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生导读》2011,(6):F0002-F0002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革命圣地。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  相似文献   

2.
美国著名学者马克.赛尔登多年研究当代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农村的发展史,《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是其代表作之一,他把中国革命和抗战放在反对殖民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的背景中来考量,分析了"延安道路"对中国在革命变革和社会进步的理论和实践中所作出的贡献,肯定了"延安道路"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重要作用。该书成为西方学者研究中国革命和延安根据地较有影响的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3.
[自学重点]恰当的动词;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信天游”的形式;作者对延安的深厚感情。[简要导析]延安是革命的圣地。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以后不久,党中央就设在延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延安一直是中国人民革命的领导中心,它象灯塔那样照耀着中国革命的航程。延安也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抚育了成千成万的革命战士,诗人贺敬之就是其中的一个。贺敬之,现代诗人和剧作家,一九四○年他到了延安,一九四六年奔赴解放战争的战场,一九五六年他从北京回延安参加西北五省(区)造林大  相似文献   

4.
朱雪平 《天中学刊》2012,27(4):41-43
"延安道路"自提出之后,就受到海外中国学领域的广泛关注。"延安道路"对中国共产主义革命、中共在延安时期的施政纲领基本持肯定态度;注重中共战时政策的实效性,着重从微观层面研究政策的实施;着重于对中国革命特色的研究,反对依据中国革命后来的现象判断其历史;主张从中国实际出发,而非用西方标准衡量中国的制度。  相似文献   

5.
"延安时代"是指从遵义会议到新中国成立,以"延安13年"为主体的一个完整的革命辉煌时代。它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中国人民现代思想观念的历史性转变时期,也是探索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实践时期,同时也为探索中国怎样实现现代化起了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6.
《集宁师专学报》2016,(6):50-56
延安时期毛泽东报刊发刊词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结晶,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它彰显了抗日救亡时代主题,传播了中国革命的相关理论,普及了无产阶级新闻学理论,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与路径,确立起规避同质竞争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生态环境优化策略,极大地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延安是中华民族和中国革命的圣地,是党中央和毛主席战斗、生活过十三个春秋的地方。近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延安得天独厚的德育资源优势,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以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和延安精神教育为重点,不断赋予学校德育工作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2004年6月,在中国共产党建党83周年前夕.“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览在北京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1936年红军长征胜利之后,延安逐渐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我们党在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大部分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实践上逐步走向成熟、领导中国革  相似文献   

9.
在延安时期,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民主政治的圣地和延安精神的家园,使成千上万中外人士为之向往和赞叹,也曾被誉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在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之所以成为中国的希望,成为世界革命仁人志士关注的地方,关键在于陕甘宁边区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创造性的和谐社会,其经济社会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背景下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王凯 《初中生之友》2011,(29):66-66
<正>延安是闻名中外的革命圣地,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中部,东临黄河,与山西相临,西面与甘肃接壤。20世纪上半叶,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民族英雄刘志丹、谢子长创立的陕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红军长途征战的落脚点。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13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  相似文献   

11.
延安精神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在价值导向、主题主线以及教学实践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延安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在内容上要准确把握延安精神的本质与核心,重点关注中国人民在延安奋斗的主题及艰辛历程,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革命贡献及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原因,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在融合路径上,要精心研究教学内容,灵活利用红色资源,积极推进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2.
延安文人的“公共空间”:社团与期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文学作为现代中国革命和历史叙述的重要参与者,繁复而生动地呈现着现代中国革命和文学的历史面影.延安文人社团及刊物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构成了极为重要的独特的文化现象,期刊既是延安文人自觉地将文学与革命联系起来进行文艺界的精神总动员的传播载体,又是延安文人话语交融、思想汇聚甚至碰撞的媒介空间.同时,在革命战争的传播生态环境中,大量的延安文学期刊不仅鲜明地标示着延安文人的美学姿态和风范,而且最终汇流到波澜壮阔的现代中国革命的洪流之中,和它的传播主体一道成为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原始史料为依据,对延安文学期刊回归"历史现场"进行考察,展示在特殊的战争环境中延安文人的创作与生活、思想与交流,以期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提供具有历史深度的经验借鉴和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3.
吴伯萧同志是我们熟悉的老散文作家。抗日战争期间,作者在延安生活、战斗了八年。对延安的一草一木,倍感亲切;对在延安战斗过的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延安人民,满怀深情。作者曾以延安生活为题材,写过一组散文。《记一辆纺车》、《歌声》便是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歌声》写于一九六一年。这篇抒情散文,以热情的笔触,描绘了延安军民大唱革命歌曲的动人情景,歌颂了延安军民艰苦奋斗、团结战斗的革命精神和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革命乐观主义,表达了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热爱。《歌声》是一曲延安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4.
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党史研习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相生相伴,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宝贵特征.在经历了初期的革命斗争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推进中国革命必须将研习党史与探索中国革命的规律联系起来.延安时期开展的党史研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重要基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新中国成立...  相似文献   

15.
巍巍宝塔山,滔滔延河水。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是亿万人民向往和敬仰的地方。延安,是一个响亮的名词,新中国从这里走向世界。坐落于延安枣园的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是顺应神州教育发展趋势所组建的一所具有圣地光荣革命传统的学院。她满载200余万延安人民的厚望,服务陕北地区经济建设,吸引近  相似文献   

16.
读书     
《国家的仪式(中国革命戏剧的文化透视)》作者:胡志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本书以国家的仪式透视从延安到文革时期的革命戏剧。延安时期的戏剧是从民间、民族发展到民族国家的仪式,从时间过渡到空间神活;建国十七年的戏剧成为剧场国家、国家的形象;到文革时期,革命样板戏成为政治乌托邦和运动修辞,进而成  相似文献   

17.
任爱国,1944年生,男,陕西延安人,现为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陕西民间剪纸艺术研究会理事、北京诗书画册艺术委员会委员、渭南师范学院民间艺术专家.他的剪纸、书法艺术风格独特,造诣极高,尤其是他的剪纸领袖群像、十大元帅等,帷妙惟肖,融国画和油画于一体,具有深厚的素描功底,在中国当代剪纸界独树一帜,自成风格作品被中国军事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延安革命纪念馆等处收藏。任爱国先生被誉为华夏剪纸大师,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光大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延安时期的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作为先进文化指导中国社会进步的成果体现。它是在同反动文化的斗争中发展壮大的,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基本纲领。延安时期的文化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并最终成为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9.
高翔 《留学生》2014,(11):50-53
6月6日至9日,“第六期全国归国留学人员代表人士高级研修班”在延安举办,我作为四期班的代表获邀参加了六期班的结业礼。我是第一次到延安参观学习,在延安的短短两天时间里,我们参观了宝塔山、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王家坪革命旧址和延安革命纪念馆,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光辉战斗历程。  相似文献   

20.
闻亦  树人 《陕西教育》2000,(10):8-11
延安是著名的革命圣地和摇篮。 50多年前,党中央和毛主席在延安战斗、生活过13个春秋。枣园窑洞的灿烂灯光,照亮了中国革命前进的道路,使灾难深重的中华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