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并论证它是一个文化生态系统。体系中文化主体是由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生产者、消费者和供应者这三大功能类群组成。图书馆是是供应者。基于生态学群落生态原理它与消费者之间是互利共生的关系;与其它供应者之间是以原始合作为主的关系;与生产者之间是以原始合作和互利共生为主的关系。在体系中,公共图书馆的总体定位为文化消费者获取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重要门户。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公共文化数字化是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议题。[方法/过程]文章系统梳理了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对公共文化数字化提出的指引和任务,并进一步关注到当前公共文化数字化的建设逻辑,指出当前由“吃螃蟹”机构和“履薄冰”机构所构成的公共文化数字化生态存在一定的异化现象。[结果/结论]作者认为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谋定为公共文化数字化的生态转型和调整提供了契机,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将“负责任创新”引入这一议题,或有望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根据服务创新理论,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专业人才、科学技术、财政投入是影响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重要因素。以30个案例作为分析样本,运用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探究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专业人才、科学技术、财政投入四个影响因素及其联合作用对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公共文化服务创新驱动机制有两条等效路径:其一,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财政投入要素以核心条件出现,形成“人才+资金(财政)”的公共文化服务驱动机制;其二,财政投入、科学技术作为核心条件出现,形成“资金(财政)+科技(技术)”的驱动机制。其中,财政资金投入要素均以核心条件出现,表明财政资金投入因素对公共文化服务创新至关重要。进一步的质性研究揭示了四个影响因素的具体内容,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提供了参考思路。图1。表6。参考文献31。  相似文献   

4.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其中提出“标准化、社会化、智慧化、均等化”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新“四化”标准.文章以镇江市图书馆为例探讨了图书馆如何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四化”建设,从而推进本地区的文化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5.
传媒新思维     
文化建设须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魂”和“体”的关系。当代中国文化之“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切文化产品只有生动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魂”.才有主心骨,才有精气神。当代中国文化之“体”有多种形态,包括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只有把“体”做大做强做生动。才能使文化之“魂”广为传播、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6.
地方创新经验推广是公共文化领域的关键议题。考察广州“公共文化共同体”地方经验转化为广东“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省域政策的过程,既有助于认识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建设的深刻内涵,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地方创新经验推广”这一课题。在公共文化地方创新经验转化中存在适用性、可行性和整体性等典型问题,前两个问题可以利用“主动创新实践”相关案例和思路展开分析,整体性问题则主要依赖以往经验和素材。将共同体转化为省域政策过程既具备有利条件,也面临主要阻力。《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建设指南》对此做出了系统考量,能为加强地方创新经验的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构建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是为了保障全体公民最基本的文化权利,使其公正、平等、普遍地享有公共文化服务,是最具保障性和公平性的服务类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则是在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其基本文化需求的过程中,由与之相关的要素密切配合、相互协同、有序衔接组成的有机整体及运作机制.目前,在构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涉及的主要问题包括底限尺度、规范标准和均衡平等.针对上述问题,应该以“标准化”和“均等化”为目标,以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基本标准”为落脚点,来构建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广州市自2022年起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逐步开展的试点项目为依据,运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人类共同价值观和国家治理建设的基本理论,对广州市提出的公共文化共同体新概念、新理念和新模式进行分析,认为公共文化共同体有利于实现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到公共文化协作联盟、从公共文化社会参与到公共文化公民参与、从公共文化保障力到公共文化影响力、从公共文化共建共享到公共文化共治共创四个方面的转型升级,有利于体现公共文化权利价值、公共文化共同利益价值、公共文化效能价值和公共文化治理价值,指出公共文化共同体实施的从“公共文化+”向“公共文化×”转型升级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时期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覆盖城乡、以基层群众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网络体系和建设机制初步形成。然而,由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起点较低、基础较为薄弱,仍存在一些问题。“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围绕“十二五”规划纲要,深刻认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容框架,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协同参与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彰显人民主权、谋求善治和累积社会资本的内在诉求和重要体现,也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的现实呼唤.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是通过政府主导和推动下的“服务购买”“交流合作”及“个体供给”三大模式来实现.当前,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基本要求和探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同参与的机制路径,必须建构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引导机制、任务分解机制、信息联通机制、衔接保障机制和能力提升机制,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协同参与实现科学发展.图1.参考文献15.  相似文献   

