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XY 《世界发明》2002,25(7):33-34
三个华裔科学家,推翻了一个物理学定律,并由此引发了物理学的极大发展,他们革命性的科学理论成就,令全世界惊讶不已。他们就是被誉为“中国居里夫人”的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及因此项研究成就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杨振宁、李政道两位先生。  相似文献   

2.
《科学文化评论》2008,25(1):128-131
在剑桥大学的蒙德实验室门口,竖有三座引人注目的雕塑像:一个是出资兴建这座实验室的蒙德先生,另一个是农民模样的人,余下一个是只鳄鱼。那个农民模样的人就是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R18N,而那只鳄鱼就是为体现卢瑟福勇往直前的坚毅性格而雕塑的。“鳄鱼”是俄国物理学家卡皮察(Kapitza,Peter Leonidovich,1894—1984)(邮票K3a)为卢瑟福起的一个绰号,他说:“在俄国,鳄鱼是一家之父的象征,令人赞赏和敬畏,因为它有直挺挺的脖子,无法回头。它只是张着嘴,一直勇往直前。鳄鱼象征着科学。”恐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卡皮察本人就是一只“鳄鱼”,他的学习经历、家庭生活和研究工作都充满着曲折和不幸,没有勇往直前的“鳄鱼”性格,是难以成就其大事业的。  相似文献   

3.
赵霞  吕明慧 《科教文汇》2008,(20):145-145
物质世界的真与美从来都是统一的,物理学家往往借助美来认识世界、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有学者认为:“一个科学理论成就的大小,事实上就是它的美学价值的大小。”美学因素不仅仅存在于物理学理论创立的原动力之中,还渗透于其理论体系的构思与表达之中。杨振宁在《美和理论物理》一文中提出,物理学具有“物理现象之美”,“理论描述之美”、“理论结构之美”。也有不少物理学家认为,物理学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多样统一美”、“和谐奇异美”、“简洁明快美”。  相似文献   

4.
赵九章小传     
《今日科苑》2017,(4):39-40
赵九章是我国著名的大气科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和空间物理学家,中国动力气象学的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东方红一号”卫星总设计师,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现代地球物理科学的开拓者。他先后创立了不少地球科学研究机构,并开辟了许多新研究领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为中国地球科学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把衣食住行四大项,概括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多年来城市居民的衣、食、住条件改善明显,文明程度逐步提高。相对滞后的则是“行”的文明,已成为制约城市大发展的“瓶颈”。 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由“地域性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过程”。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的发展,一切地区和民族都再也不可能闭关自守,“历史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行”的发展史就是文明的发展史,其趋势集中体现为城市化。  相似文献   

6.
1957年1月,一个震撼世界实验结果:“钴-60极化核β衰变不对称性”——证明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的杨振宁和李政道教授,荣获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任何理论没有实验证实,是不会为人们接受的。杨振宁和李政道教授正是因为有另一位中国留美核物理学家,有“核子物理女皇”、“世界最杰出的女性实验物理学家”和“中国居里夫人”等盛誉的吴健雄教授,很快就主持作出确凿的实验验证,才得以创造科学史上伟大的奇迹。因而众多诺贝尔物理奖得主都认为,“吴健雄绝对应该和杨振宁、李政道同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在此新世纪新千年到来之时,让我们同时回顾一下誉满全球的吴健雄教授,主持作出第一个验证实验的辉煌科学道路,  相似文献   

7.
《金秋科苑》2014,(1):34-34
由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领衔、清华大学物理系和中科院物理所联合组成的实验团队从实验上首次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是中国科学家从实验上独立观测到的一个重要物理效应,也是世界基础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科学发现。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更是直言不讳地将这一成果称为“这是第一次从中国实验室里发表的诺贝尔奖级的物理学论文”。  相似文献   

8.
美国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除了为现代物理学作出过重要贡献外,他还客串过鼓手、电视明星、黑客、泡吧客,并且做得有声有色,被人们送上“科学顽童”的称号。只要略懂现代物理学的人,都知道量子力学与相对论是现代物理的两大支柱,当两者分别发展成熟之际,下一步自然就是彼此的结合,这个融合的第一步就是“量子场论”。然而,量子场论却隐藏着意想不到的困难,不知难倒了多少物理大师。20世纪40年代,费曼与朝永振一郎、施温格等人殊途同归,分别提出了正确的解决之道,创立了量子场论的第一个理论典范“量子电动力学…  相似文献   

9.
鲁迅曾揶揄过:“科学虽然给我们许多惊奇,但也搅坏了我们许多好梦。”不管鲁先生究竟是在讽言“科学”还是在讽言“好梦”,这句话确实说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事实。 “中国文化根底全在道教”(鲁迅语),而道家思想的根基就是:“法自然”(《老子》)。可以说,“法自然”正是  相似文献   

