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1年7月至1992年5月,我分3次到长江三峡进行了徒步采访。这是我到《人民中国》工作以来,继80年代初骑自行车采访京杭大运河后第二次进行这种带有点刺激性的旅行式采访。我不是一名旅行家,作为从事外宣工作的摄影记者,利用骑车、徒步等形式无外乎是为了采访到新、奇、特、深的稿子。  相似文献   

2.
“我爱中国,爱中国人民,中国就是我的家,是这种爱把我的工作和生活同中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爱泼斯坦刚刚度过90岁生日的爱泼斯坦——中国人民尊敬和热爱的老朋友离开了我们。去年4月,本刊推出了一组重点话题《致意,与我们共同走过的外国朋友们!》,让读者认识了几位与中国人民一道,为建设新中国作出贡献的外国朋友。同期,开始对爱泼斯坦先生的回忆录《见证中国》进行连载,受到了业内读者的关注。我们现将《见证中国》一书中最为精彩的新中国建设章节分两次奉上,以满足读者的强烈阅读愿望。  相似文献   

3.
我与《人民中国》的相识,可以追溯到40年以前。当然,那时我还是个小学生,还不会自己订阅《人民中国》。我的父亲是《人民中国》的订阅者。当新闻记者的父亲时有寄到家中的海外邮件,尤其是  相似文献   

4.
著名作家蒋子龙以山西运城市安国中医结核病医院“抗痨世家”为原型,新创作的长篇小说《空洞》,堪称一部“世纪末的大悲剧,人间正道的警世篇”。因此,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后,天津《今晚报》、广西《南国早报》、《作家生活报》和《中国作家》杂志等报刊争相连载,评介文章多达百余篇,在文坛引起轰动。我于日前采访了老朋友蒋子龙,并记下了——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全国各地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们迫切希望能把自己宣传出去,进一步为世界所认识。中蛋外文局的任务是对外宣传,有责任为地方的对外宣传服务,并且也一直努力地在做着这件事。今年三四月间,我局总编室又应邀组织了局内的《北京周报》、《今日中国》、《人民中国》、《人民画报》、《中国报道》、《中国与非洲》6家杂志的部分记者,分3个团前往广西、河北和湖州市采访。回来后记者们已纷纷写出稿件,编出画页,将陆续对外报道,以不辜负各地外宣部门的重托。  相似文献   

6.
正基于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大批中国网络小说逐步走出国门,受到国外读者的追捧。据《南方周末》报道,美国小伙儿凯文·卡扎德因读了半年中国网络小说,成功戒掉毒瘾引发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凯文·卡扎德在采访中谈到,他每天利用3个翻译网站,同时追更15部中国网络小说,而使他成功戒掉毒瘾的网络小说正是在国外网站上赫赫有名的中国网文《盘龙》。这部小说2014年被美国网友"任我行"自发翻译成英文,在网上连载,令许多英文  相似文献   

7.
2019年10月,由人民中国杂志社和新星出版社联合策划的漫画故事《血与心——日籍解放军战士砂原惠的传奇人生》出版。这部策划准备了近一年的外宣动漫原创作品一经问世,便引起多方关注。11月8日,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新星出版社联合举办了出版纪念座谈会,书中主人公砂原惠在座谈会上回忆了自己和中国结下不解之缘的精彩故事;主创团队与合作方介绍了该书策划、采访、创作、出版的艰苦过程;与砂原惠先生人生各个阶段有过交集的将门之后、我驻外前大使、经贸界官员在会上和砂原惠先生回忆了激情岁月,畅谈了该书出版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人民网、新华网、《光明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凤凰卫视、中国网等国内多家主流媒体和《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共同社等日本多家主要媒体采访、报道了场面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对外大传播》2009,(3):63-63
继《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之后,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在中国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又推出新作《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库恩说:“我出版这本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向世界讲述有关中国和中国领导人的真实故事。”他以美国人的视角梳理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历程。根据自己走访的中国20多个省份和40多个城市,采访的100多位高官、企业领袖和专家学者的经历,讲述了“13亿中国人怎样改变自己的国家”。他是一名能真正走进中国社会又能用他者眼睛观察中国的美国人,  相似文献   

