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冬天是传统的进补季节,给孩子煲一份适合的补身汤,对孩子的身体很有好处。我们为此专门采访了营养科医师,看看专家为孩子列出的冬令进补建议吧!  相似文献   

2.
冬三月,天寒地冻,万物闭藏,是我国传统进补的大好时机。古有俗语,“冬天一进补,春天好打虎。”说明冬令进补对人体有益,这是因为冬天人体吸收的物质最易被储存和吸收。一般年老体弱或抵抗力低下的人,都会抓住机会补身体。而药补不如食补,比如羊肉、狗肉、鹿肉、鹿茸等,都是冬令进补的绝佳选择。最佳的是羊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以及钾、钙、磷、铁等矿物质和维生素B1、维生素B。海参、鱼翅等也是很好的冬令补品。但儿童处  相似文献   

3.
清波 《母婴世界》2010,(12):60-61
温度骤降,冬令进补日趋转热。医生认为,冬令进补符合自然规律,且效果极佳,尤其是怀孕的女性,更需及时进补。但专家也提醒,孕妇进补需要根据个人情况"量体裁衣",建议采取"食补"方式,来代替"药补"。  相似文献   

4.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机体脆弱,防病机制并不完善,所以生病了一般就要用药,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生病时,会先给孩子自行用药缓解,但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一定要熟识儿童用药的一些安全常识,避免给孩子吃错药物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5.
为增加老人的抗病能力,冬季,是最适宜于滋补的季节。老人冬令进补应顺应自然,注意养阳,以滋补为主。根据中医“虚则补  相似文献   

6.
“心系好儿童”活动组委会开展了儿童营养配餐“流动课堂”,在“流动课堂”中,专家针对孩子的早餐问题,对家长们进行了科学的指导。在城市现代化生活的快节奏中,许多父母往往无暇顾及孩子的早餐。从而导致“早餐马虎、午餐凑合、晚餐丰富”的生活方式。在忽视了儿童早餐的同时也影响了儿童的健康。  相似文献   

7.
李莉 《成才之路》2012,(12):26-27
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和生活条件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儿童走上了学习钢琴的道路,家长为了培养孩子,不惜付出大量的精力、时间以及金钱。家长和教师经常跟孩子说:练琴时要耐心,要主动,要认真仔细,要刻苦,要求孩子一味地服从,而对孩子有无学习兴趣却关心不够。  相似文献   

8.
金战 《家长》2011,(7):38-39
暑假将至,各类补习班又将“充实”着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尤其是对一些平时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孩子,家长更是希望利用假期让孩子“进补”一番。 对于平时学习不努力的学生,一味“进补”有效果吗?有些孩子平时上课不听讲或听课效果不好,导致学习跟不上。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家长不得不为孩子选择补习班,或请专门的家教。可以说这样既花费了大笔费用,又占用了孩子运动、游戏甚至休息的时间。而更令家长困惑的是,即使孩子常年参加各种补习班,效果也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9.
一、为幼儿的言语交往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条件儿童是否敢大胆开口讲话与家庭环境有非常大的关系。因此,家长要创设一个能使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首先,要让儿童有话敢说。家长的态度和情感要适宜儿童的发展,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一个和谐、良好、优美的家庭生活环境,营造一种新型的民主关系,使儿童有任何的想法都愿意与家长交流。儿童天生好奇好问,家长切不可因厌烦厌吵让儿童闭上嘴巴,而应就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儿童思考、探索。家长要抽出时间与儿童一起游戏、玩耍,增加与孩子的语言交流。如果总…  相似文献   

10.
儿童意外伤害最常发生在家庭及家庭周围的场所。在减少或避免儿童意外伤害中,家长承担最重要的责任,要减少或避免儿童意外伤害,家长要认真做到如下几点: (1)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家庭是儿童成长和生活最重要的地方,尤其是儿童入学以前。有许多家长认为家庭是最安全的地方,还会有什么危险?有这种思想的家长常常疏忽大意,然而就在其麻痹大意的时候,孩子却发生了意外事故。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地成长,但要实现这一愿望,首先  相似文献   

11.
最近,有些学者、专家通过办讲座、卖教材,向幼儿家长推广学前儿童超前识字成为“神童”的方法。许多家长在“望子成龙”思想的支配下,对这些讲座、教材趋之若鹜。同时,也有一些家长问:“我们想教孩子认一些字,但有些学前教育专家却不主张我们让孩子认字,我们还真搞不清呢。”以上表现反映出一个问题的两个极端。那么,学前儿童到底要不要识字呢?  相似文献   

