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10-12页。教材简析:“认识整百数”是在学生认识百以内的数并能熟练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注意留给学生充分的探索日寸间和空间,注意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注意培养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2.
教材:三位数除多位数(接近整百的数除多位数)。教学内容:五年制数学第六册35页[例3]、[侧4]。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把除数接近整百的数,按照数的四舍五入,省略除数百位后面的尾数,看作整百数来试商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应用题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3.
单广红 《江西教育》2022,(14):36-40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0、11页例1、"练一练"和练习二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分级的方法,学会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  相似文献   

4.
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是小学数学教材第五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这部分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教学和训练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和一位数乘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不满十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和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实验教材中“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都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它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主要内容有:口算、估算、笔算除法.人教版教材分三段编排: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与相应的估算,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苏教版教材大致也分三段编写:两位数、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同时教学口算;非整十的两位数除法,教学调商,同时教学口算以及估算.两种版本教材虽然在编排上有所区别,但都要求学生不仅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掌握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还应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说明估算的思路,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创设现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计算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生动的数学活动.为了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人教版教材中给书打包、看书、喂猪、寄特快专递等,每一个例题都精心设计了相应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促使学生...  相似文献   

6.
朱宇辉  陈薇 《江苏教育》2007,(14):54-57
一、知识地位与学情分析 当学生认识了千以内数,能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他们需要认识更大的数。这时,教材安排万以内数的认识。通过认识整千数(包括整千数加、减整千数)、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包括整千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学会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实现认数知识的逐步积累,也为本册教材的后继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接近整百整十数拐弯处的数"(简称"拐弯数")的数数是<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的教学难点.尤其是像"189"一次进位的拐弯数,往后数一个数容易数成"200".这表明学生尽管有着"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的进位意识,但究竟向哪个数位进一还是模糊不清的.产生这种困难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一""十…‘百""千"多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整体结构缺乏认识,造成学生"拐弯数"进位一时无所适从.为此,要突破"拐弯数"的数数,在教学中要切实加强各计数单位表象和各计数单位之间十进关系表象的建立与梳理.  相似文献   

8.
《海南教育》2013,(5):34-36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8页例1及相关练习题。一、教材分析"口算除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起始课,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它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同时又是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基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二单元教材介绍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卢江亿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口算加、减法。这里主要教学:①整百整十数加、减整百整十数;②整万数的加、减法。教学这一部分内容可以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类推,所以,教材中没有详细地...  相似文献   

10.
正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体育场"的教学内容是大数的估计,旨在让学生学会用先估部分再估整体的策略估计生活中较大的数。在估计的时候,通常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数据估成整十、整百的数进行计算。与教材配套的练习《数学课堂作业本》(浙江教育出版社)第16页有这样一道题目:74千克、68千克、71千克、67千克、73千克,  相似文献   

11.
百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认识更大数的基础。新世纪(版)数学实验教材在这一部分的编排中有很大的特色。胡老师借助这个教材,和大家一起探讨和研究: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需要注意什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等问题。不管您用哪个版本的教材,相信您会开卷有益!  相似文献   

12.
“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这四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教材的理解和设计意图。一、说教材1 教学内容的地位、意义和作用“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亿以内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习这部分内容 ,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比较的能力。在这里 ,教材的编排首先是通过复习一些数接近哪些整十、整百的数 ,然后指出 :在计算加、减法的时候 ,如果加数或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 ,计算起来比…  相似文献   

13.
活动设想 "球"是小学六年级第十二册第二单元"圆柱、圆锥和球"第三节教材上的选学内容.学习该部分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球这种常见的立体图形,使学生初步认识球的形状和特征,球各部分的名称和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以及球不同截面的大小变化.<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数学教学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数学问题,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基于此认识,教学时要注重活化教材,注重强化体验,注重深化应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边解决问题边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具体分以下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六年制数学第六册,《加减法的一些速算》例3。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的速算规律,能正确地进行速算。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教材简析:学生已经掌握多位数加减法的运算,例1、例2又学会加数和减数都略小于整千、整百数的速算思考方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四省市教材第十册。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能被3整除的敬的特征,并能正确迅速地判断出能被3整除的数。2.培养学生探求知识与摸索规律以及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与个位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1—2页《课堂练习》中的练习一。(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算单位"一"和"十"。 1.能正确数出百以内的数,知道10个一是一  相似文献   

17.
正教材依据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0~71页。设计思想1.注重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储备,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2.关注学生自主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有效性。3.重视教材作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组织教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地、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教材第二册(人教版)第五单元第三节“两位数减整十数”。二、教材简析本课内容是由已学过的整十数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为基础发展而成的。教材采用直观图示方法,使学生明确“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算理,这样处理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心...  相似文献   

19.
邱廷建 《云南教育》2002,(10):42-43
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精神,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教学内容删去了“珠算加减法”,保留“口算加减法”。教学建议如下。一、掌握特点,明确要求本单元的口算教学内容包括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以及几百几十加、减整十或整百数三部分。教材按由易到难,分四个层次编排,每个层次的安排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促进知识迁移和发展学生思维。这四个层次是:①例1~2为两位数加减法,可以转化为两位数先加减整十数再加减一位数,要求引导学生想过程,探索别的算法;②…  相似文献   

20.
张云萍 《山东教育》2013,(Z1):74-76
一、单元教材解读1.教学内容信息窗1(来到城市):计数单位千的认识,千与百的关系,千以内数的读写。信息窗2(参观学校):计数单位万的认识,万与千的关系,万以内数的读写。信息窗3(走进农村):数位不同的数的大小比较,数位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认识近似数。信息窗4(体验生活):估计。信息窗5(美好回忆):整百(千)数加减法,几千几百(整百数)加减几百。2.学情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