9.
5月15日,“中国外文局汶川地震三周年对外报道采访团”抵达四川进行实地采访。采访团由局长周明伟、副局长陆彩荣亲自带队,由来自美、法、西、日、俄等国的5名外国专家以及中国网、《人民画报》、《今日中国》、《北京周报》、《人民中国》、《中国报道》、《对外传播》等多家媒体单位共计24人组成。  相似文献   

10.
2001年9月1日至5日,第七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在河南郑州市隆重举行。应郑州市外宣办之邀,中国外文局组织《人民画报》、《北京周报》、《中国报道》、《今日中国》、《对外大传播》、“中国网”的外国专家和记者,由《中国报道》副总编辑张梅芝带队,组成了一支一行9人的专家记者团,对这一大型活动进行了采访。参加此次采访活动的有3名外籍专家,他们分别是“中国网”的英文专家 Sara Grimes、《人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为借助中国外文局多语种、多媒体、多平台传播优势,加大对陕西对外宣传报道力度,更好地推介陕西,展示陕西人文魅力,陕西省委外宣办邀请中国外文局及所属中国网、《人民画报》、《北京周报》、《今日中国》、《人民中国》、《中国报道》等外宣媒体,组成精干记者团队于7月15日-20日来陕,以陕西旅游文化发展和西咸新区建设为重点,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集中采访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应湖南省委外宣办和怀化市委外宣办的邀请,中国外文局总编室新闻处组织了由《对外大传播》、《今日中国》、《人民中国》、《中国报道》、《新华社》、《中新社》、《国际广播电台》7家新闻单位的8名记者前往怀化地区采访。记者团于2000年11月5日至10日在怀化市的靖  相似文献   

13.
为了扩大对外影响,展示即将新生的山西省晋中市的良好形象,应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晋中市委的邀请,在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的组织下,由外文局所属《今日中国》、《人民中国》、《人民画报》杂志社和外文出版社、《中国文学》杂志社等对外宣传期刊及出版社组成的外国专家团于2000年6月5日至8日专程赴晋中进行了为期4天的采访活  相似文献   

14.
"通过《人民中国》,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原生态的中国"、"我觉得《人民中国》就是一本充满启发性智慧,教人如何增进相互了解的综合性杂志"、"我一下子被《人民中国》刊登的日本媒体无法深入的细节报道所吸引……通过《人民中国》的各种报道选题,我认识到了中  相似文献   

15.
应江西省委宣传部邀请,由外文局人民画报社、人民中国杂志社、今日中国杂志社和中国文学社、外文出版社等单位组成的外国专家团,于去年10月5日至14日赴赣采访并参加了第二届赣江笔会。这是近年来我局第一次组织多家单位的外国专家联合采访。专家团受到江西省委的高度重视,主动提  相似文献   

16.
1994年《人民中国》杂志已顺利地完成了编辑出版工作,综观全年杂志,我认为在办刊思想上树立了对日宣传也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人民中国》杂志以往是以有文化味而闻名  相似文献   

17.
《北京周报》创刊40周年了,我感到非常荣幸,因为我在周报工作了整整40年。新中国成立后,我离开英国的亲人,来到中国,被安排在北京华侨补习学校学习中文。本来,我要去大学念书,学校认为我可以工作,就和2位新两兰华侨一起被调到英文版《人民中国》工作。1958年3月,英文版《北京周报》出版。筹备期间,同时要出版《人民中国》,大家都很辛苦,也很兴奋。  相似文献   

18.
2010年8月5日《中国社会科学报》第六版"对话"栏目,刊登了该报记者陈静对北京大学黄楠森教授的采访记:《境界与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形态》。阅读多遍,反复思考,令我怀疑: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形态吗?答案是:这绝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形态,  相似文献   

19.
由于中国外文局总编室组织的包括《北京周报》、《人民中国》、《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画报》、《中国报道》、《中国与非洲》、《中国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9人记者团,应邀于5月8日至10日对湖北省襄樊市进行采访。笔者有幸全程陪同,采撷到记者团在襄樊活动期间的一组花絮,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2007岁末,《对外传播》一行如期见到了朱穆之同志。采访朱穆之同志的计划已经酝酿了一年多,本来,记者预设了很多问题,以分享一名新时期外宣工作开拓者对中国外宣事业的见证。当我们刚想启动一个个采访话题时,穆之同志却笑着拿出了一篇文章说:“我已经退下来15年了,怕谈不好,还是写了点东西,你们看看吧,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我们再深入聊。”[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