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28年,吴清源东渡日本,下面是濑越宪作先生的笔记中提及的对那一段经历的回忆。“昭和三年春天,我大致决定下来要把吴清源带到日本来,当时我在北京受到了款待,逗留的时间约有一周,他们除送给我旅费之外,还额外送了一千元作谢礼,这大概是中方的一种例行的外交辞令吧。我在当时的段位是七段,而吴清源尚未取得段位。于是,我让三子与吴清源对弈,但是我发现让三子无论如何也难以取胜,就是让二子也无必胜的信心,一个日本的七段棋手之所以如此表现,当时我也有自己的想法,我担心一心要前往日本学棋的吴清源的决心会因为输棋而被…  相似文献   

2.
竞新斗妍     
李喆 《围棋天地》2014,(21):92-92
1930年、昊清源正式参加日本棋院的大手合比赛。春季7胜1负,秋季八连胜,直升四段。1931至1932年,又以累计29胜3负的成绩升为五段。吴清源认为这段时期是自己在围棋上最为用功的岁月,沿着赴日前对执黑不败的秀策棋谱的修习,此时的他又开始了对秀荣白棋的研究。随着段位的升高,根据日本棋界的等级规定,吴清源执白的次数也增多起来。在不贴目时代里,黑棋的先行之利未被剥夺,执黑一方的胜率是十分可观的。吴清源在低段时执黑擅长以著名的“秀策流”三小目开局,成效甚佳。但当他执白的时候,与众多高段棋手一样陷入了棋势难以展开的瓶颈。巧合的是,此时的木谷实也是五段,同样为此而苦恼。  相似文献   

3.
战后第一次大手合是昭和二十一年(1946年)4月,在东京神田须田町的“御座敷本乡”料亭的二楼举行。位于赤坂溜池的日本棋院,在前一年5月的空袭中已经被烧成一片瓦砾。  相似文献   

4.
围大空真难     
昭和十八年(1943年)4月末的大手合,我执黑,对手是半田五段。  相似文献   

5.
昭和二十五年(1940年)五月,日本棋院在轰炸中被烧毁,大手合比赛被迫中止,先生去从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作生活,是吧!大手合比赛再度开始是的,过着耕作牛活。那是一段晴耕雨读的日子。最近,我经常写“耕云”这两个字,当然,你不可能在云间去耕作,我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要写这两个字,在我记忆中还残留着当时如何去模仿乡人去耕作的印象。前几天,我读了宫城谷昌光的《大公望》,发现里边有关于“在白云间耕种”的说法,我想这是一种很相似的表达方式。在翌年的四月份,大手合比赛又重新开始了。没有进行比赛的场地,我们不得…  相似文献   

6.
苦斗逆转     
昭和二十八年(1953年)10月29日、30日的大手合。我执白,黑方是中村勇太郎六段。我当时是八段,黑不贴目。大手合从二十年代开赛,和本因坊战并列当时最重要的两项正式赛事。中村先生的全盛时期是在战末,占据了本因坊循环圈的上位,曾经与岩本七段激烈争夺挑战桥本本因坊的资格。他的棋很坚实,尤其是执黑时,对方就更难了。  相似文献   

7.
在日本,没有不知道吴清源的。在围棋界,没有不敬服吴清源的。吴清源,中国人,少有才名,精于棋道。14岁东渡日本,与日本少年棋手争雄,胜多负少,其执黑第一手落子天元的着法至今无人可以效仿。23岁,击败木谷实成为日本棋界第一人。其后二十年横扫日本棋坛,未逢敌手,在多次十番、二十番棋的棋士级别胜升负降的殊死决斗中尽折日本超一流棋手,得“天下无敌”之美誉。段位越高的棋手对吴清源的评价越高,只有和吴  相似文献   

8.
从昭和八年(1933年)十月十六日开始的由读卖新闻主办的向本因坊秀哉名人的先行挑战赛在每周星期一进行,规则规定对奔至午后四时结束。这盘棋一直进行到翌年一月二十九日才告终局。每次对奔都由黑棋下最后一手棋才封盘,在现在看来这是不公平的。但是,当时这是年轻棋手与前辈棋手对弈的惯例。十九岁的吴清源的此时段位是五段,他并没有对这一规定有什么特别的不满。在进行这盘马拉松对养的过程中,他还参加了大手合比赛的六盘棋,新闻棋四盘,NHK一盘的比赛。当时下一盘这样的棋约需要二三天的时间。对于这盘与秀哉名人进行的对局…  相似文献   

9.
“天才田中、秀才高川”。 田中不二男于大正五年在神户出生。在久保松胜喜代的时代开始学棋,昭和五年入段,十一年时达到四段。但在昭和十五年一月,年仅二十三岁的田中因患肺结核而离开人世。棋界追赠五段。现在关西围棋总部的田中智惠子是他的侄女,而田中秀春是他的外甥。 就象本刊中提到铃木圭三时曾写道:“如果这个人能活着的话,一定会给战后围棋界的格局带来重大变化。”这次将田中下过的棋重新复盘,这种感觉就更深了。 田中比吴清源小两岁,比高川格小一岁,曾被认为是最有希望打败吴清源的棋手。特别是他和高川还是肝胆相照的…  相似文献   

