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自1993年7月1日起执行新的《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以及新的分行业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国家教委和财政部又联合发出通知,要求高校校办产业,含校办工厂、出版社、期刊(杂志)社、校办公司、科技服务机构和其他经营实体等,均从1993年7月1日起执行社会相同性质行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企业改革的方向,也是校办产业今后发展的方向。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要综合、全面评价和反映校办产业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满足新形势下校办产业发展的需要。校办产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应由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构成。 考核盈利能力的指标 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是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的百分比。这一指标是反映企业总体盈利水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 ,校办产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加之国家对高校校办产业在税收等各方面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使校办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成为我国经济中新的增长点 ,究其原因 ,是校办产业的管理体制不能适应校办产业的发展。校办产业要不断发展壮大 ,在管理体制上必须与发展相适应。随着时间的推移 ,校办产业的管理无论是以生产、组织方式还是从经营方式上看来 ,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而且这种变革势头将有增无减 ,但校办产业管理体制的变革是以适应校办产业发展为前提的。企业沿着一条从早期的作坊式的简单管理到工业化大生…  相似文献   

3.
浅议高校校办企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高校校办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当前校办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产权不清、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提出用现代企业制度改造现有企业,建立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等措施来促进校办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基础上的一种崭新的企业制度。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高校校办科技企业的发展,必须发挥高校科技、人才、信息等优势,改革管理体制,转换运行机制,使高校校办科技企业逐步纳入现代企业制度的轨道。(一)事企分开,投资主体多元化1.高校校办科技企业过去大多数属学校独资企业。这种投资主体的属性使总体属于事业单位的高校无法摆脱对企业进行事业化管理的模式和行政的…  相似文献   

5.
所谓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以规范和完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为核心的企业制度。其基本特征是:(1)企业产权关系明晰;(2)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3)投资者享有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权利,并以投资额对企业债务承担责任;(4)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生产经营,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高校的校办科技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环境中的一员,是市场经济中的独立法人实体,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高校校办科技企业,…  相似文献   

6.
高校办产业是一种新的事业,要开拓新的思路,创立新的机制和模式。我们感到校办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机制,而首当其冲的是校办产业劳动人事制度的建立和改革。其基本思路是: 坚持事企管理分开的原则 高校的教学、科研和作为经济实体的企业,两者性质和任务不同,具有不同的发展规律、运行机制和衡量标准。企业的开发、生产、经营、销售是经济活动,衡量企业的重要标准是经济效益。因此,高校兴办产业必须坚持事企分开的原则,实行“一校两制”,建立校办产业独立体系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采用相对独立的劳动人事制度、财务制度和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自1993年7月1日起执行新的《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以及新的分行业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国家教委和财政部叉联合发出通知,要求高校校办产业,舍校办工厂、出版社、期刊(杂志)社、校办公司、科技服务机构和其他经营实体等,均从1993年7月1日起执行社会相同性质行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  相似文献   

8.
孙庆仁 《中国科技信息》2006,(4):199-199,201
当前,由于高校“扩招”的规模膨胀性跨越式的发展,高校管理者的注意力主要关注干教育资源紧张问题,而对校办产业的管理和开发问题,缺乏深入研究,理论界也少有从宏观上对高校校办产业的管理新思路进行深入研究。笔者试从后勤社会化和引入现代企业制度等角度切入,对高校校办产业今后的加快发展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高等学校校办产业蓬勃兴旺,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等提供了资金、技术、条件的支持。同时,学校的教学、科研等条件的改善也刺激着校办产业向更高的目标发展。迄今,全国已有许多高校校办产业为国家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在全国范围内,许多高校校办产业的生存情况确实不容乐观。它们有的在公司组建以来,非但没有“走出去”.反而连年亏损,负债经营;有的虽在勉强维持,但其生存的基础建立在国有资产流失浪费的基础之上;有的组织机构不合理,仍然按照高校行政序列编制,管理机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有的企业以学校名义.不顾能力所及,扩大业务往来,以至于酿成经济纠纷,给学校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有的企业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条件.“借鸡下蛋”,一旦得手,便远走高飞,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上述问题的核心,在于校办产业的不规范管理和不规范运作。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现有的1075所高等学校中,校办科技产业已得到很大发展,具体说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加速体制改革,促进产业发展如东南大学为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形势,建立了以科技企业、工程研究中心、科技中试基地等为核心的东大集团公司.在1991年科技服务和校办总厂两项,产值达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认真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各自的科技优势,积极创办科技企业,大力发展校办科技产业,努力把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学校的改革和建设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使广大教职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校办企业同时还是学生进行生产教学实习的基地,它为高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校办科技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其中心任务是要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如何提高校办企业的经济效益?实践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搞好计量工作,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是提高校办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改革开放以来,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两权分离”,扩大企业的自主权。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以放权让权、利改税、承包经营到转换经营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政策就是向企业制度方面转化,也就是要建立以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为核心的新型企业制度。 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它有什么特征?校办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企  相似文献   

