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一张合格的地市报纸,既要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又要有强烈的开放意识。没有地方特色,就无法体现个性,无法赢得本地的基本读者群,因此也就不可能达到办报的目的;没有开放意识,就会圃于一隅,坐井观天,闭目塞听,因而也同样难以全面发挥报纸的多功能作用。只有二者兼备,才能收到理想的宣传效益。  相似文献   

2.
明常荣 《新闻界》2000,(6):50-50
努力办出地市报的地方特色,是地市报进行新闻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地市报保持旺盛生命力,抢占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   地方特色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历史沿革、地理条件是一个方面,但最重要的应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因素,特别是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读者的思想文化素养。应当说,报纸的地方特色就是报纸依赖于所辖地区个性而体现在版面上的独有的色彩和风格。特色来源于个性,是个性的体现;个性越突出,特色越鲜明;地方“个性”反映得越充分,报纸的特色越浓郁。   要搞好地市报的宣传,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共性与个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有人可能会问,地方报纸多报道“天下事”,岂不是丢掉了自己的特色?我认为,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地市报的特色,不在“以刊登本地新闻为主”,不是唯有“独家新闻”才能体现,也不单纯是本地的“地方特色”。报纸办出自己的特色与办出地方特色不完全是一回事。地市报纸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所刊新闻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即对本地区读者的接近性、重要性、显著性,加上时新性、趣味性以及使新闻价值充分体现的编辑手段。之所以说努力向读者介绍“天下事”丝毫也不会影响地方报纸的特色,是因为选择反映“天下事”的新闻,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与本地读者有地理上、心理上的接近性,与读者的切身利益在  相似文献   

4.
努力办出地市报的地方特色,是地市报进行新闻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地市报保持旺盛生命力,抢占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 地方特色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历史沿革、地理条件是一个方面,但最重要的应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因素,特别是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读者的思想文化素养。应当说,报纸的地方特色就是报纸依赖于所辖地区个性而体现在版面上的独有的色彩和风格。特色来源于个性,是个性的体现。个性越突出,特色越鲜明。地方“个性”反映得越充分,报纸的特色越浓郁。 任何事物都有共性和个性,地市报的新闻宣传也不例外。一个地区相对…  相似文献   

5.
总编辑开放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报纸开放程度的高低。笔者认为,县市报总编辑当前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开放意识。 (一) 办开放型的报纸,首先要求总编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地域的局限,广泛传递信息。以往,县市报往往偏重于强调突出地方特色,而对广泛传递信息不够重视,片面理解新闻的“接近性”,认为“接近”仅仅是指空  相似文献   

6.
地方特色是报纸的立足之本劳尔峰地市报纸毕竟与中央、省报不同,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体现地市报的个性,这是一个值得研究探索的问题,也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坚持以地方为主在共性一体现个性一张地方报,必须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没有地方特色,就体现不出个性,就无法...  相似文献   

7.
作为重点服务于某一行业、产业的专业报,只有办出具有这一行业、产业的鲜明特色,才能吸引读者,报纸也才有生命力.专业特色是专业报纸的立足之本.专业特色是专业报个性的体现专业报纸的专业特色,就是报纸依赖于所服务领域或行业、产业的个性而体现在版面上的独有色彩和风格.特色来源于个性,是个性的体现;个性越突出,特色越鲜明;专业的“个性”反映得越充分,报纸的特色也就越浓厚.因而专业特色是专业报纸的重要品格,是一家专业报纸区别于另一家专业报纸的标志.不同的报纸,有不同的色彩、风格和个性.各个报纸办什么特色,立什么个性并不是随意确定的,它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如举办单位、报纸性质、技术手段、经济状况、历史传统、读者构成、队伍素质等制约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读者构成.它决定个性特色,也就决定编辑方针、办报宗旨.因此,专业报要突出个性、办出特色,首先就得研究自己报纸的读者构成.一般来讲,读者构成越单纯集中,其特色就会越鲜明突出;反之,读者构成越是复杂多面,特色就越难以显现.面面想顾,反而面面难顾.  相似文献   

