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常静 《声屏世界》2017,(2):37-38
2016年最热议的都市爱情题材剧 《欢乐颂》,是一部极富话题性的作品,是都市爱情题材电视剧的新拓展.它以现代都市——上海为故事背景,男性角色担任配角,女性角色为核心叙事,通过戏剧化的表达,时尚化的包装,讲述五位性格迥异女性的成长故事.  相似文献   

2.
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当代社会的发展,让表现都市职场女性的电视剧越来越受到欢迎,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也从最初的陪衬角色发展为今天的“半边天”,各种以女性角色为主题的电视剧受到了大众的喜爱.然而,近几年的都市情感剧大多还是展现家庭伦理、婆媳关系,其中的女性角色还是以女朋友、妻子、媳妇等形象依附于其他角色而存在的.《欢乐颂》作为一部都市女性题材情感剧,开创了都市情感剧新格局,从女性视角出发,重新塑造了都市职场女性角色.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都市情感剧,《欢乐颂》自上映起就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都是与其巧妙的叙事策略分不开的.叙事主题、角色定位、矛盾冲突和悬念设置等很多的亮点共同形成了都市情感剧的叙事新景观.  相似文献   

4.
靳婷婷  蔡炜 《青年记者》2017,(12):75-76
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欢乐颂》自播出以来,引发了收视热潮.该剧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深层次的思考.可以说,《欢乐颂》集认知价值、教育价值与审美价值于一体. 认知价值:直面都市人的生存困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深深融入人民生活,事业和生活、顺境和逆境、梦想和期望、爱和恨、存在和死亡,人类生活的一切都可以在文艺中找到启迪.”《欢乐颂》就是这样一部反映现实生活的电视剧.  相似文献   

5.
高筱筱 《视听》2016,(7):99-100
近几年来,以时代生活为表现内容的现实题材电视剧以其丰富、深刻的审美内涵,深受观众喜爱,抢占电视剧市场的半壁江山。本文以都市现实题材电视剧为视角,以《虎妈猫爸》为研究对象,从该剧的主题、人物设置、细节等多角度研究分析该电视剧热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石静  杨滟 《新闻世界》2012,(7):69-70
近年来,随着我国影视创作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已然成为了当今荧屏中的主流,随着《蜗居》、《媳妇的美好时代》深受观众喜爱后,近期播出的《北京爱情故事》、《夫妻那些事》、《心术》也受到了观众的热捧。本文试从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热播原因以及未来的发展等角度,对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热播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红色剧,它可以是史诗一般的《长征》,也可以是理想主义的《士兵突击》;可以是豪情澎湃的《亮剑》,也可以是平凡如柴米油盐的《激情燃烧的岁月》。这些经典的军旅题材电视剧,不仅影响了许许多多观众,也是当代中国对历史的篆刻与铭记。今年的电视剧暑期档即将拉开帷幕,同往年一样,各类题材的电视作品又将充斥荧屏,从备受年轻人追捧的宫廷剧、穿越剧,到描述普通百姓生活的家庭剧;从体现当代城市节奏的都市剧,到反映农村生活的乡村剧,乃至  相似文献   

8.
"小妞电影"的盛行,使得女性角色在媒介中的比重发生改变,电视剧《欢乐颂》的播出,更是引起观众热议,将社会问题清晰展现在人们面前,构建了新的女性价值观。本文主要从《欢乐颂》的人物构建和女性主义表达入手,分析当下影视剧中的女性主义潮流。  相似文献   

9.
谭文鑫  易为 《青年记者》2017,(14):56-57
自1987年《乌龙山剿匪记》播出以来,湘西题材电视剧至今已走过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对于中国电视剧史上这一热点题材进行回顾,并以此为基础,予以前瞻,自然不无裨益. 第一个阶段(1987-1995年):异军突起 新时期以来,我国电视剧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出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品.1980年代前期的电视剧创作,主导荧屏并获得观众高度赞赏的,或是现实题材作品,如《凡人小事》《新星》《葛掌柜》;或是名著改编剧,如《红楼梦》《西游记》《四世同堂》.  相似文献   

10.
在跨屏收看的促进下,电视剧的收看平台已经从单纯的电视,扩展到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网络IP剧的盛行,与其原著已有的粉丝数量有一定的关系,但是IP的影视改编并不等同于原著,将粉丝转化为观众,同时扩大观众数量是网络IP剧营销的目标.IP剧《欢乐颂》将UGC引入了电视剧营销,尤其在移动互联网客户端,扩大了电视剧的收视效果,取得了较好的营销业绩.  相似文献   