13.
自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来,已经有三年多的时间。期间从中央到地方,按照《公司法》及相关法规,采取种种措施,开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校办科技企业,成长于高校教育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之中,明显地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校办科技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明显滞后于社会企业,从转机建制的理论到实践似乎都陷入比社会企业更困难的境地。人们不禁要问:校办科技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究竟难在哪里?一、校办科技企业建制难点分析校办科技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依赖于一…  相似文献   

14.
高校校办产业财务管理的性质 产业性质 高校属于事业性单位,财务实行“预算型”管理,一般称为事业化管理。而校办产业则属于生产经营单位,财务上实行“成本核算”管理,一般称为企业化管理。这是校办产业财务管理区别于高校财务管理的基本属性。 全民所有制性质 校办产业的全民属性是由其产权属性确定的。形式上看,校办工厂是由学校投资兴建的。实际上,校办产业资产是国家历年来对教育投入的一部分,校办产业的资产为国家所有,学校为唯一合法代理人。这一点与社会企业不同,社会企业在进行股份制改造后,国有资产的管理属于国有资产管理局,而高校校办产业的资产管理由校资产管理部门管理,资产经营由产业部门经营,产权归属明确。 价值管理性与效益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按照价值规律办事,所谓价值性是指遵循价值规律的财务管理,力求做到降低成本,节约资金,增加盈利。所谓效益性,即提高经济效益是发展校办产业的根本途径。我们倡导效益型模式,坚持速度和效益的统一,坚持掌握市场运行规律,  相似文献   

15.
校办产业的企业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处理各种表格式数据。由于人工处理周期长,造成重复劳动多,查询、统计和分析难。为了能准确、及时地处理有关数据,掌握经营状况,提高管理水平,我们进行了校办产业管理系统的研究。 考虑到该软件的使用在办公室的PC机上运行,所以硬件配置为486及其以上兼容机;应用软件开发平台为UCDOS以及具有高性能、编译型、开放式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CLIPPER5.0~5.2语言。 数据库的组织 根据校办产业管理的特点,将校办产业管理系统分为政策法规、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和企业综合评估4个子系统。 政策法规子系统数据库(ZCFGJG.DBF)又可分为管理政策法规库数据结构(ZCFGJG.DBF)及管理规章制度库数据结构(GZZDJG.DBF)。主要表明国家各部门、省市及地主对校办产业的有关法规、政策、制度,包括校办产业的申报、设立、运行以及一些优惠政策及管理办  相似文献   

16.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模式的国企改革,是重塑我国微观经济基础,使国有企业走向市场,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的有效途径。自党的十五大召开以来,全国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国有企业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明显加快。与国企相比,高校校办企业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却显得举步维艰,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校办企业与国企相比在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时存在以下四个难点: 难点之一:产权界定 在传统计划经济下,学校以事业管理模式管理企业,学校资产和企业资产没有严格规范界定,习惯认为高校企业的资产就是学校的资产,也就是国家的资产,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和学校资产以及国家投资混在一起,使企业无法承担其应有的有限责任,学校承担着无限的连带责任。企业在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资产归属关系不清,不但影响企业的积极性,还易造成国有资产、校有资产流失以及企业核算制度不完善、资金筹措难等一系列问题。今年4月初,陕西省教委专门组成调研小组到江苏、上海、浙江等地了解当地高校校办企业推行现代企业  相似文献   

17.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对深化校办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提高认识,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思想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实践证明校办产业要迅速发展,必须加强管理,深化改革.其中分配制度的改革是重要内容之一.校办企业经营者(包括校办企业的经理、厂长等)的年薪如何确定和执行又是分配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校办企业经营者实行年薪制的必要性通过实际调查表明,校办企业经营者的工资收入标准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校办企业有的执行校内事业性工资标准;有的执行高新技  相似文献   

19.
高校校办产业是在市场经济的催生激发下发展起来的,要保证高校校办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着力处理好教学、科研与校办产业、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管理部门与校办企业、企业积累与利润上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一、改革开放给我国各项事业带来了生机,也把大学的校办产业引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91年,北京高校272家校办企业创造的产值超过8亿元,上交国家税金近4000万元。相对于1990年,这两项指标分别上长了89%和150%。仅北京市属高校的75家校办企业1991年一年就创造产值近1.4亿元,这个数字和1991年市财政拨给市属高校的全部事业费大致相当。同时,高校产业走向世界的路子也正在一步步打开。1990年,北京高校校办企业创汇6万美元,1991年这个数字跃升为473.8万美元。这些惊人的变化是由于高校高科技企业的崛起促成的。1991年,北京有15家校办企业的产值超过1000万元,其中有10家是科技企业。这充分说明高校的科技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拥有自己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