10.
汪平 《发明与革新》2010,(11):13-13
翻开人类的发展史,可以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许多发明创造并不是出自人们想象中的学界泰斗、业内专家,而是普通的“门外汉”,坦克的发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相似文献   

11.
香山科学会议展望未来、探索科学前沿、弘扬学术自由讨论的精神和具有多学科、综合性、高层次的特点,激励了创新意识,激发了许多新思想,促进了各学科的交叉与渗透。会议团结和联络了科学家和科技组织管理人员,包括在国外的中国学者;为不同领域科学家“牵线搭桥”,增进了相互了解,促进了学科语言的沟通,促进了合作。例如,许多生物学家称,他们从物理学的发展中得到许多启示,而且还了解到物理学家、化学家对生物前沿问题的看法和兴趣所在。许多科学家之间达成了“合作意向”。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中叶,物理学家从理论上证明了磁单极子必然存在。虽然物理学家们经过了半个世纪的艰苦寻找,磁单极子仍然毫无踪影。即使这样,我仍然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物理理论的完善,磁单极子的发现是迟早的事。下面我就对磁单极子的利用发表一下我的见解。众所周知,每个磁铁都有N极和S极。展开一下联想,谁会有相似的性质呢?答案就是正负电荷。任何原子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核以及围绕在核外不停运动的电子构成的,而正电荷存在于质子中,因而显正电。我们为何不能把电荷换成磁单极子,而构成一种新的原子呢?当我们把N极子(或S极子)和其他基本粒子…  相似文献   

13.
挑战常识     
1974年,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在美国的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所,进行了一项大胆、复杂、令人眼花缭乱的实验。他发现了一种人们以前完全没有预料到的粒子——J粒子。丁肇中的发现,改写了沿袭数百年的教科书,为人类开拓了宇宙未知的领域。由于发现了J粒子,许多物理学家便把“J以前”和“J以后”作为区分历史时代的标志。J粒子发现两年之后,丁肇中便荣获了1976年度  相似文献   

14.
孝文 《金秋科苑》2009,(19):50-51
据英国媒体报道,以色列物理学家创造了一个可捕获声音而不是光线的人造黑洞,并试图借助这个黑洞探测理论上存在的“霍金辐射”。霍金辐射是由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在30多年前提出来的,能够让黑洞随时间流逝逐渐蒸发直至消失。  相似文献   

15.
"关于科幻小说,我最喜欢的就是所有实验都能奏效。"我的一位物理学家朋友曾经如此论断。他毕生从事的实验科学的挫折唤起了这句令人伤感的评论。它源自于这样一种巨大的痛苦:一年来的辛劳变成了几页毫无意义的测量结果,所要考察的难以捉摸的量消失在复杂性和仪器的噪声中。在巴黎的某人可能想使用一种  相似文献   

16.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也是文化旅游的核心组成部分,要将博物馆和旅游的发展与繁荣有效的结合起来,而“观众”,就是两者相融的引线,而用什么去点燃这根引线,怎么样让“观众”愿意并积极主动的置身于“动与静”相结合的文化氛围里,值得我们去思考。  相似文献   

17.
学术期刊为学术界提供了争论平台,而学术争论有力地推动着科学发展,重大的科学发现和科学创新往往产生于学术争论之中。本文用地球物理发展史中的几个典型事件,说明学术期刊和学术争论的重要性。地球辐射带的发现过程启示人们要善于从不同方面思考问题,才能将不完整的片段观测连接起来,并总结出重要的物理规律。开磁层与闭磁层之争持续而有力地推动着空间物理的发展,刺激空间物理学家深入地思考理论问题,有效地设计观测方案,创新地开展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8.
量子力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就是波粒二象性.所有对象都可以被看作同时具备波的特质及粒子的特质。而据日前发表在arXivN印本网站上的一篇论文称.维也纳大学的物理学家们完成了迄今最宏观的波粒二象性观察实验,打破了波粒二象性的分子大小原有纪录——这个巨大分子包含超过800个原子.由大约5000个质子、5000个中子和5000个电子构成.  相似文献   

19.
物理学家弗里德尔·泽尔朔普教授(1930年6月8日——2002年8月4日)是南非的知名人物,因首先发现自然中微子而蜚声国际科学界。他还是钻石属性方面的世界级专家之一。出生于纳米比亚的泽尔朔普拒绝了许多来自国外的邀请,一生都忠诚地留在南非。不过他仍然是一个“国际人”,负责与全世界的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20.
挑战相对论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建立以来,对于现代物理学和现代人类思想的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众所周知,科学是一“三无”世界:无国界、无顶峰、无阶级性。它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所以,尽管相对论有其辉煌的历史,但一百年来始终有无数物理学家和有钻研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