8.
如何把民族地区的报纸办出民族特色,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民族新闻?依己愚见,民族新闻是对一定民族区域里具有一定报道价值的事物和情况的反映。民族地区的报纸的民族特色就是依赖于所辖区域的个性和风格而体现在报面上的独有色彩。民族新闻的特点应该是“不离山”,“不离寨”,“不离谱”。不离山不离山是指新闻在读者心理上与地理上的接近性。要突出民族特色,首先是要突出地方特色。大凡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报纸,它所处的地理位置,都是山区,这就是民族地区报纸区别于其它地区报纸的一大特点。因此,报上所登的新闻,应该有一定的山味,有山的特色。怎样才算有山的特色?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剖析两则新闻作品。1986年,全国地膜包谷经验交流会在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召开,我报发了  相似文献   

9.
接近性不仅是新闻价值的一大要素,而且是研究新闻规律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越来越多地引起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教学、研究者的关注。对地方报纸来说,接近性则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可以说,它既是地方报纸的优势,也是办好地方报纸的关键之所在。 一、什么是接近性 新闻学上的接近性,既包括地域上的接近,也包括心理上、文化上和风俗习惯上的接近。这种接近性可以说是需求上的接近性。当地读者最想知道的,即是接近性最强的;不大想知道的,接近性就差些;不想知道或已经知道的,就很少有接近性。  相似文献   

10.
接近性不仅是新闻价值的一大要素,而且是研究新闻规律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越来越多地引起新闻工作者和新闻物学、研究者的关注。对地方报纸来说,接近性则更加突出和重要,可以说,它既是地方报纸的优势,也是办好地方报纸的关键所在。一、什么是接近性新闻学上的接近性,既包括地域上的接近,也包括心理上、文化上和风俗习惯上的接近。这种接近性也可以说是需求上的接近性。当地读者最想知道的,即是接近性最强的;不大想知道,接近性就  相似文献   

11.
党报副刊是一份报纸文化精神的形象体现,它呈现出与新闻版不同的个性和特色。在传媒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副刊要永葆生命力,须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又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在“此时”和“此地”的融合中彰显个性。  相似文献   

12.
读者看报,总要拣那些和自己的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新闻来读,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有个“接近性”在起作用。接近性不仅有地理上的接近,还有心理上的接近。地理上的接近性,也叫距离的接近性。事件发生地点与读者、听众在空间距离越近,新闻价值越大。西方报纸、广播十分重视本市新闻和地方新闻,这是基于对读者的科学分析得到的答案。苏联心理学家多柏雷宁认为:“引起人的注意的原因有三类,一是外界刺激;二是人的内在兴趣;三是人们已有的  相似文献   

13.
一张晚报的地方特色有多强,不仅仅体现在本地新闻、乡土内容的质和量上,还体现在能否最大限度满足本地读者的需求上。做大做强非本地新闻,满足本地读者的新需求,是地方特色的应有之义。做好非地方新闻资源的开发利用,关键是要把握好三个度:速度——用足时差优势,加快新闻传播速度;广度——打造各类新闻应有尽有的“新闻超市”;深度——烹制新闻盛宴,把本地市民特别关注的国内外热点、焦点新闻做大做足做透。要妥善处理好加大非本地新闻资源开发力度与体现地方特色的关系,展示地市晚报的个性魁力。具体操作上应注意:①合理灵活地安排两者比重;②根据所在城市读者特点确定开发重点;③力求报道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14.
论文微缩     
报界新概念 ──新闻本土性 罗建华在《新闻记者》2000年第11上撰文说,一些地方报纸对“本土性”有所漠视或冷淡,一家县级报纸都要大叫大嚷“面向全国,走向全球”。要知遭,报纸的特性天然就该与“本土性”划等号,时下有一句话很形象──“电视是天上飞的,越具全国性越好;报纸是地下跑的.越具地方性越好。”地方报纸的“影响圈”不应越城池太远,外埠的影响不过是“虚张声势”,但求所在;本地的影响则是生命线,力求所有。《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这样的“巨无霸”,从来没有谋求覆盖七大洲四大洋的野心。 《华盛顿邮报…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的地市报,应该地方性、开放性并重,让读者“一报在手,尽知本地新闻,了解国内大事,知晓世界风云”。因此,它必须处理好服务中心工作与全方位服务读者的关系,处理好“立足本地”与“放眼四海”的关系,自觉地运用新闻规律办报,尽可能地满足读者获知更大范围信息的需要。 地方特色要融入大背景 地市报是地方性综合报纸,它最大的个性特色就是地方性,这是地市地的立身之本,也是其价值所在。地市报的地方性在报道内容上的体现是让地方新闻唱主角。作为地市报,首先要保证地方新闻的数量和质量。除了国内外的重大新闻,一般来说,…  相似文献   