11.
刘雁 《传媒》2014,(12)
正近期电视屏幕播出的电视剧出现一冷一热的现象:冷的是抗日"神剧",热的是描写小人物的都市情感剧。根据收视率调查,两种剧的主流观众竟然都是成年男性;而成年男性观众的这种理性转移,体现出了从"神剧"到"人剧"审美的回归。曾几何时,抗日题材剧雄踞电视屏幕,风靡大江南北。《亮剑》《雪豹》《打狗棍》播出时,就是男人的狂欢季,不管重播多少次,都有铁杆影迷追着看。调查显示,支撑抗日题材剧高收视率的是一批成年男性观众。男人都有"英雄  相似文献   

12.
曹榛 《视听》2016,(11):41-42
谍战题材一直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电视剧题材,也是被业界认为容易出精品的电视剧类型。而作为谍战题材剧优秀代表之一的电视剧《潜伏》,在较短的时间里引起极大的关注和热议,也直接说明我国观众对谍战题材电视剧的喜爱。而在湖南卫视这样一个受众面极广的平台播出的《麻雀》,同为谍战题材电视剧,但和七年前播出的《潜伏》相比,出现很多新变化。本文旨在分析由《麻雀》带来的新变化,以及我国谍战题材电视剧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电视剧《三个奶爸》讲述青年人因为抚养孩子而逐渐成长并且开始承担家庭责任与社会责任的青春励志故事,拥有现实热点问题的冲突叙事和当代青年的情感聚焦。通过对现实题材电视剧作品的关注,强调电视剧作品与人文社会的关系思考,分析其现实意义与时代特征,展示当代都市青年心理特征和情感表达,从社会观照的现实角度分析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孙宝国  吴瑕 《视听界》2013,(4):58-60
新世纪以来,国家在政策和管理层面积极鼓励和倡导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在立项上支持,在播出上扶持,在评奖上倾斜。这些措施对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起到了促进作用,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较前一时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毋庸讳言,仍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一、相对数量仍偏少新世纪以来,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绝对数量直线上升,成为堪与历史题材、军旅题材以及都市题材比肩的电视剧类型,获得了观众广泛的接纳和认可。尽管如此,与其他热门题材电视剧相比,农村题材电视剧在数量增长上尚处劣势,远未满足广大农村受众的收视需求。  相似文献   

15.
正农村题材电视剧一直以来都是荧屏中非常重要的故事类型。相对于其他类型电视剧,其具有独特的视觉空间,文化内涵及审美趣味。从20世纪80年代《篱笆·女人和狗》三部曲开始,到后来的《希望的田野》三部曲、《乡村爱情》系列,以及近些年获得口碑和市场双丰收的《满秋》、《我的土地我的家》、《营盘镇警事》、《温州一家人》等优秀农村题材电视剧作品,30多年来,一系列优秀的农村电视剧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一个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1997,(1)
《文汇报》于1996.8.29刊出大题目《国产电视剧占据荧屏主菜单》,副题是《一批现实题材剧一扫虚假弊病,实实在在走进观众视线》。读者自然会想到,这主菜单是什么?观众可以意会是“一批颇具特色的国产电视剧在荧屏频频亮相”,占据了荧屏黄金时间的主体。但“...  相似文献   

17.
《大观周刊》2010,(29):14-15
世界杯过后,观众的“空虚期”除了选秀节目打响赛事,“重磅”电视剧也不甘示弱,拍到没题材也不要紧,翻出经典老题材来照样吸引观众眼球。新版《红楼梦》、《新倚天屠龙记》、《三国》等众多选择,都有同一个特征:“炒冷饭”,不是冷热不匀,就是炒焦弄糊的电视剧“们”,让我们感受到了颠覆也是一阵雷。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农村题材电视剧经历了多年沉寂之后,出现了繁荣景象。《马大帅》、《圣水湖畔》、《美丽的田野》、《民工》、《趟过女人河的男人》、《都市外乡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韩国电视剧持续热播,尤以犯罪类型电视剧受观众好评。韩国有线卫星电视电影频道OCN在推出《坏家伙们》的三年之后又推出了《坏家伙们》的第二部《坏家伙们:恶之都市》,成为韩国犯罪类型电视剧热播的一个典型。客观分析其热播原因,探究其成功的因素,对促进我国电视剧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洁 《声屏世界》2002,(11):40-41
近年来,法制题材的电视剧成为众多电视剧制作单位的一个热点,并成为各家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的重头戏,如《永不瞑目》《黑冰》《红色康乃馨》《大雪无痕》《大法官》《黑洞》等等不胜枚举的电视剧。在荧屏下面,各方媒体频频传出又有若干法制题材的电视剧已开机拍摄的消息。在法制题材电视剧广受欢迎的同时,它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也显现出来,法律界人士和细心的观众都发现了其中许多违背现实法律的内容。于是在此类题材电视剧播出之后,对剧中有关法律内容与现实法律不符的质疑屡屡见诸于报端。在经过调查和研究之后,我认为这些违背现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