11.
“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新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现代治理新路径。文章探讨在大文化视野下,公共文化设施的新型样态及其评价标准,提出公共文化设施质效测算模型,从公共文化设施的有效服务供给能力、有效资源保障能力、有效吸引能力和公众满意度四个方面进行测算,以期以统一的、简单的、少人工的指标进行实时动态数据分析,全面展现大文化视野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和实际质效,从而以科学决策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可持续发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理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是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的基础.从公共文化产品、公民文化权益与政策管理视角梳理公共文化服务概念的演变情况,进而在视角融合协同中定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内涵.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是“十四五”期间乡村振兴及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针对当前农村公共文化因重供给、轻需求而造成的“供需失衡”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相结合的形式,搜集相关数据,运用扎根理论方法,以“淄川文化云”为例从平台化、需求侧和供给侧、供求契合三个维度分析了数字赋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提出了新时期实现数字赋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契合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技术接受”是数字赋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契合的前提和基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契合过程中要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档案文化以开放的姿态融入信息社会,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文章以社会公共文化作为信息时代档案文化发展的新定位,以大众文化为新的表现形态,共同推动档案文化从“组织文化”向“社会文化”的转变,并结合实践中的具体案例从空间、主体和成果三个维度描述信息时代档案文化所呈现的微观样态,将档案文化空间样态解构为网状实体空间与赛博空间;阐释了档案文化主体样态呈现出的多元化和协作化趋势;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和档案文化服务活动共同构成了面向大众的档案文化成果样态。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改变了公共文化服务基础环境,数字化通过增加新生产要素、促成技术与文化的高适配,扩张传播边界、促进规模经济和长尾经济,数字技术深度介入、缓解“成本病”问题,促进用户内容生产、重塑商业价值等路径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赋能。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是在数字技术支撑下,实现新的价值创造,利用数字优势为公众提供具有良好获得感和体验感的新型服务。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需要用系统化的战略眼光进行统筹规划,建构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生态系统,使各类要素、各级各类主体之间形成协同共建、共创、共生、共享的开放型价值网络。  相似文献   

16.
公民文化权利与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公民的文化权利需要通过政府创造条件而逐步实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保护公民文化权利的责任体现.作为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档案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公民文化权利是其应承担的文化责任.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就是档案馆以保障公民文化权利、满足公众档案文化需求为目的,向社会和公众提供档案文化产品与档案文化服务的活动和过程.档案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应该坚持公益性、公平性、便利性和多样性原则.  相似文献   

17.
文化多样性正如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一样,是维系文化生态系统平衡的必要条件。斯蒂芬·玛格林断言:文化多样性可能是人类这一物种继续生存下去的关键。?但在全球化时代,文化多样性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全球化意味着文化交往空间以及传播机制的复杂化。在全球舞  相似文献   

18.
以交叉共融理论视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题中之义。第二届“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与交叉学科创新论坛”探析以交叉融合方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绩效评估机制的治理流程上引发创新思考;考察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与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出场的现实语境与发力点,从“文化育民”“文化富民”双重维度提出公共文化服务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陈建 《图书馆建设》2023,(4):135-142+165
公共文化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组成内容。从“制度—生活”视角看,公共文化治理现代化表现为由政府主导建构现代公共文化制度,并使制度进入居民日常生活实践,以塑造良好公共文化生活的状态与过程。自“十一五”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治理形成了以渐进求突破的制度进路,并积聚了显著的制度优势;但也面临化繁为简、以简驭繁的治理能力挑战与获得感不足等的治理效能难题。对此,政府应以制度生活互融、城乡融合分治、供需双侧驱动增强源头治理、均衡治理及精准治理能力,进而助推公共文化治理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确立了中国特色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遵循,形成了“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的政策措施,提出了提升服务效能的重点任务,部署了以社会化增强公共文化发展动力的新任务与新方式,明确了推动与科技融合发展需重点解决的问题,完善了经费、人才和法律保障机制。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对于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在“十三五”时期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