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青 《家长》2022,(8):126-128
<正>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印证了中国古老文化得到世界的认同和肯定。“二十四节气”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是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彰显劳动人民创造力的优秀民族文化。教师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二十四节气”文化中挖掘宝贵的精神财富,推进落实“立德树人、实践育人”的核心理念,让学生从综合实践课程活动中了解和感知节气文化,增强民族自信与自强精神。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基于节气课程的开发与构建,可以让学生在认识节气文化、感知节气民俗过程中开阔视野,掌握更多与节气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在传承传统文化过程中发展实践素养。为此,笔者将“二十四节气”知识课程化,从中挖掘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指导学生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在动手操作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特有文化因子,是古人敬畏自然、尊重规律的体现。在小学劳动教育中,融入二十四节气文化,能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开发了《节气物语》劳动教材,开展跟着节气去劳动的体验教育活动。学校根据《节气物语》教本,设计节气的主题活动教学,在“巧”字上下功夫,注重实践与养成、形式与内容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呈现出来。这样使学生的创造力被激活,生命力被唤醒,他们既受到传统文化的洗礼,又受到了劳动教育,教育效果斐然。  相似文献   

3.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农耕生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节气文化融入山区乡村景观设计,既有利于山区乡村景观设计的独特、别致和“接地气”,又有利于节气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章通过对二十四节气的分析,着重阐述节气文化融入山区乡村景观设计的原则及要点。  相似文献   

4.
<正>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补充历法,在我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古代劳动人民对天文、气象进行长期观察、研究的产物,其背后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二十四节气于2016年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认识二十四节气不仅可以让我们学习古代劳动人民是如何建立节气规律的,还凸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对宇宙认识、农耕安排和顺天应时的直觉感受、经验总结,是观照天象、关乎人类自然时序的二十四个刻度。西芯小学将节气课程纳入校本课程,五年级间周安排一节课,让学生了解各节气的“三候”、节气习俗,并进行节气文化赏析。依据学生年段特征,整合多学科的学习内容,确立实践能力、协作能力、表达能力三个能力点,以完成方式多元、内容选择多样为手段,以渗透文化信息为目的,我们设计了以美食为主题的节气项目式课程。  相似文献   

6.
<正>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化瑰宝,近年来,人们的文化传承意识逐渐提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指出,要向幼儿介绍反映中国人聪明才智的发明和创造,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农村幼儿园所处的地域农耕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富,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利于二十四节气活动的开展。在幼儿园教育中,合理利用节气文化元素,传递节气文化,塑造民族精神气质和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7.
王巧霞 《考试周刊》2024,(17):155-158
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之一。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农耕文明的产物,充分体现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自古以来,中国人的春播夏长、秋收冬藏都是依照二十四节气来安排。在幼儿园教育中,将二十四节气知识与劳动实践活动相结合,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幼儿的感知和体验,让幼儿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内涵,有利于促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与传承,并在亲身实践和动手操作中形成劳动习惯。  相似文献   

