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朱绍禹先生从事语文教育和研究工作已经超过了50年,他以严谨求实的学术作风.为我国语文教育的理论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了更准确地认识、更集中地评价朱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笔者仅结合近几年来先生发表的有关语文教育的性质观方面的文章.初步探讨先生的学科的性质观、教材的性质观和教学的性质观。我认为,朱先生语文教育思想中的学科、教材、教学的三大性质观,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既对立又统一.形成一定的结构.成为朱绍禹先生语文教育理论体系的一块重要的基石。  相似文献   

2.
朱绍禹先生年已八旬 ,他从事语文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已经半个多世纪。半个世纪国内外风云变幻 ,先生却始终如一 ,初衷不改 ,为中国的语文教育事业勤勤恳恳地耕耘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既有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 ,又有深刻的理论建树 ,他的语文教育理论博大精深 ,涉及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限于篇幅 ,现就我了解到的先生语文教育思想中的几个重要方面 ,进行一些研究、探索 ,这些思想对于指导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和语文教材的编写将会大有裨益。一、关于语文教学的性质问题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朱先生…  相似文献   

3.
尊敬的朱绍禹先生,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人、各位朋友:明天是朱绍禹先生80华诞,今天我们隆重集会纪念朱先生从教55周年,并再次对朱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进行研讨,具有双重的意义。在这里,我受大会筹备委员会主任、国家督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主任、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阎立钦教授的委托,谨代表大会筹委会、代表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和全体与会代表,向朱绍禹先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祝朱先生健康长寿,事业永存!朱绍禹先生是我国语文教育界继叶…  相似文献   

4.
作为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朱绍禹先生是当代语文教育理论战线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育界的一面鲜艳的旗帜。近半个世纪以来,朱先生对我国的语文教育事业作出了许多重大贡献:除了教学实践上的贡献,更有学术理论上的贡献;除了学术组织上的贡献,更有人才培养上的贡献;除了教材研究上的贡献,更有学科建设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尊敬的朱绍禹先生,名位领导、专家、学者,朋友们:北国冰天雪地,寒风刺骨,然而,在我们这里———东北师范大学,却春意盎然,热情似火。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朋友们欢聚一堂,恭贺我们敬爱的朱绍禹先生从教55周年,恭贺朱先生80华诞,并对朱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进行研讨,这是我们心仪已久的愿望,是我国语文教育界的盛事、喜事。在这里,我谨代表山西师范大学副校长齐峰先生,代表语文报社社长靳保太先生以及语文报社的全体编辑同人,对朱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的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20多年来一直关爱、支持我们语文报社事…  相似文献   

6.
朱绍禹先生是国内知名的语文教育专家,他对语文教育的许多方面都有精到的研究。而语文教材的研究,则是朱先生长期关注并付出了大量心血又收到了显著成果的一个领域。他的语文教材理论,是他整个语文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整个理论体系中的一个体系。这里,仅就朱先生语文教材理论中关于语文教材文化的建设问题谈谈我的一些理解。朱先生说:“文化,是一个使用得异常频繁的词,……唯独语文教材文化这个词好像还未出现过。然而,  相似文献   

7.
在朱绍禹先生辉煌的学术成果宝库中,我们不难看到他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和科研成就的巨大。然而,我们更应该发掘和学习他与众不同的学术理念。他那强烈的创造意识、辩证的哲学思维、开放的学术观点、严谨的结构思路、练达的语言风格,正是当代科学研究所崇尚的风格,皆可成为当代学人研究学术的楷模。一、强烈的创造意识朱先生强烈的创造意识主要体现于他对语文教育规律的剖析和揭示。他的学科基础观、学科结构观和学科发展观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明显的发展。朱先生的这种理念,源于他的学科革新观。他说:“凡是优秀的教师,是必定具有符合…  相似文献   

8.
朱绍禹先生的语教育科学研究思想是他语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语教育科学研究思想完整、系统、丰富、深刻,包括了语教育科学研究的性质观、价值观、内客观、方法观和条件现等诸多方面。认真研究朱绍禹先生的语教育科学研究思想,对于广大语教育工作的语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邢燕 《学语文》2007,(4):21-21
朱绍禹先生曾说过:"语文科是语言学科,同时也是思维学科。同对语文科是工具性学科和思想性学科的认识一样,这样的认识也是语文科的一种本质观。在语文教学中,对语言和思维同等重视是众多  相似文献   

