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使“博导”成为一种头衔的国家。人们一听“博导”便肃然起敬。在中国,“博导”已成为比教授还要“高级”的头衔。打开我们的报刊,往往在文章作者的职务一栏里赫然写着:教授、“博导”或主任医师、“博导”。本来,依据中国的学位规则,只有博士生指导教师(教师者本为指导者,指导教师在文法上是不通的,是画蛇添足,应该说博士生指导者或  相似文献   

2.
马扬 《教育》2006,(1):35-39
吉林大学45名博士生导师落聘“下岗”,无论在教育界,还是在大众百姓中,都可谓是个不小的新闻。我们不仅为其改革成功叫好,亦为吉林大学现任领导“勇破雷区”的精神叫好。在这里,也非常感谢我们的记者用通俗的笔法,深刻而立体地报道吉林大学这次成功改革,为读者展示我国高校改革鲜活的一页。事实上,吉林大学这次改革不仅让一些不称职博导“下岗”,也让一些成绩突出的年轻人有机会早早地走上了博导舞台。在这次新聘任的209名博导中,有不少是中青年教师,甚至出现了年仅三十的年轻面孔。我国自实行学位制度以来,高校一直实行博士生导师选聘制度。由于博导是在教授的基础上选聘的,很多单位为表示尊重,也给予了博导高于教授的特别待遇,这样就使其在事实上形成了在教授之上的又一个层次。久而久之,博导除了代表一个人在学术上的造诣外,更形成了一种很高的荣誉。而且博导的桂冠一旦戴上,就形成了事实上的终身制。博导终身制,不仅给高校发展带来了一些问题,同时给高校学科建设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带来了一定阻碍。吉林大学全校原有近千名博士生导师,而本次选聘中最后被聘用的博士生指导教师只有737人。这一打破博导终身制的改革,在全国高校中还极为罕见。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从来没有一所大学有着如此庞大的规模——从2000年6月至今,六所院校合并后的吉林大学,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等12大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128个、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4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数以万计的学生在这里完成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读完本科、研究生学业,从吉林大学走向社会。因此,吉林大学在博导选聘问题上的这个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开创先河的作用。这是一次勇敢的破冰之旅。当然,吉林大学的改革是成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我国学位制度的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吉林大学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我们预祝这场改革越走越远,顺利到达美妙的彼岸。  相似文献   

3.
一、博导固定资格制存在的问题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简称“博导”)的水平是影响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博导队伍的水平又取决于博导的遴选机制和遴选后的激励机制。这些方面,国内外大学都有自己相对成熟的规则。依据国情,中国有自己的办法。这种办法可称之为具有教授职称才能被审批为博士生导师的、永久性的固定资格制。当教师晋升为教授后,根据条件和名额,逐级审核、批准,即可获得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资格。如果没有特别变故,招收博士研究生的权利就一直拥有下去,“博导”的资格将会伴随其直到退休。由于特有…  相似文献   

4.
近来,"28岁教授博导"邓露爆红网络。邓露,1984年出生,2005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11年8月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名单,由此而很快破格担任湖南大学建筑工程系教授和博导。这份简历被"晒"到网上后,邓露一下子成为舆论焦点。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 9月26日至29日,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中南研究中心在桂林举办"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暨阅读教学观摩研讨会"。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顾之川、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导孙绍振教授、全国中语会副秘书长史绍典分别做了《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师》、《读者主体和文本主体的深度同化和调节》、《文本解读:问题与策略》的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6.
周洪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教育发展战略组成员,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导,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自1985年实行教育改革以来,我国的教改已走过20多年的风雨历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下简称《纲要》)颁行后,教育改革整体走势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近日本刊独家专访我国知名教育学与教育史学学者周洪宇教授。他认为,中国教育到了改革创新的关键期,教改的重点是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6月12—16号,我校文科学报编辑部于成都望江宾馆承办了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五届优秀主编、优秀编辑、优秀编辑学论著汇评工作会议。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编辑委员会的委员,有《北京大学学报》主编程郁缀教授/博导、副主编刘曙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编务、学会秘书贺建胜,黑龙江大学  相似文献   

8.
2015年2月26日,一篇名为《浙江大学将现88年教授、博导》的文章在微信圈疯传.文章称,1988年出生,年仅27岁的教授、博士生导师陆盈盈即将来到浙江大学执教.文章中还配了一张陆盈盈的标准照,是一个面目清秀的大眼睛美女. 然而,就在网友惊叹这位人生赢家时,剧情发生了逆转.浙大表示之前公示的信息有误,而浙大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网站也修改了她的简介——“教授、博士生导师”的头衔被“特聘研究员”取代.同时,该实验室发布了致歉声明:“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陆盈盈博士被浙江大学聘为特聘研究员,具有博士生招生资格.之前的网页内容有误,致歉.”不过尽管如此,27岁就成为特聘研究员、博导,还是让不少人感到不可思议.而围绕27岁成为博导是否存在猫腻,网友们也分成了观点截然相反的两派,赞同者认为其体现了不拘一格选拔年轻人才的开放性环境,而反对者则质疑其年龄、履历和经验是否足以承担起博导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思想力“原点”在许多国人的传统意识里,教授博导似乎是一个特殊的层次,一个带着光环的新的级别。很多人怀着崇敬的心情仰视、关注着教授博导,同时寄予他们很高的学术期待。教授博导,似乎等同于学术精品的天然生产者、学生学术潜质的开发者、学科发展的领航者……过多、过高的理想期待已经演变成教授博导们难以承受之重。他们大多被要求同时满足教学、科研、行政职务、社会兼职(甚至成为会议的装饰)等多重角色的需求。事实上,对其定位的多元化等同于对其定位的模糊化,教授博导在多元的角色扮演中也会分身乏术、苦不堪言。教授博导应该是怎样的人,应发挥怎样的作用,新时期下,值得人们注意。  相似文献   

