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影响因素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进行研究,了解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找出影响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提出促进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发展的对策,为河南省大学生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及推动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找出影响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提出促进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发展的对策,为河南省大学生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及推动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洛阳市4所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为有关部门规划体育产业、规范体育市场提供参考依据;为高校学生更合理地进行体育消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不同年龄段人群体育消费现状与经营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0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弱体育消费"是我国不同年龄人群体育消费的主流;实物型体育消费是群众体育消费结构的主体;在参与型体育消费中呈现出中、青年人群"低次数、高价格",老年人群"高次数、低价格"的体育消费特点。通过价格策略与销售策略拉动体育消费增长,旨在为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宏观决策提供理论参考,也为体育产业的战略决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树伟 《冰雪运动》2007,29(2):93-96
运用社会学调查方法,对牡丹江市城市居民冬季体育锻炼情况、体育消费水平、体育消费结构、体育消费动机以及影响体育消费的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为我国区域体育消费研究提供示范和参考;为提高牡丹江市城市居民冬季体育消费水平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杨军 《体育世界》2007,(2):45-46
体育消费作为体育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和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通过对高校学生体育消费意识、消费内容、消费水平以及影响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的分析,总结出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的规律性,为高校学生更好、更合理地进行体育消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湖北体育科技》2019,(8):729-73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性别差异为出发点,分析东营市3所高校不同年级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和影响因素等体育消费特征,旨在找出促进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基本途径,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为丰富大学生体育消费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育消费总体水平较低。在体育消费结构中,实物性体育消费占据主导地位,不同性别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结构呈现出非常鲜明的特点。不同性别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体育消费内容各具特色。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也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8.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对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内容、动机、水平的现状进行分析,为促进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健康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安徽省城镇老年体育消费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安徽省城镇老年体育消费意识、结构、水平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国民经济的发展为老年群体提供了较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安徽省老年人体育消费以实物型为主;有较强的体育消费意识,但消费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影响安徽省老年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为经济支付能力、时间、体育消费环境等.  相似文献   

10.
以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山东省部分普通高校3 000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其对体育消费的认识水平、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影响因素,为其明确体育消费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湖北体育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分析发现:体育院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不高,体育实物消费占主导地位;大学生对国外体育品牌的认知度较国内体育品牌高,强身健体、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是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最主要目的;大学生体育消费性别差异明显,消费渠道倾向于实体专卖店;而质量、价格、品牌成为大学生体育消费考虑的前三位因素。进一步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月平均生活费、体育锻炼频率、年级、性别对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影响显著,体育运动场所、体育消费渠道则影响不显著。据此,提出完善体育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重庆市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重庆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包括体育消费意识、体育消费动机、体育消费结构进行调查与分析,同时对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重庆市大学生对体育消费持肯定态度,并能够逐步意识到体育消费不仅具有强身健体、增进健康的本质功能,而且它还具备了娱乐体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探究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从而引导大学生培育理性的体育消费观念;为学校制定政策提供意见和建议;为商家更有针对性对大学生群体提供体育服务、生产体育产品提供参考。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意愿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提取影响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意愿的3个公因子,组成了包括4个潜在变量和22个观察变量的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意愿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影响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意愿的因子包括身份与社交属性、财富象征属性和新符号属性,其中财富象征属性对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意愿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广东省五所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健身体育消费观念、消费动机、消费项目、消费水平及影响健身体育消费的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学生健身体育消费观念较强,但消费水平较低,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健身体育消费的现状从个人、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指导性建议,旨在促进大学生健身体育消费的健康发展,并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开发和培育大学生健身体育消费市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已成为一个重点研究对象被纳入到体育经济范畴,对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黑龙江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旨在分析其体育消费动机、消费内容及制约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对于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理性的体育消费,调整其体育消费结构,培养体育消费市场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粤东地区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粤东地区高校在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对不同性别、来源、年级的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详细分析,从而了解粤东地区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具体情况,为如何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合理的体育消费观念,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消费的行为习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运用跨理论模型基本原理,比较不同锻炼阶段大学生体育消费差异,旨在为促进我国高校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不同锻炼阶段大学生在体育消费态度、动机、各类型消费需求、消费程度及消费满意度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此,提出:高校体育要不断丰富课外体育活动;宣传为健康投资、为运动消费的校园体育文化理念,引导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不断优化体育产品质量和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本研究发现天津市高校青少年对于运动健身的消费认知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其消费的主要制约因素只局限于社交活动、增强身体素质水平、娱乐这三方面,每周在参与体育运动当中的时间多集中于体育课堂自主的锻炼行为不会大于每周7h,对于体育运动的投入多为实物性的消费,同时高校阶段青少年的实际经济条件也是体育运动消费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针对高校青少年在体育运动消费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指引其形成正确的体育运动消费观念和消费态度;加强高校体育活动的运动氛围,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建设,积极地发挥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心理,以此促进全民健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南京市10所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旨在分析其体育消费动机、消费内容及制约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对于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理性的体育消费,调整其体育消费结构,培养体育消费市场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盛加利  王欣 《安徽体育科技》2005,26(4):99-101,114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徐州地区8所普通高校2000名大学生参与体育消费动机,体育消费结构,体育消费水平,体育场馆有偿服务及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地区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以实物型体育消费为主,劳务型体育消费所占比重较低;外部因素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