10.
十多年前,朱绍禹先生主编的《美日苏语文教学》(1991年)一书出版时,笔者曾对该书中所体现出的学术思想作过一些探讨,其中的某些看法曾经得到过朱先生的首肯,朱先生在给笔者的信中曾感慨地说:“知我者,大兰也!”如今,朱绍禹先生主编的《语文学科研究动向》又问世了。结合朱先生其他一些著述,笔者以为,作为著名的语文学家,朱先生的学术思想可以以本文的标题即“‘大语文’思路‘全球化’意识”来概括。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朱绍禹副教授编著的《中学语文教育概说》(以下简称《概说》),全书由绪论和十章组成。绪论论述了中学语文教学法学科的性质、任务、学科基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各章节论述了中学语文科的性质、目的和教材,教学原则,读文教学,作文教学,说话教学,中学语文科的考试考查,课外阅读和课外语文活动,语文教师的备课和中学语文教师。上述内容构成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关于语文教育的宝藏,经历近百年的不断探索与发现,让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了其教育思想的科学性、创新性及与时代的适应性。叶圣陶先生从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总结出的关于语文教学方法、语文教学策略,以及语文教学改革方面的宝贵经验,对于当下社会教育发展起到了指示性的作用。叶圣陶先生语文教学思想中的人文观、工具观、教材观、创新观体现了其教育思想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13.
关于语文教学的思考———答《中学语文教学》杂志问○朱绍禹本刊记者朱先生,您好!感谢您在繁忙的工作中接受我的采访。我想请您谈谈语文教学的有关问题。○我大半生从事语文教学法的研究,感想颇多,我很高兴谈这个问题。早在1978年,吕叔湘先生指出了中小学语文教...  相似文献   

14.
朱绍禹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他对我国语文教育的贡献可概括为六个方面:一、新中国高师语文教学法学科建设的奠基人;二、开语文比较教育研究的先河;三、推进语文教材的理论建设;四、开创语文教育科研的理论研究;五、倡导语文学习科学的实验和研究;六、培养了语文学科教学和研究的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15.
徐特立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中小学语文教育事业。他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对语文的教育目标、学科性质、学科教材、学科教学、课程评价以及教师素养都提出了精辟独到的见解。本文着重探讨徐特立的课程评价观以及其对当今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正>叶圣陶先生一生致力于语文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从课程标准的制定到教材的编纂,从课程内容到教学方法,从学校教学到创办开明书店,叶老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内涵及其功能作出了明确而全面的阐述。叶老在语文教育事业上呕心沥血,艰苦耕耘,"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学观是他所有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其中,叶圣陶先生对中学生课外阅读延伸的教学理念与实践是叶老教育教学思想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7.
山西师范大学卫灿金教授的新著《语文教育家思维教育思想与研究》已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这本著作是他继《语文思维培育学》(语文出版社出版)之后,专门就语文教育家论思维教育及对语文教育家思维教育思想研究的书。书中共辑录了国内外五位语文教育家有关思维教育的论述。其中,叶圣陶、张志公先生是我国语文教育界的一代宗师,朱绍禹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文教学论专家,于漪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同时他本人所学的专业是语言文学,主要从事的是语文教学,所以他也是一位语文教育家。这样,本书既有…  相似文献   

18.
朱绍禹先生是我国语文教育界继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三老”之后的又一位著名语文教育家,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从教五十余年来,朱绍禹先生在语文教育研究方面可谓功勋卓著、影响深远。为了拓宽语文教育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思路,使新时期的语文教育有一个新的发展,他从语文教育的目标入手,  相似文献   

19.
全国首届“朱绍禹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于7月26日至29日在长春市东北师大举行。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松泉教授主持,筹委会代表、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常委副理事长周庆元教授致开幕词,东北师大领导和筹委会代表齐峰教授在会上讲了话。开幕式上,18家举办单位联合向朱绍禹先生敬献了“一代鸿儒,后学之师”的匾牌。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代表、广东汕尾师范的代表等向朱先生敬赠了富有深意的礼品。在热烈的掌声中,朱绍禹先生作了谦逊而又饱含情感的讲话。研讨会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有关单位和知名人士的大量贺信贺电。会议始终沉浸在热烈而饱满的学习和探究的气氛之中,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20.
朱绍禹的语文教育研究观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语文教育研究的性质,研究思维方式的理性化,揭示研究内容的规律和研究方式的灵活性。做研究型教师,培养创新型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