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这些年,笔者读到一些西方人特别是美国学者撰写的有关上海近代史的学术专著,几乎没有不使用美国所藏的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巡捕房)档案(ShanghaiMunicipalPoliceFiles)的,这令主要从事旧上海外侨史研究的笔者及其他中国学者十分羡慕。毫无疑问,该档案的内容及史料价值,是从事上海近代史研究的学者们热切盼知的。几年前,笔者在日本爱知大学,见到了该档案的缩微胶卷,只记得当时的心情既激动又感慨,激动的是夙愿得偿,感慨的是看美国所藏有关上海的档案胶卷,竟然是在日本,而不是在美国、上海或北京。  相似文献   

2.
<正>由复旦大学近代中国人物与档案研究中心主办的"现状与未来:档案典藏机构与近代人物研讨会"2012年11月30日在上海举办。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及台湾地区的多位中国近代史研究专家与会,并就各地研究机构所藏"四大家  相似文献   

3.
2000年4月,我在台北作学术访问研究,在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看到一批与上海史有关的档案,包括上海公共租界、法租界的档案,关于日本在上海谋求建立专管租界的档案,四明公所的档案,关于苏报案交涉经过以及关于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西书影响的档案.  相似文献   

4.
2001年,据大学之间的协议,笔者作为交换教员在日从事研究,承蒙许多日本学者的热情帮助,得以拜访各地图书馆,寻访所藏中国古代戏曲,并进行《日本所藏中国古代戏曲目录》的著录工  相似文献   

5.
王宝平 《历史档案》2000,(3):133-136
日本庋藏有丰富的有关近代中日关系史的档案,它不仅对研究近代中日关系史,而且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史也是极其珍贵的史料。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更多的档案未被国人所熟知。鉴于此,笔者不揣浅薄,将在东京图书馆查阅资料时所见的有关档案作一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十余年来,笔者整理了北京图书馆所藏日本驻华机构的档案,据该馆的馆史档案记载,它们是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府命令该馆接收的,具体主要操办人是胡适。其中数量最多的是上海的,内最重要的首推上海东亚同文书院的原始档案和在华朝鲜人档案。关于北图所藏日本驻华大使馆的档案,北图早在50年代就编了详细的油印本目录,其中有不少朝鲜人的史料。未编目录的有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档案,其中的上海朝鲜人史料大部分是原始档案,独一无二,其原因是:1932年4月29日,上海虹口公园发生了举世震惊的朝鲜志士用炸弹刺杀日本军政要人事件,翌日,…  相似文献   

7.
最近,有位经常上网的朋友给了我一篇从因特网上下载的资料,这些资料来源于美国圣迭哥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简称USCD)网站的中国历史部分(该网站网址为http://www.ucsd.edu/chinesehistory)。在该网站上,几位在海外从事中国历史研究的年轻学者设立了一个中国档案论坛,以其亲身经历交流在中国档案馆查阅档案的体会并对中国档案馆进行介绍及评价,范围包括北京、上海、南京、四川、河北、黑龙江和云南的国家、地方及部门档案馆。  相似文献   

8.
美国教授李银河在其所著《福柯与性———解读福柯〈性史〉》中 ,从福柯利用档案进行人类性行为研究的角度论述了法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福柯也是一位档案学者  相似文献   

9.
陈思玲  刘厚生 《历史档案》2001,(3):135-136,F003
日本东洋文库是研究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之资料宝库,在那里庋藏了大量的中国典籍和史料,尤以清代的满文档案和历史文献著称于世,从而使东洋文库在学术领域占有突出的地位,受到各国学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0.
台北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陈三井教授,于1995年5月24日下午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参观访问,并作了题为《一个史学工作者的档案观》的学术报告。报告中着重阐明了史学研究与档案工作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陈三井教授30多年来,曾亲身参与整理该所所藏档案,后来在整理档案的基础上从事史学研究,因此对两者关系有着极深刻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档案与史学》2001,(5):3-7
上海法租界设立于 1 84 9年。 1 86 0年法国驻沪领事爱棠提出扩界要求 ,由此引起中法之间的外交交涉。对于此次扩界 ,有关档案资料 ,已有记载。熊月之先生在台北访档期间 ,发现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档案馆所藏《钦命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清档》中有《江苏法人租地案》一卷 ,其中有1 2件档案资料与此案有关。除 1份已有录载外 ,余皆为前所未见 ,这对研究早期上海租界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有关具体研究情况请参见本期“珍档秘闻”栏目所载熊月之先生“上海法租界第一次扩界档案解析”。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所藏“江苏法人租地案”档案卷宗号为第 6 2函第 6 2宗第 1号 ,名称是《江苏法人租地案》,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熊月之先生整理提供刊布。  相似文献   

