果这条线索在本村、本乡是件新鲜事,那么在本县市、本省是不是新鲜事?还要登更高点,看看在全国范围内算不算新鲜事?报刊电台是否有过报道?1986年春天,我参加了乡里的“个体户表彰会”,得到了50多条线  相似文献   

15.
我是企业报的一位专职记者,同时兼任全国十多家新闻单位的特约记者和特约通讯员。除此之外,我还面向全国开设一条“维权专线”。因此,我经常接到媒体记者给我打来的电话,向我“讨要”相关线索和材料。鉴于此,我便主动承担起为媒体提供新闻线索的任务。怎样向新闻媒体提供报道线索?什么样的新闻线索才能被适时采纳?  相似文献   

16.
《简·爱》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世界名著,书中简爱与罗契斯特在决定“终身大事”时,有一段令人难忘的描写: “简,你愿意嫁给我吗?”“是的,先生.”“一个到哪都得由你搀扶着的可怜的瞎子?”“是的,先生。”“一个比你大二十岁、得由你侍候的残废者?”“是的,先生。”“真的吗,简?”“完全是真的,先生。”这里,简爱没有说过一句海誓山盟的话,但她对罗契斯特的执着、真诚的爱却表达的那样透彻,几个“是的,先生”,说明她对罗契斯特的爱是冷静而坚定的,决非一时的狂热。从这两位主人公中的对话,可以看出作者对特定环境人物形象的特征把握得十分准确,人物的语言与环境和他们的性格完全吻  相似文献   

17.
看拍摄电影《庐山恋》查尔斯·纳尔西亚他(灰上衣、白衬衫、没打领带)热情奔放地高呼:“啊,我爱你。”她(粉红色衣裙,项链上镶着一颗鸡心)兴奋得声音有点发颤地说:“再说……再说一遍。”他(坚定地)说:“我爱你,我爸爸和妈妈也爱你。”她(投入了他的怀抱)纵情地叫着:“亲爱的。”  相似文献   

18.
新华社记者郭玲春,常常以她颇有特色的新闻作品向社会发言。她在描绘生活的同时,无意中也描绘了她自身的形象——一位勤于思考敏于表述的女记者。在全国六届三次人大会议的记者下榻处,我访问了她。我想了解她在新闻写作方面的探索和思考。她稍作沉思,随即粲然一笑:“也许,我唯一的长处,大胆!”  相似文献   

19.
新华社记者郭玲春,常常以她颇有特色的新闻作品向社会发言。她在描绘生活的同时,无意中也描绘了她自身的形象——一位勤于思考敏于表述的女记者。在全国六届三次人大会议的记者下榻处,我访问了她。我想了解她在新闻写作方面的探索和思考。她稍作沉思,随即粲然一笑:“也许,我唯一的长处,大胆!”  相似文献   

20.
赵婕  辛渺 《出版参考》2005,(4):39-39
一周之内,路子找理由大老远和我连续见了三次面。每次见面,她都穿了漂亮的新衣服,我忍不住称赞她。每次她都很兴奋地问:“真的吗?真的很漂亮吗?”最后,她告诉我,这三套衣服,是她和他最近三次见面时候穿的。我也非常高兴,很喜欢她这样子呈现在她所爱的人面前。我也是这样,和自己喜欢的人见面的次数有限,所以,我每次见他所穿的衣服一定记得穿给路子看看。这是我们之间特殊的分享方式,除了述说那些细节,还要彼此帮忙留存一些印象。路子对我说:“你知道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