12.
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新陈代谢比成人更旺盛,不仅需要食物维持生命和补充消耗,而且要靠食物提供促进生长发育及智力发展的营养。即使轻度的营养不良也会直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故幼儿的营养问题不容忽视。有的父母不了解幼儿的规律,有的表现为操之过急,盲目为孩子进补;有的表现为乱喂孩子药物等。连生活水平较高的广东地区也难免存在着必须改进的种种饮食误区:误区一:价格高=营养好。随着人们生活普遍提高,家长对孩子的饮食营养都比较重视,但有的家长认为食物贵就营养好,便宜的食物没有营养。其实食物的价格与营养价值毫无…  相似文献   

13.
从事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转眼十几年了。对儿童美术教育也有了一点点体会。其实。绘画更多的是表达孩子的精神世界。从一张张儿童绘画中。往往能看出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通过绘画还可以培养孩子对生活的观察力,开发儿童的智力。可在实际生活中却不尽人意,家长觉得孩子没有绘画天赋,觉得孩子画得不好。孩子觉得要想达到成人绘画的高度势比登天。...  相似文献   

14.
由于平时缺乏锻炼,加上生活方式不健康,如今不少儿童患上了以往只有大人才会得的成人病。成人病之一:骨质疏松目前,5~7岁的孩子中出现了骨质疏松的现象。专家认为缺乏足够的锻炼、维生素D和钙是造成儿童骨质疏松的原因。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对长期骨骼发育有关键性的作用。家长每个星期至少应该让孩子做3次每次30分钟的高强度运动。此外,家长还要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晒晒太阳,促进骨骼发育;平时在饮食上也要避免吃高盐和低钙食物。成人病之二:颈椎病如今的孩子经常长时间上网或学习,致使颈椎病出现了低龄化。比如,孩子的书包过重,在打电脑、弹钢…  相似文献   

15.
就幼儿听力问题对家长所作的调查王强虹孩子的听力不仅是聋儿的家长应该关注的问题,它也应该引起广大学龄前儿童的家长的重视。学龄前阶段是各种炎症的多发期,孩子易受感染,许多药物都是耳毒性的,用药不慎就可能导致幼儿耳聋。因此家长要细心关照幼儿的耳朵。孩子的听...  相似文献   

16.
吴凤岗教授曾指出:每位家长都来自儿童世界,都有自己的童年生活。然而今天的生活充塞了家长的头脑,使家长在心理上保存的儿童天地越来越狭小,结果就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大人越来越不理解孩子;对自己童年所熟悉的一切,今天却变得生疏起来;新的世界、新的思想、新的情趣、新的生活习惯、新的社交需求等,代替了童年时期的一切。当然,家长们脱离了儿童世界,也就不能理解孩子的心理。其实,家长要理解儿童,就必须走进儿  相似文献   

17.
很多家长认为,都是治病用的药,只是孩子小一些而已,减量使用就可以了。殊不知儿童的生理病理特点与成人有很大的区别,很多药物根本不能用于儿童,如果家长把成人用药常识套用在儿童身上,或是简单地以‘按年龄折算剂量’的方式给孩子用药,都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父母们在选药时要尽量选择专门给儿童吃的药,比如降火的药可能有很多种,应该尽量选择小儿七星茶等儿童专属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美国科学家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吸烟的家长如果能在孩子8岁前把烟戒了,则有可能防止孩子潜移默化地养成吸烟习惯。 研究结果显示,在小学三年级前家长就开始戒烟的儿童,较那些一直生活在家长的烟云中的儿童在长大成人后养成吸烟习惯的机会要小39%。儿童通  相似文献   

19.
生活中,人们会用乖来形容一些孩子,他们容易管教,不争抢也不吵闹,让父母非常“省心”。医学心理学专家却提醒家长,对这样的“乖”孩子,应多加注意,他们有可能是“退缩儿童”。  相似文献   

20.
家教信息     
孩子身心健康的动力源上海市儿童少年心理发展中心儿童精神卫生学博士杜亚松认为,父母是孩子身心健康的动力源。孩子心理是否健康,归根结底是父母的教养问题。学龄前,父母是孩子身心健康的动力源,学龄后就变成了家长和教师双重动力源了。家长不健康的心理表现上海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徐俊冕等专家认为,家长不健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