8.
中国二十四节气蕴含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人文科学的文化基因,是中华传统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弘扬中华传统科学文化必须从小做起,通过“寻觅二十四节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年轻一代学子的心中厚植民族文化情、涵养中国根。本文应文化自信背景,从节气文化教育出发,结合二十四节气的精神特质与教育价值,从目标归宿和内容架构两大方面提出了“寻觅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课程的设计构想。在目标归宿上,从认知性、情感性、体验性、探究性四个维度上提出构建年段主题目标框架,细化年级主题活动目标;在内容架构上,提出以二十四个节气为主题打造序列化整体化内容,重点优化组合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9.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候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蕴含着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学校组织开发二十四节气实践课程,对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针对小规模农村学校如何开发节气文化实践课做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周洋 《亚太教育》2023,(8):17-19
二十四节气文化不仅反映了农耕文明的自然时序,而且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瑰宝,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以服务于幼儿园课程体系,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热爱自然、热爱传统文化的高尚情操。基于此,立足二十四节气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相关联系,对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提出因地制宜、深入挖掘、改编创编、家园合作等策略,以丰富幼儿园节气课程内容,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在语文课程中开展节气教学,沿着二十四节气的路线,引领学生读节气歌、填节气表、过节气日、做节气卡以及诵读节气诗文、撰写实践习作,进行语文综合学习,使学生了解节气气候现象,体验风俗人情,感受节气文化,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建设是学校课后服务的中心工作,对落实“双减”要求、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具有决定性影响。可在农村小学开发“五育并举”的课后服务校本课程:感悟乡土文化,培育乡土情怀;探究二十四节气文化,提升实践能力;融合乡土游戏,提高身体素质;赏析民间艺术,提高美术素养;体验“农耕文化”,养成劳动观念,以此破解农村小学课后服务课程难题,实现农村学校教育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3.
介绍聚焦二十四节气中的物候变化以及融入重庆地域特色的生物学实践活动课程“节气里的生物密码”。在生物学教学中,以教学资源、选修课或项目式学习主题等多种方式创造性地使用所开发的实践活动课程,强化教学的实践育人功能,实现学科核心素养、传统文化和劳动教育有机整合,推动学科教学向学科育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柳州师专学报》2019,(5):25-27
二十四节气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体现了物种从生到长的规律,同时与饮食文化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安徽节气饮食文化饱含了养生保健意识和文化传承意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缩影,同时也是提高国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了解二十四节气理论下的安徽饮食特征,能更好地振兴和传承传统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5.
“节气”在我国拥有几千年的历史,是多元化文化发展的结晶。“节气”赋予我们生活满满的活力,与此同时也丰润了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容。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浸入二十四节气的元素,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还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16.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多样的语文教育资源。如何将二十四节气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融合呢?一是建构学校节气课程,树立文化传承意识;二是在诗词中感受节气,领略古代文化魅力;三是践行节气语文活动,提升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二十四节气”作为古老中国的文化血脉之一,以其道法自然的先人智慧和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深深地吸引着“童乐幼教人”。2019年,幼儿园成立了二十四节气园本课程研发团队,将“节气”的运动保健、科学知识、时令文化、传统艺术等有机地融入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植入幼儿生活、运动、学习、游戏,围绕幼儿发展的核心经验,编撰《二十四节气园本课程——教师参考用书》,开启了探索节气课程、传承优秀文化之旅。  相似文献   

18.
《作文与考试》2023,(15):47-48
<正>随着《中国好时节》《春分奇遇记》等节目的播出,节气文化凭借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获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北京一名语文教师把节气知识和相关的传统文化融入教案,“北师大民俗”微信公众号举办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社区活动,节气文化在不同领域实现融合创新。适用主题:传统与创新;革新与赓续;青年传承……运用示例:无论是以“把节气过成节”为主题的电视节目在快时代收割众多喜爱,还是冬奥会开幕式的开场设计让“中国印象”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9.
关于“二十四节气”,大家是否已经很熟悉了?还是平时都没留意呢?不要紧,不熟悉的话,翻看一下日历就知道了.大家可别小看了这日历上的二十四个词哦,这可都是中国作为农耕文明古国多年积累下来的宝贵智慧啊!中国古代的劳动人们通过不断地观察和实践,总结出大自然的相应规律,制定出了“二十四节气”,并根据它来指导农事活动和衣食住行,以保农产丰收、人畜健康.虽然大部分同学离农耕生活较为遥远,但是我们日常的穿衣饮食还是会跟这“二十四节气”息息相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最近这“二十四节气”为何又成为了人们的热门话题,为何会让中国人再一次感到骄傲吧!  相似文献   

20.
王东升 《甘肃教育》2022,(23):63-66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开展二十四节气综合性学习活动,不仅使学生传承节气文化,落实文化育人,还契合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素养导向、课程综合及实践育人等教育理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升。文章通过整合二十四节气和与之相关的语文、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资源,引导学生将节气学习、自然观察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及开展认知进阶的跨学科学习实践活动,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