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滑坡、泥石流是山区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往往伴随地震、高强度降雨等发生。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人类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和财产积累的增加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近年来,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发生呈上升态势,对所在地区的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滑坡、泥石流研究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科技文献能够反映科学研究的发展动态[1],通过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关于2004~2012年国内泥石流灾害分析与预警文献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我国关于泥石流灾害研究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趋于增强的地震活动扰动下,加之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显著增加,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活动异常活跃,重大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地震扰动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危害和威胁.白龙江流域是滑坡泥石流灾害高发地区之一,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山体陡峭,泥石流沟谷的沟床比降大,同时也是受到地震扰动的区域.  相似文献   

3.
地质灾害包括火山喷发、地震、滑坡、泥石流等一切成灾的地质活动。其中滑坡、泥石流与土木工程的关系最密切,通过对滑坡灾害的认识以及对滑坡灾害防治工程方法的讲解,以实际案例的形式来进行风险评估,并以此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地质灾害的发生无论是对于地质环境还是人类生命财产的安全都会带来较大的威胁。地质灾害种类较多,如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土地荒漠化等。我国地质灾害频发,由此而带来大量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针对于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提高地质灾害预测水平,通过将GIS技术应用在地质灾害预测中,其能够将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集成在一起,以此来对地质灾害多发地区的地质结构进行分析,并开展实时监控,从而实现对地质灾害的有效预测。文中从GIS技术概述入手,并进一步对GIS技术在地质灾害预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加之极端气候的频发,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逐渐增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作为工程建设与规划的一项重要前期工作,成为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给许多国家与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为减轻或避免此类损失,必须对各构筑物、尤其是重要建筑物及其周边地质环境进行合理的评价,对各种可能威胁场地安全的灾害进行科学评价,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6,(22)
在社会的发展与气候因素的影响下,各个地区的地质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活动、区域强地震、局部降雨都会引起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地面崩塌等地质灾害。本文主要针对地质灾害防治理念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通过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发现巴青县境内地质灾害220处,主要为泥石流及崩塌,其次为不稳定斜坡、滑坡及潜在溃决冰湖。该区内的地质灾害的发育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震、岩土体类型、降雨、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调查,有效地提高了巴青县地质灾害研究程度,为防灾减灾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5.12汶川地震对陇南市境内的山体地质环境造成极大了的破坏,加之境内雨量充沛,以多雨、久雨为诱因,该地区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入了高发期。在分析武都区自然地理、地质环境的基础上,本文对位于该区的某滑坡提出了的处治原则与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国汶川特大地震过后连续发生严重的泥石流和滑坡等继发自然灾害,对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引起各界的关注。什么是泥石流和滑坡?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对山区的城镇、村庄、铁路、公路、农田、水利设施等常造成严重危害。当泥石流发生时,洪流中有大量泥沙石块,混合成一股黏稠的泥浆,像脱缰的野马一般,  相似文献   

10.
鄢松  罗衡 《中国科技纵横》2010,(10):254-255
汶川县银杏乡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类型多且成因复杂,并临近茂(县)汶(川)断裂,是“5.12”地震后受灾最深、最重的乡之一。东界脑村位于银杏乡最南部,区域内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泥石流,崩塌,滑坡以及其它地质灾害,其形成与地震,地质地貌条件,气候水文以及人为活动等因素有关。本文着重论述东界脑村灾后安置区的地质灾害现状,地质灾害的类型,危害及成因,并预测灾后安置区的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某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云南高原东南斜坡地带,境内极易形成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其地质灾害的形成与该县独特的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特征紧密相关,通过对该县的自然环境及区域地质背景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地质灾害活动基础条件与动力条件,基础条件主要体现在地形、地貌、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及生态植被等方面,而动力条件主要体现在降雨、地震、人类活动等方面。根据总结出不同的地质灾害成因,对该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建议,为下一步减灾防灾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张弛宇 《科技风》2013,(15):143
作为全球性三大地质灾害(地震、洪水、崩塌滑坡泥石流)之一的边坡失稳塌滑严重危及到国家财产和人们的生命安全。随着我国地质勘查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用地质勘察手段对边坡进行合理地地质勘查,把边坡失稳造成的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是困扰着我国岩土工程界的学者和工程设计人员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西部地区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形成了特殊的自然地理气候,使得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地震、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很大损失。防灾救灾是政府为民群提供的基本公共产品。如何抗击灾害减少损失,政府应做好各种灾害的普查、超前预防、预报、分类指导,才能使各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14.
尽管从某种意义上说,滑坡、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完全可以通过防灾减灾的新手段、新技术将其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这是9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北京地质灾害与防灾减灾”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发言时达成的共识。  相似文献   

15.
地震是造成边坡失稳的主要触发因素,本文以地震为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海南省地震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地震烈度对区域滑坡灾害的影响,对该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表明强烈地震诱发滑坡崩塌的数量,不仅仅取决于地震本身的影响,而且与发震地区的地质条件以及发震时的气象条件等各种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结果为地震区地质灾害应急指挥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正>泥石流是由于陡坡地区的土石松动,加上大雨、山洪等因素的作用,使得大量的泥沙、石块等混合物迅速流动而形成的地质灾害。泥石流通常发生在山区或丘陵地带,其特点是流速快、冲击力强以及破坏力大。泥石流的形成往往与山区地质条件、降雨情况等有关,而且容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由于我国地质条件复杂,地震频繁,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暖不仅造成了海平面的上升,它甚至还让地球变得躁动不安。2010年可谓全球地质灾害频仍的一个年份。1月12日,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造成27万人死亡;2月27日,智利发生里氏8.8级强烈地震,强震在太平洋上引发了海啸;4月14日,我国青海玉树发生里氏7.1级地震;同一天,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喷发,产生的大量火山烟尘迫使多国机场关闭……8月7日,我国甘肃省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2000多人遇难。这些地质灾害恰好是在全球  相似文献   

18.
《华夏星火》2008,(Z1):92-92
我国已经推行了建设用地地质灾害评估制度,要求在建设前,必须对已有的地质灾害体和建设中可能造成的灾害进行预先评估,并提出防治措施。但是,在广大农村这一制度尚未全面推行。在农村建房选址中,应该特别注意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当存在这些灾害隐患时,一般应采取避让的方式另选新址,否则,应采取必要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玛纳斯县地处天山山脉北麓、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地形地貌较为复杂,由南至北依次为山区、平原区、沙漠丘陵区。县内的地质灾害点类型主要有崩塌、泥石流、不稳定斜坡、滑坡和地面塌陷,其中以崩塌为主,泥石流、不稳定斜坡、滑坡次之,地面塌陷较少。地质灾害的发育与县内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及人类工程活动有着极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西(宁)久(治)公路河北乡至红土山段地形复杂,气候恶劣,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造成交通经常中断.本文对该路段滑坡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采取的治理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