10.
《围棋天地》2005,(19):23-23
1928年10月18日 14岁的少年吴清源从天津乘船前往日本。翌年被日本棋院授予三段。  相似文献   

11.
结果,发现了一件令人吃惊的事件:昭和二十二年(1947)八月,我的师傅濑越先生向日本棋院提交了一份我 的“辞呈”。查日本棋院理事会的纪录,于昭和二十二年九 月十二日的理事会上,有一段“吴清源一事”的议题,并且 还有“十四日濑越先生交来辞呈”的纪录。我急于澄清事实 真相,与木谷实一起拜访了濑越先生。 然而先生也心情抑郁,只答道:“因有各种压力,实在 是出于无奈。第二年,我也被迫辞去了理事长之职。”说完 便缄默不语了。看来先生不愿过多地触动往日的伤口。提 起昭和二十二年,正是我竭诚效力于玺宇,同时与桥本宇 太…  相似文献   

12.
一路之差     
昭和十七年(1942年)5月末,我在大手合上的一盘棋。白是小野田千代太郎七段,我当时是五段,定先的份。黑抢到了黑,右边白二子不好轻易动作,黑先着的效率仍然是充分的。黑1至9吃掉白这一子,看似过于执着,但确实是当前最大的棋。  相似文献   

13.
昭和十九年(1943年)的春天,您从中国东北返回了日本本土,在复归参加大手合比赛的同时,还接受了征兵体检,是吗?无处可以下棋这次征兵体检参加得稀里糊涂,不过我的运气不坏。在参加体检的前一天,突然曲励起君来到了我这里(曲励起当时是二段)。我们聊了一会儿,就一起到距离很近的本牧的海岸线去玩。我们在那里采蛤蜊游戏。小的时候我的游泳非常棒,经常到这里来游泳。但是,那天晚上我却发起烧来了,我的胸膜也隐隐作痛,只好去求助于医生,所以接受征兵体检的时候我也是踉踉跄跄的,以这种状态成为甲等合格是不可能的事情,于…  相似文献   

14.
两次擂争十盘棋 昭和十六年(一九四一)六月,我与木谷实七段的镰仓十盘棋结束后,读卖新闻社又开始筹划下一次的擂争十盘棋。结果,寻遍棋坛,在秀哉名人逝世后能作为我的对手、可今天下棋迷注目的,除了当时在野的棋界“最长老”、棋正社的总帅——雁金准一八段以外,别无他人。由于当时的日本棋院里八段棋士空无一人,按理能与雁金先生以分先抗争的对手并不存在。然而,因雁金先生本人曾开过尊口“我想与吴清源以分先对弈一次”,读卖新闻这才将我摆在“日本棋院代表”的位置上,希望我与雁金八段分先对弈的十盘棋能够付诸实施。当然,…  相似文献   

15.
失败的构想     
昭和二十八年(1953年)3月,由读卖新闻主办的吴清源九段挑战赛,挑战权循环圈中的一局。我执白,对手前田陈尔七段,当时的贴目是四目半。  相似文献   

16.
吴清源曾著有随笔集《莫愁》,昭和十五年十一月由天元社出版发行。战后昭和二十九年九月,中央公论社发表了其追记的其它文章。著名文学家川端康成为文集作序。他以简练的语言概括了吴清源严谨的棋艺观:“日新者进,反之则退”。“棋士著述随笔者,前无仅有”。在这篇随笔集中,吴清源以怀旧的笔触记述了他在二十三岁时以六段棋手的身份在信州富士见的高原疗养所静修疗养时的随想,在文集中他写道:“每天,我都尽量让自己不去做且不去想任何事情,漫不经心地生活,我想放松自己就是最好的治疗,以前我总是将自己完全沉浸在围棋的世界中,…  相似文献   

17.
被誉为“昭和棋圣”的吴清源九段,于一九一四年生于中国福建省,一九二八年东渡日本。在近六十年漫长的围棋生涯中,他以卓越的战绩称霸于日本棋坛,其间,至少有二十五年是作为“天下第一人”来统治日本棋界的。象吴清源先生这样的旷世奇才,在围棋史上无人  相似文献   

18.
石榑郁郎     
孙志刚 《围棋天地》2008,(24):76-77
简历:(1942.12.7——),日本棋院东京本院九段棋士。岐阜县岐阜市人。1955年人木谷门下,1960年初段,1984年九段。1974年大手合第一部优胜,第13、14届首相杯亚军,第24届本因坊战循环圈在籍。2006年达成职业生涯600胜。  相似文献   

19.
昭和三十五年实现 作为日中友好的一环,日本与中国间的围棋交流历经了将近二十年的岁月。交流得以实现是在1960年(昭和三十五年),首先由日本方面对中国进行访问。团长是已故的濑越宪作名誉九段,以下坂田荣男九段、桥本字太郎九段、濑川良雄七段、铃木五良六段共五人。  相似文献   

20.
松谷 《围棋天地》2010,(7):10-11
3月9日,东京最大的线路交通枢纽,新宿站.南口.与吴清源的秘书.原中国著名女棋手牛力力.还有日本棋院著名女棋手小川诚子三人聚齐,登上了直达小田原的“特急便”(日本最快的电车),前往吴清源大师在小田原的住所,专程看望年近百岁的吴清源大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