12.
朱淑媛 《历史档案》2007,(4):F0003-F0003
本刊讯 2007年4月24日至29日,以邹爱莲馆长为团长,朱淑媛、刘若芳、李保文为团员的一行赴哈萨克斯坦,参加在东方学研究所举办的合作出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简称一史馆)藏清代中哈关系档案史料的工作会议.东方学所出席会议的有:所长阿布塞伊托娃教授、副所长穆敏诺夫教授,该所汉学研究中心主任巴·依加汉、中亚及南亚研究室主任纳·巴兹勒汗、助理研究员碧斯巴依、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文化参赞及有关学者、记者列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杨继波 《历史档案》1999,(1):131-133
中葡之间的澳门问题发动于明朝中叶,贯穿于整个清代。现存明清时期有关澳门问题的中文档案相对集中保存在三处,即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葡萄牙东波塔档案馆。其中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存清代澳门问题档案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原本为一个整体,由于历史原因分存海峡两岸。葡萄牙东波塔档案馆所藏清代澳门中文档案,形成于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主要是当年葡萄牙租居澳门时中葡双方的公务往来文书,多系清地方政府与澳葡当局的往来事务。本文仅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关澳门问题档案的种类…  相似文献   

14.
档案和报刊,同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资料。“文革”前,档案资料整理出版较少,也没有象《历史档案》、《民国档案》那样的专业性期刊。就“戊戌变法”来说,1953年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仅辑录了少量奏稿和附上《故宫博物院所藏有关戊戌变法的奏折原稿目录》45件,1958年,中央档案馆明清档案部编有《戊戌变法档案史料》②,分综合、荐举新政人才等项目,载有大量奏折,  相似文献   

15.
关于清初由吉林(有的史料称吉林乌拉或乌拉吉林,即今吉林市)至瑷珲设置驿站一事,很多学者曾有论述,东北地方志及有关资料也均有记载。但由于资料所限,均未能对该段驿站设立的时间、驿道的选择和驿站的管理等问题予以较详实的记述。最近,笔者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代《黑龙江将军衙门档》中发现一批有关设立该段驿站的满文档案。这批档案对于进一步研究上述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16.
自1985年到2008年的20多年里,美国学者先后有二百多人次走进邹平进行连续性、蹲点式社会调查和研究,期间,先后4次来到邹平县档案局查阅有关档案案卷。美国学者以"山东省邹平县区域性研究项目"为平台,通过对邹平县农村  相似文献   

17.
赵增越 《历史档案》2017,(4):106-106
由刘铮云所著《档案中的历史(清代政治与社会)》一书,2017年6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中华学人丛书》之一种。刘铮云是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曾长期负责史语所藏内阁大库档案整理工作,负责建置了内阁大库文件数据库,将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历史语言研究所三个清代档案典藏机构的数据库整合到一个检索平台上,使研究者可以同时检索三个数据库的内容,并得工作之便,从事清代政治与社会史研究。  相似文献   

18.
艾伦·蒙斯洛(Alun Munslow)曾在《新时代历史》(The New History)一书中指出“人文学者要摆脱‘独狼式’工作方式,需要和不同知识背景的学者一同完成课题研究,而不应当孤独地在档案馆翻阅史料”。数字人文作为新兴跨界学科受到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2018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之一。特别是近年来,信息管理类学科对数字人文的研究进入快速增长期。数字人文的出现,将档案工作者或主动、或被动地推向了“跨界合作”的浪潮。如何在档案工作与服务中及时引入数字人文的理念与技术,如何用档案学的理论与方法丰富数字人文的研究开展,成为摆在档案工作者和档案学者面前的新议题。  相似文献   

19.
邓秀华 《云南档案》2009,(12):25-27
<正>蒋介石与云南大学是云大校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已有学者对之曾做过论述,笔者在翻阅档案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此作进一步的梳理。1935年5月10日,为了追剿长征中的红军,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通过对日本学者一海知义所著《陶渊明》的主要观点、写作视角等的剖析,拓宽我们对陶渊明研究的视野,从而为研究陶渊明寻找更为丰富的视角与方法。一海知义是日本研究汉学的学者,之所以特别写他对陶渊明的研究,是想要了解一下海外学者对汉学研究的视角。尤其是作为一个格外重视师承流派、积淀深厚、做派繁复的日本学者,相对于中国学者对陶渊明的研究,应当会提出与我们不同的研究视角以及研究方法,这些研究和写作方法的异色对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