10.
据7月10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从明年起,北京大学将在部分院系进行试点,实行不固定博导资格制,如果博导所带博士连续几年不能正常毕业,学校将取消其博导资格。与此同时,北大将进一步放宽博导参评资格,副教授、讲师也可以申请任博士生导师。长期以来,在我国高校和其他研究生培养单位,只有教授(研究员)才有资格担任博士生导师,“博导”这个头衔也因此变成了荣誉的象征。放宽博导参评资格,允许副教授、讲师  相似文献   

11.
据北大某教授介绍,目前北大取消了"博导固定资格制",实行以教师申请和学生选报为基础的"不定资格制"。也就是说,只要具有一  相似文献   

12.
教授、博导,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在湖南,石雪晖很有名。但是,2010年9月5日上午,记者在葡萄园里见到的她,肤黑发乱,满头大汗,一手拿着剪刀一手拎着串葡萄,大热天还穿着双沾满了泥的雨靴,黝黑的手臂上满是蚊虫叮咬的红疙瘩。这模样,分明就是辛勤的农家大嫂,哪里像教授?  相似文献   

13.
在第26个教师节前夕,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评选揭晓,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魏钧教授获得北京市师德标兵称号。提起这位年轻的教授、博导、系主任,经济管理学院的教师、学生,个个都会竖起大拇指。  相似文献   

14.
吉林大学“博导”选聘改革近日完成,45名“博导”在新一轮选聘中“下岗”——失去了招收下一届博士生的资格。“博导”是人们对博士生指导教师的习惯性简称。当前绝大多数高校中实行的“博导”选聘制度存在弊病,制约着学校的学科建设。由于以往对“博导”选聘制的改革一直停留在新聘“博导”的层面上,“约定俗成”的“博导”终身制被看作“雷区”未予触动,导致一些被聘  相似文献   

15.
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李正栓教授的《藏族格言诗英译》由长春出版社于201 3年1月出版.该书是汉英对照版的一个译本,由中国文化典籍翻译研究会会长、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宏印作序.封底还有苏州大学博导汪榕培教授、南开大学博导王宏印教授和中山大学博导黄国文教授写的短评.这个译本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和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华中理工大学“中国女子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华中理工大学“中国女子教育研究中心”于1995年3月4日在武汉成立。20多名女博导、女教授、女管理。作者和女大学生、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成立暨座谈会。中科院院士、该校校长杨叔子出席会议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研究中...  相似文献   

17.
如今的中国教授,,一抓一大把。著名学者、北大老教授季羡林曾戏谑地说:如今不管什么人,只要跨进北大的门,谋上一个教书的位子,都可以评上教授。由于高校职称与这几年社会上的职称失控,滥评滥送,滥呼滥称,于是教授中难免鱼龙混杂。这种混混教授不仅挤占了职称名额,更主要是污染了大学的神圣空气,使大学中弥漫着一股官本位的恶浊风尚,它诱导人们放弃学问去投机钻营。如今在高校中谋取教授,出现了匪夷所思的怪现象,即不是凭借学识与教课的水平,而是先当官再评教授,接着再当“博导”、“学科组评委”等等。试想,如果教授这一神…  相似文献   

18.
陈国良 《上海教育》2002,(18):43-43
本刊上期登载的《美国“蓝带学校”计划修订始末》一文,详细叙述了实行了20年之久的美国“国家蓝带优秀学校”计划修订前后的变化。此文在读者中引起反响,还有读者来信探讨美国这一改革对于我国教育的启示。本刊特邀上海市教育科学院智力开发研究所所长陈国良教授作一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系66岁的博导王永成教授被自己的研究生罢免了!这个消息对上海交通大学几万师生来说,是有史以来一次空前的地震.它所带来的震撼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20.
去年 ,武汉大学全国知名的哲学教授邓晓芒 ,向该校研究生院递上一纸辞呈 ,请求“辞去博士生导师”之职。今年 5 1岁的邓教授 ,愤然辞“博导” ,本意是让院方改变已有的硬杠杠。不要过多重视论文的发表“等级” ,应重视实际才学。无独有偶。日前 ,某报报道 ,某高校欲请另一高校的一位深有才学的学者讲学 ,遂去信 ,询问其“博导”之职现在是否已拿下来了 ,因该学校规定———只请有博导之职的学者讲学。这位学者愤然回信 :“讲学 ,讲学 ,讲的到底是学问 ,还是名分 ?”前一个是学校规定 ,后一个也是学校规定 ,学校把这些规定一一当做提升校方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