16.
特色是媒体的生命力。媒体特色越突出,新闻魅力越显现。没有特色的媒体,或者碌碌无为,或者在竞争中被淘汰。但媒体的特色在哪?转载或者抄袭,或者靠二手材料整理出来的东西显然没味道,原创的新闻才最有“味”!从大众报业集团近两年来搞的原创新闻大赛的效果来看,媒体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原创性上:“原创新闻”提升着各家报纸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就半岛都市报来说,大量原创新闻的涌现,使得报纸更有看头了,更有影响力了,更受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7.
地方报纸如何办出地方特色? 我以为,应当是当地经济特点加当地风土人情加报纸新闻的地方性、实用性。地方报纸本身就是一张地方性新闻纸,具有最大的接近性,是任何别的报纸所不可比的。如何使这一特性发挥得更充分?关键要突破“纯一色”本地消息的观念,冲出闭关自守的“地方性”牢笼,从本地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出发,立足本地,设立“开放窗”,介绍周围地区及外省的建设经验、改革动态、科学知识,特别是选载一些自然条件相类似地区的各种信息。在开办“开放窗”中,要坚持通俗、具体、实用的借鉴原则。这样,既可开阔本地人们的视野,指导人们的实际工作,又活跃了版  相似文献   

18.
经济摄影报道是当前新闻摄影的热点和难点。如何使这类照片吸引人,许多有识之士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下面我从一个版面编辑的角度,来谈谈对经济新闻摄影的看法。 首先是新闻,而不是“艺术品” 一张新闻照片,版面编辑是否采用,如何用,首先取决于它的新闻价值有多大。报纸是新闻纸,新闻版就更加强调新闻性。新闻就是新闻,新闻不是艺术。摄影记者的报道首先必须是新闻。没有—个新闻编辑用艺术摄影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摄影报道作品。摄影报道的“好看”,首先体现在照片较大的新闻性上,体现在照片较大的新闻价值上,而绝对不首先体现在简单意义上的照片的“美”上。那种把摄影记者的最高追求理解为应该是“艺术摄影家”的价值观,对摄影记者是有害的;当这种价值观被版面编辑接受并体现在报纸上的时候,报纸就会变得不伦不类了——由于版面上的照片比文字醒目,因此读者对照片新闻性的要求就更高,-旦照片不是新闻,版面编辑用得愈大,报纸就愈显得难看。 什么是“新闻”?这里无须做理论阐释。但我们应该时刻记住:读者看报先看什么?那些真正吸引读者的,大多是“新闻”——新闻照片的拍摄原则还是要从此入手。让读者拿起报纸,首先看你的照片!  相似文献   

19.
一张地方报纸,要在强手如林的同业竞争中立足,首先必须有自己鲜明浓郁的个性,这里说的个性就是地方特色。凸显地方特色,是地方报纸依据新闻发展内在规律运作的利器。众所周知,办报要讲究贴近性,要重视和依据受众喜好和关注的心理状况来选择新闻事实并加以传播。贴近性中,首先应加以重视的是地域的贴近性。事件发生地点和新闻传播地点距离的远近,往往是衡量受众关注度高低和新闻价值大小的重要标杆之一,地域也就成了一张报纸采集、编辑和传播新闻的重要尺度。地方报纸要赢得读者、赢得市场,就必须时刻密切关注自身所处地域里所发生…  相似文献   

20.
有些读者说,每天的报纸一到,总是先看市报。我问他们这是何因?他们说,因为市报和我们很接近,讲的大多是我们的身边事,心里话,所以我们对她挺有感情。也有些读者却说:“市报没有多大看头”,认为她老是打官腔,说官话,做官样文章。这两种看法从两个不同的侧面提出了一个相同的问题,即人民群众对市报新闻接近性的高要求。新闻接近性,是构成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指的是新闻与受众在地域上、思想上和利益上的接近。新闻事实发生的地点与受众越近,大家越关心,新闻价值就越大;新闻报道越是与受众呼吸相通,休戚相关,越是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大家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